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8篇
  免费   444篇
  国内免费   6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评价心肺功能的两种运动试验方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试验用于评价心肺功能及手术或药物的疗效日渐增多,但方案各异。本研究运用两种不同方案、即1min及5min递增功率的方案观察11例正常人,以比较两者最大摄氧量、无氧阈、最大运动通气量等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发现二者间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泌尿系造影联合彩色多普勒对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88例先天性肾积水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完善静脉肾盂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诊断价值。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肾积水轻度、中度、重度患儿分别为10例、39例、39例,不同病情程度患儿比较,重度组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期最小流速(EDV)均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重度组血流阻力指数(RI)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但轻度组与中度组PSV、EDV、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学诊断检查结果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中度、重度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准确度分别为90.91%、93.18%,与病理诊断kappa值分别为0.795、0.862,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对轻度肾积水诊断效能较低,kappa值为0.629,一致性一般。静脉肾盂造影对轻度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准确度为96.59%,与病理诊断kappa值为0.824,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对中度、重度肾积水诊断效能较低,kappa值分别为0.583、0.565,一致性一般。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静脉肾盂造影诊断准确率高达94.32%,明显高于两检查方法单独应用(P<0.05)。结论:不同病情程度的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具有不同超声征象,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中、重度肾积水患儿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而静脉肾盂造影诊断轻度肾积水患儿的效能较好,将二者联合可提高对先天性肾积水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对股骨头置换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拟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复苏室停留时间,苏醒后疼痛,术后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复苏室停留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 h、12 h和24 h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均较高(P<0.05),观察组术后1 h、12 h和24 h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可稳定血流动力学,缩短拔管、苏醒及复苏室停留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术后认知功能,减少POCD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蛋白73(GP73)、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值(GPR)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2020年3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8例,根据肝脏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分为无肝纤维化组39例、轻度肝纤维化组33例、中度肝纤维化组51例、重度肝纤维化组25例。比较各组患者入院后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及血清AFP、GP73、GPR,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腹部超声联合AFP、GP73、GPR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地增加,患者肝脏轮廓逐渐不清晰、表面不光滑、肝脏回声逐渐增粗增强、有结节感、肝内胆管走形逐渐模糊,脂肪肝和腹水比例逐渐增加,脾脏厚度、脾脏长度、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逐渐增加,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组超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超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的灵敏度为79.82%、特异度为76.92%、准确度为79.05%。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患者血清AFP、GP73及GPR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FP、GP73、GPR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具有较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1、0.664、0.779,腹部超声联合血清AFP、GP73、GPR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的AUC最高(AUC为0.819)。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AFP、GP73、GPR升高,腹部超声联合血清AFP、GP73、GPR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在心脑保护中的作用。方法:纳入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4月~2021年6月间接收的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97例,根据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芬太尼,48例)和观察组(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49例)。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脑损伤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细胞免疫功能、镇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CPB开始后10 min(T2)时间点HR、MAP低于对照组,CPB结束(T3)、术毕(T4)时间点HR、MAP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T1)、术后24 h、术后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升高后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24 h、术后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 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 cTnI、CK-MB、HFAB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 NSE、S100B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选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麻醉方案,有助于减轻疼痛,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免疫抑制,同时还可发挥心脑保护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可靠的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肝硬化原发性肝癌(PHC)直径<1cm超声造影(CEUS)表现及其与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高尔基体糖蛋白(GP73)水平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8月于湖北省襄阳市中医院收治的肝硬化PHC直径<1 cm患者44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所有患者术前均完善CEUS和血清AFU、AFP-L3、GPC3、TSGF、GP73水平检查。比较三组CEUS表现、定量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血清AFU、AFP-L3、GPC3、TSGF、GP73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肝硬化PHC直径<1 cm患者的CEUS表现与血清AFU、AFP-L3、GPC3、TSGF、GP73水平的相关性。