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7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生物制氢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氢能是一种理想的能源。生物制氢技术在氢能的研究和开发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该文介绍了生物制氢的方法和机理,综述了国内外生物制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92.
Some tribological behavior between mature Gampsocleis gratiosa foot pads and vertical flat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were studied in this work. stereomicroscope (SM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morphology of the Gampsocleis gratiosa foot pads.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morphologies of the surfaces of glass and a wall doped with calcium carbonate material. The attaching behavior of Gampsocleis gratiosa feet on the two vertical surfaces was observed. The attaching force (perpendicular to the vertical surface) and the static frictional force (along the direction of gravitation) of Gampsocleis gratiosa foot pads on a vertical glass were measured. It was shown that the average attaching force is 50.59 mN and the static frictional force is 259.10 mN. The physical models of the attaching interface between Gampsocleis gratiosa foot pads and the two vertical surfaces were proposed.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foot pads are smooth in macroscale; however, the pad surface is composed by approximate hexagonal units with sizes of 3 μm to 7 μm in microscale; the adjacent units are separated by nanoscale grooves. The Observations showed that the Gampsocleis gratiosa can not climb the vertical calcium carbonate wall; in contrast, they can easily climb the vertical glass surface.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the geometrical morphologies of the foot pads and the glass surface, we speculate that the attaching force and strong static frictional force are attributed to the interinlays between the deformable Gampsocleis gratiosa foot pads and the nanoscale sharp tips of the glass surface.  相似文献   
993.
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中蓝藻水华形成机理的思考   总被引:247,自引:3,他引:244  
孔繁翔  高光 《生态学报》2005,25(3):589-595
湖泊富营养化依然是我国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水环境问题。研究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 ,对于科学预测湖泊中蓝藻水华的产生 ,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意义。为探索富营养化湖泊中蓝藻水华形成机理 ,综述了目前对我国大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成因研究现状和对水华形成机理的一般认识。分析了导致蓝藻水华形成的化学、物理和生物等主要环境因素 ,论述了蓝藻 ,尤其是微囊藻成为水华优势种的可能原因。认为对水华的形成需要全面认识 ,营养盐浓度的升高可能仅是蓝藻水华形成、且人们可以加以控制的因素之一 ;在探索水华成因时 ,不能仅仅局限于夏季蓝藻水华发生时环境特征的研究与观察 ,而应该提前关注蓝藻的越冬生理生态特征、春季复苏的生态诱导因子及其阈值以及在复苏后 ,蓝藻如何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群体 ,并逐步成为湖泊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乃至形成水华的过程。并需要对蓝藻越冬的生存对策、蓝藻群体的形成的条件、蓝藻在春季复苏的触发条件及其生态阈值、以及蓝藻在与其它藻类种群竞争中取胜的生理生化特征有足够的认识。蓝藻水华的“暴发”是表观现象 ,其前提还是藻类一定的生物量 ,且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根据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野外对水华形成过程的原位观测  相似文献   
994.
吲哚乙酸在植物细胞中的代谢及其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IAA在植物体内参加了细胞伸长生长、形成层细胞分裂、维管组织分化、叶片和花的脱落等许多生理生化过程的调节与控制,对植物的顶端优势、向性、同化物的运输等也有调节作用。植物体通过IAA的生理作用依赖于IAA在细胞内的合成、代谢并通过不同的信号传导途径引起不同效应。  相似文献   
995.
苦参素+乙肝疫苗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6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仇若星 《生物磁学》2005,5(2):55-56
我院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采用苦参素 乙肝疫苗治疗乙型慢性活动型肝炎64例,并重点观察了HBV血清标志的变化,结果表明苦参素对HBV复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乙肝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产生抗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6.
宋扬 《生物磁学》2005,5(4):16-18
目的:探讨应用办ZME-Ⅱ型大功率治疗机的微波热靶点效应治疗肿瘤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应用微波仪体表照射患者肿瘤部位及转移淋巴蛄厦体腔内加温治疗(用于宫颈癌等,将辐射器探入阴遗内,直接接触肿瘤)。输出功率100W,治疗温度42℃-45℃,间隔72小时热疗一次,6次为一疗程,一般热疗2—3疗程。结果:52例患者中,肿瘤消失8例,疗效显著20例,好转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38%。结论:临床疗效证明,热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辅助手段,为我们进一步开展热化疗的临床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同时为进一步开展热化疗多靶点效应治疗肿瘤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炎痛消为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外用制剂,为证实本品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本品的主要药效学实验研究。方法:包括对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的影响试验、热板法镇痛试验、出凝血试验、对醋酸所致大鼠皮肤溃疡的影响试验等。结果:炎痛消具有良好的抗炎、消肿、止血、镇痛作用;另外,本品还具有促进皮肤溃疡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主动脉夹层分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分离是一种临床上不常见但具有潜在灾难性、急危重的疾病。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与了解,将有助于对其采取预防措施,提高救治水平。本文对该病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9.
关春梅  张宪省 《植物学报》2006,23(5):595-602
植物离体器官发生不仅是获得大量无性繁殖植物和进行基因转化的重要途径, 而且亦是研究植物发育问题的主要实验系统之一。迄今为止, 包括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在内的几乎所有的器官都可以在离体条件下得到再生, 为深入研究植物离体器官发生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本文着重介绍了营养器官发生过程基因表达的调节及重要功能基因的作用, 并对器官特征决定基因在生殖器官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揭示离体器官发生分子机理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被子植物受精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子植物的受精是一个复杂而精巧的过程。花粉管到达子房,通过退化助细胞进入胚囊,释放出两个精细胞。原来在花粉管中相互联结的两个精细胞在退化助细胞中分开,一个与卵细胞融合,另一个与中央细胞融合,完成双受精。目前对双受精过程中有关雌、雄配子识别的机制还知之甚少。本文介绍了目前被子植物精、卵细胞融合前后的细胞周期变化、退化助细胞的功能、精细胞在退化助细胞中迁移的研究动态、精细胞的倾向受精和卵细胞的激活等被子植物受精生物学领域中的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