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同性别黄鳝六种组织中LDH同工酶电泳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了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研究不同性别黄鳝的血清、心肌、骨骼肌、肝、肾和生殖腺等六种组织器官中LDH同工酶。结果表明六种不同组织中LDH同工酶谱各不相同,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不同性别中某些同一种组织的LDH同工酶谱也发生变化,这说明决定黄鳝LDH同工酶表达的因素在不同性别中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动物性别是人们早已渴望实现的目标,这对畜牧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可使人们更有效地进行肉奶生产,另一方面可缩短遗传改良的时间。长期以来,众多的科学家都在为之进行不懈地努力,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对哺乳动物性别决定问题认识逐步深入。而该领域的每一次认识突破都导致人们去尝试新的性别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六例性反转综合征忠者的分子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广惠  赖伏英 《遗传学报》1993,20(3):201-205
  相似文献   
14.
哺乳动物性别分化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哺乳动物性别分化调控的分子机制的研究特别是性别分化的层次调控、剂量补偿和性染色体进化这三个领域,已取得快速进展。已经发现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基因(SRY)、X染色体DSS-AHC决定区基因1(DAX-1)、甾类生成因子1基因(SF1)和Wilms瘤抑制基因(WT-1)等与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有关。SRY启动睾丸分化,但胚胎发育成雄性的其余步骤由睾丸分泌的激素控制。DAX-1编码一种女性特异功能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杨伯然 《动物学报》1991,37(3):334-335
1962—1966年及1982—1987年,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调查期间,前后共采集到花尾榛鸡(Tetrastes bonasia amurensis)256只。主要是枪击,对雄雌、成幼无选择性,均为随机猎取。 花尾榛鸡属珍贵狩猎禽类,对其种群组成应该有所了解,这对今后的利用、划分猎期、制定猎取量是有参考价值的,目前它已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鸟。但有关它的种群生态学特性还很不了解。因此,作者根据现有资料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淡水养殖鱼类遗传育种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世界淡水养鱼历史悠久的国家。建国三十年来,在淡水鱼类养殖上无论是基础理论或是应用技术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家鱼人工繁殖研究成功,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鱼苗的供应问题,同时为发展鱼类生殖生理学这门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淡水渔业和与此相关的学科都受到严重的损害和摧残。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6岁儿童维生素D与年龄、性别、季节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为临床有效指导维生素D的补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体检的1~6岁儿童8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并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儿童年龄、性别、BMI以及季节的关系。结果:816例儿童维生素D营养不足和缺乏人数占比为14.83%。1~3岁儿童血清25(OH)D水平高于3~6岁儿童(P0.05)。男童血清25(OH)D水平高于女童(P0.05)。肥胖儿童血清25(OH)D水平低于正常与超重儿童,且超重儿童血清25(OH)D水平低于正常儿童(均P0.05)。春、夏季儿童血清25(OH)D水平均高于秋、冬季儿童(均P0.05)。结论:1~6岁儿童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不容乐观,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血清25(OH)D水平显著降低,且男童高于女童,春、夏季高于秋、冬季。临床工作可通过增加其户外活动,继而达到改善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