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L-天冬氨酸α-脱羧酶能够催化L-天冬氨酸生成β-丙氨酸,是泛酸代谢中的关键酶之一,对生物体中的能量代谢和脂肪代谢至关重要。细菌L-天冬氨酸α-脱羧酶属于丙酮酰依赖型的一类酶,具有特别的翻译后加工机制和底物失活作用,本文对L-天冬氨酸α-脱羧酶的分子机制和分子改造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β-丙氨酸合成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蛋白质溶液构象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研究蛋白质溶液构象的手段日新月异,文章介绍了近年来研究蛋白质在溶液中三级结构、二级结构和基团微环境的常用手段。  相似文献   
13.
氧化石墨烯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材料,具有较多功能性的光能团。本文重点阐述近几年来利用GO表面的功能基团制备的复合材料及在光电性质和电池储能性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发色基团辅助激光失活(CALI)技术通过目标蛋白与能够吸收光能量继而产生大量氧自由基的荧光基团相结合,以干扰目标蛋白的功能.该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经发展出很多新的方法,对许多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针对CALI的作用原理、技术方法和实际运用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并展望其在临床上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罗瑞  潘力  孙元  黄淑坚  仇华吉 《微生物学报》2021,61(12):3903-3917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出血性、致死性的猪烈性传染病。ASF在全球广泛传播,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ASFV基因组庞大,可编码150多种蛋白,一些非必需基因编码的蛋白与调控病毒毒力、复制和免疫逃逸等相关。通过删除ASFV毒力相关的非必需基因所构建的减毒株是当前比较有前景的疫苗,然而其安全性有待提高。系统地鉴定ASFV非必需基因及其功能,不仅有助于ASF基因缺失疫苗的研发,也有益于ASFV致病机制研究。本文对目前已鉴定的ASFV非必需基因及其功能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着重讨论了影响ASFV毒力、调控病毒复制、参与免疫逃逸的非必需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功能,旨在加深对ASFV病原学的认识,为新的ASFV非必需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蓝藻是一种原核生物,可以进行释氧光合作用,并利用藻胆体作为光合作用的捕光天线复合体。藻蓝蛋白是一种组成藻胆体的色素蛋白,在冰淇淋等食品中被用作天然蓝色着色剂。藻蓝素(Phycocyanobilin,PCB)是蓝藻中的一种天然蓝色发色基团。PCB有望被用作食品着色剂和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的药物。PCB作为光开关的发色基团,在合成生物学中控制生物功能。PCB与藻蓝蛋白共价结合,藻蓝蛋白是光合天线蛋白的一种成分,其提取需要专业技术、耗时的程序和/或昂贵的试剂。  相似文献   
17.
赵永芳 《生命科学》2011,(11):1140-1144
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single molecule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smFRET)通过检测单个分子内的荧光供体及受体间荧光能量转移的效率,来研究分子构象的变化。在单分子探测技术发展之前,大多数的分子实验是探测分子的综合平均效应(ensemble averages),这一平均效应掩盖了许多特殊的信息。单分子探测可以对体系中的单个分子进行研究,得到某一分子特性的分布状况,也可研究生物分子的动力学反应。介绍了近来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薛小莉  覃重军 《生命科学》2013,(10):978-982
大肠杆菌是基础研究最透彻、应用广泛的微生物,构建含减小甚至是最小基因组的大肠杆菌将为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想的底盘生物。介绍了大肠杆菌最小基因组的生长与繁殖必需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验鉴定,基因组敲除技术,以及删减基因组的大肠杆菌菌株的构建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用化学修饰剂NEM、二甲基溴化锍、EDC、DEPC、TNM、对硝基苯乙二醛、PMSF、TNBS对芽孢杆菌B23产生的甘露聚糖酶M an23进行化学修饰,并测定修饰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关系。结果显示半胱氨酸、色氨酸(1个)和谷氨酸(或天冬氨酸)残基(2个)是酶活性的必需基团;组氨酸、酪氨酸、精氨酸、丝氨酸和赖氨酸残基均为非必需基团。双向电泳结果显示酶蛋白分子具有一个链内二硫键(Cys90-Cys110)。荧光光谱测定结果显示该酶最大吸收峰为336 nm。底物作用导致酶的发射光谱发生蓝移,说明色氨酸残基位于酶蛋白分子内部的疏水区。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EC3.2.1.52, NAGase)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 通过硫酸铵沉淀分级分离、Sephadex G-100分子筛凝胶柱层析和DEAE-32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NAGase, 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SDS-PAGE鉴定酶的纯度、测定酶蛋白亚基分子质量; 以对-硝基苯-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为底物, 研究NAGase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探讨其酶学性质。结果表明: 日本鳗鲡肠道NAGase纯酶制剂比活力为2517.40 U/mg, 酶蛋白亚基分子质量为69.98 kD, 酶的最适pH、最适温度、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分别为6.0、60℃、0.336 mmol/L和7.634 μmol/(L·min); 酶在pH 4.8—7.2较稳定, 在温度60℃以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在65℃以上酶迅速失活。Mg2+、Ca2+、Mn2+、Cu2+和Fe3+对NAGase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 Na+、Li+和Ba2+对酶活力几乎没有影响, Zn2+、Fe2+、Pb2+和Hg2+对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Hg2+对酶活力抑制作用最强, 1.0 μmol/L Hg2+可使酶活力丧失83.69%。化学修饰法研究表明, 精氨酸胍基不是日本鳗鲡NAGase的必需基团, 而赖氨酸?-氨基、半胱氨酸巯基、组氨酸咪唑基、丝氨酸羟基和色氨酸吲哚基是酶的必需基团, 二硫键是NAGase活性所必需的。综上所述, 实验采用的日本鳗鲡肠道NAGase分离纯化方案有效可行, 酶活力易受环境中酸碱度、温度和金属离子的影响, 且与其他不同动物来源的NAGase具有相似的必需基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