结果:44例肝硬化PHC直径<1 cm患者的CEUS表现均为肝内单发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病灶边界清晰,周围可见声晕。不同分化程度肝硬化PHC直径<1 cm患者在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CEUS表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的达峰时间、廓清时间和峰值加速时间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的峰值强度增加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的增强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血清AFU、AFP-L3、GPC3、TSGF、GP73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达峰时间、廓清时间和峰值加速时间与血清AFU、AFP-L3、GPC3、TSGF、GP73水平呈负相关(P<0.05);峰值强度增加率与血清AFU、AFP-L3、GPC3、TSGF、GP73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PHC直径<1 cm患者的CEUS表现均为肝内单发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病灶边界清晰,周围可见声晕。CEUS表现和血清AFU、AFP-L3、GPC3、TSGF、GP73水平具有相关性,两者可辅助鉴别肝硬化PHC直径<1 cm的不同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检测对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癌(EC)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因绝经后出血就诊的92例疑似子宫内膜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经手术病理证实,EC患者48例(EC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44例(良性组)。比较两组CA125、CA199、NLR及PLR水平,对比两组子宫内膜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子宫内膜容积(EV)变化及血流信号分布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CA125、CA199、NLR及PLR检测对绝经后EC的诊断效能。结果:EC组CA125、CA199、NLR及PLR水平均高于良性组(P<0.05)。EC组三维超声参数VI、FI、VFI及EV均高于良性组(P<0.05)。EC组血流信号Ⅱ级占比25.00%,Ⅲ级占比70.83%;良性组血流信号Ⅱ级占比88.64%,Ⅲ级占比2.27%。EC组血流信号Ⅱ级占比低于良性组,血流信号Ⅲ级占比高于良性组(P<0.05)。两组血流信号0级、Ⅰ级比较无差异(P>0.05)。ROC结果显示五项检查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44(95%Cl:0.902~0.985),具有更优的诊断效能(敏感度为89.10%、特异度为91.80%)。结论:CA125、CA199、NLR及PLR检测联合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诊断绝经后EC效果显著,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研究高血压前期患者颈动脉血管弹性超声参数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因血压异常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161例患者,根据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前期组(82例)与高血压组(79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三组临床资料,检测生化指标与血压;通过超声诊断仪中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定量分析(QIMT)与动脉僵硬度定量分析(QAS)软件测量颈动脉血管弹性超声参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顺应性系数(CC)、扩张性系数(DC)、血管弹性指数(α、β)、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等容舒张时间(IVRT)、舒张期减速时间(DT)];采用Pearson相关性法分析颈动脉血管弹性超声参数与心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前期组与高血压组IMT、α、β、PWV高于对照组,DC、CC低于对照组(P<0.05),且高血压前期组IMT、α、β、PWV低于高血压组,DC、CC高于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前期与高血压组E/A低于对照组,IVRT、DT高于对照组(P<0.05),且高血压前期组E/A高于高血压组,IVRT、DT低于高血压组(P<0.05)。经Pea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MT、α、β、PWV与E/A呈负相关,与IVRT、DT呈正相关(P<0.05);DC、CC与E/A呈正相关,与IVRT、DT呈负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前期患者颈动脉血管弹性功能下降,且伴有左室舒张功能受损,颈动脉血管弹性超声参数与左室舒张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分子3(sTim-3)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4例。行TACE治疗2个月,采用改良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患者疗效,根据不同疗效分为疗效不良组(n=32)和疗效良好组(n=62)。所有患者均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组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参数、治疗前血清AFP、VEGFR-2、sTim-3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参数联合血清AFP、VEGFR-2、sTim-3对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经TACE治疗,62例患者疗效良好、32例患者疗效不良,治疗有效率为65.96%。疗效良好组术前超声造影达峰时间、等增强开始时间显著长于疗效不良组(P<0.05)。疗效良好组术前血清AFP、VEGFR-2、sTim-3水平显著低于疗效不良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联合血清AFP、VEGFR-2、sTim-3对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疗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0,灵敏度为84.85%,特异度为82.12%,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参数、血清AFP、VEGFR-2、sTim-3水平可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的疗效,且联合诊断的预测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多点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择期行THA的老年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0)、B组(n=40)、C组(n=40),三组均接受超声引导下多点髂筋膜间隙阻滞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B组、C组分别给予0.5 μg/kg、1.0 μg/kg、1.5 μg/kg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对比三组临床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指标、脑神经损伤情况,观察三组围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C组的阻滞消退时间、拔管时间长于A组,首次下床时间短于A组(P<0.05)。B组、C组的阻滞消退时间、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三组麻醉诱导后即刻(T1)~手术结束时(T3)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升高后降低(P<0.05)。B组、C组的T1~T3时间点HR、MAP均低于A组,且B组低于C组(P<0.05)。三组T3时间点皮质醇(Cor)、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升高(P<0.05)。B组、C组的T3时间点Cor、IL-6、TNF-α均低于A组,且B组低于C组(P<0.05)。B组、C组的T3时间点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均低于A组,且B组低于C组(P<0.05)。B组、C组的T3时间点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均高于A组,且B组高于C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多点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1.0 μg/kg右美托咪定在THA中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可缩短首次下床时间,减轻机体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波动以及脑部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