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薯瘟菌对甘薯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体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被薯瘟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侵染后的响应,以抗病品种‘湘薯75-55’和感病品种‘胜利百号’为材料,对甘薯叶片的光合特性和叶绿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薯瘟菌侵染后,‘胜利百号’叶片的细胞膜透性(MP)明显增大,叶绿素(Chl)含量下降,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下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内源ABA含量急剧升高,且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叶绿体数目减少、膨胀模糊、基粒片层松散解体以及淀粉粒变小;而‘湘薯75-55’的各个指标变化不大,细胞膜结构完整,叶绿体基粒片层排列整齐。因此,薯瘟菌侵染后不同抗病品种甘薯叶片在光合特性和叶绿体结构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2.
香豆素浓度及光照条件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影响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马铃薯脱毒苗直接在三角瓶中诱导马铃薯结薯,试图在更少的空间和更短的时间内诱导出大量试管薯,以便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获得高质量的原种。在不同香豆素浓度、不同光照条件下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黑暗条件对试管薯形成、结薯数和平均单薯重有促进作用;培养基中加入60mg/L香豆素明显提前试管薯形成期,显著增加结薯数;加入30mg/L香豆素显著提高单薯重。  相似文献   
103.
水杨酸对马铃薯试管微薯形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SA)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长,分化及试管微薯诱导和发育的 浓度SA显著抑帛式管苗主茎和根的生长,促进侧枝和匍匐茎分化。高浓度(0.1-1.0mmol/L)SA能诱导试管微薯形成并显著提高结薯率。SA浓度为0.5mmol/L时,结薯率最高,且成薯集中,薯块大小整齐一致。  相似文献   
104.
我国马铃薯无毒种薯的生产与推广,是协作攻关解决我国生产中重大问题的一个典型。 1955年,国际上马铃薯无病毒植株首先由法国科学家,通过茎尖培养获得。  相似文献   
105.
从保丰村走出来的保丰收专家 二三百座鳞次栉比的士楼群落,组成一幅人间神奇的人文景观,这就是令世界诸多建筑师叹为观止的闽西适中镇方土楼。其中,自古就带着对丰收向往的保丰村有一座谢氏宣美、殷美和从美三兄弟建造的土楼叫。三美楼:1941年,谢华安就诞生在这里。  相似文献   
106.
为了探究怀玉山高山马铃薯只限于高海拔生境下的适应机制,本研究以高海拔生境下怀玉山高山马铃薯和怀玉山本土农家薯采后块茎萌发的芽为材料,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结果表明:HAP的总SNP数量为2 835 211,SNP的密度为3.925 212,编码区nsSNP总数为104 456;LAP的总SNP数量为3 968 618,SNP的密度为5.427 855,编码区nsSNP总数为141 060。经CV分析后,LAP和HAP共有319个nsSNP关联了315个基因,其中76个基因具有超过1个的nsSNP。nsSNP的防御反应、蛋白氨基酸磷酸化、蛋白激酶等GOterms显著富集。HAP的总Indel数量为159 797,编码区的Indel数量为1 850;LAP的总Indel数量为154 291,编码区的Indel数量为1 714;两组的总Indel数量远远小于两组的总SNP数。经差异分析后,共有1 629个Indel关联到了726个基因。Indel的防御反应、胁迫应答、细胞凋亡等GOterms显著富集。nsSNP和Indel的GOterms大多与高海拔生境和光合作用相关。nsSNP和Indel分布在端粒附近相对于中心粒具有更高密度的变异。LAP和HAP共获得了1 490个CNV,其中缺失(Deletion)为610个,中性(Neutral)为548个,扩增(Amplification)为332个。本研究结果可为高海拔生境下怀玉山高山马铃薯的SNP和Indel相关标记的开发、优异基因的挖掘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为研究抗坏血酸(AsA)处理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和结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敲除结薯关键基因Solanum tuberosum self-prunning 6A(StSP6A)对AsA诱导马铃薯结薯的效应,利用不同浓度(0、1、5、10、20和50 mmol/L)外源AsA处理2个二倍体马铃薯CIP-149(Solanum phureja)、CIP-178(S.ajanhuiri)和四倍体C-88(S.tuberosum)。结果表明,1~5 mmol/L外源AsA处理可显著诱导马铃薯块茎的形成。对10个块茎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外源添加1 mmol/L AsA可显著影响块茎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相比,总体上呈正调控基因表达增强或负调控因子表达被抑制的趋势,特别是StSP6A在AsA处理过程中的块茎形成早期表达量极显著上调,敲除StSP6A可消除外源AsA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诱导作用。这些结果表明,AsA诱导马铃薯块茎形成是通过调控与块茎形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来实现的,而StSP6A在AsA诱导马铃薯块茎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