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7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卷首语     
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生态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将于2011年10月在湖南长沙召开,大会主题为创新生态科学,促进和谐发展,旨在探讨全球环境变化加剧和倡导和谐发展的背景下,资源、环境可持续管理的生态学机理和方法途径,集中展示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和  相似文献   
92.
荔枝皮黄酮抑菌性能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荔枝皮中总黄酮含量,并研究了荔枝皮黄酮对常见4种微生物的抑菌活性及机理。结果表明,其黄酮纯度与得率分别为48%和13.61%;同时,采用牛津杯法测得荔枝皮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1、14.0和13.8 mm;采用菌饼法测得对黑曲霉的抑菌率为28.75%。采用平板稀释法测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5 mg/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5mg/mL,而酵母菌和黑曲霉的MIC为5 mg/mL,没有杀菌能力。扫描电镜实验结果表明,荔枝黄酮的抑菌性和杀菌功能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和细胞壁结构的破坏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93.
自1953年发现生物遗传分子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提出生物遗传基因的分子机理以来,DNA检测技术就成为当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DNA检测技术在生命科学、农业、轻工业、医药、法医、考古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4.
检测旋毛虫感染大鼠血清中的总IgE、特异性IgE和观察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并进一步探讨抗体依赖的(肥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ntibody dependent cell 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在旋毛虫病免疫机理中的作用。采用雄性Wistar大鼠为旋毛虫感染的动物模型,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10组。试验时,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间接法分别动态检测总IgE和特异性IgE;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采用直接法;然后采用细胞培养法观察免疫血清对肥大细胞杀伤旋毛虫肌幼虫作用的影响。在免疫血清存在时,无论感染鼠还是正常鼠的肥大细胞对旋毛虫幼虫均有杀伤作用,但以感染鼠的作用更强。肥大细胞在ADCC效应机制中对杀伤旋毛虫肌幼虫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植物生长素受体蛋白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受体是研究生长素信号传导链的关键环节,因为只有生长素与生长素受体结合以后才会引起后续的级联反应,生长素受体的发现对探索和了解生长素调控机制是极其重要的.目前所发现的生长素结合蛋白(受体)有TIR1和ABP1.扼要的介绍生长素受体TIR1的结构及其与生长素的结合位点,阐述了TIR1在基因水平上的调控和AUX/IAA被泛素化后最终被26S蛋白酶体降解的过程.概述了ABPI的结构、活性位点、性质以及ABP1的作用机理的模型.  相似文献   
96.
《生物磁学》2011,(23):I0003-I0003
我国利用多年积累的疾病相关样本,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最先进的基因组技术,在Graves病的研究中获得突破性进展。其成果8月15日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97.
《生物磁学》2011,(8):I0004-I0004
2月20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缅教授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杨小鲁教授的合作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8.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NF signaling and beyond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Liu ZG 《Cell research》2005,15(1):24-27
  相似文献   
99.
硅烷偶联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硅烷偶联剂是应用最广的一类偶联剂。本文阐述了其结构特征、偶联机理与使用技术,着重综述了硅烷偶联剂的应用范围与具体应用效果,最后展望了硅烷偶联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0.
荧光增白剂对杆状病毒增效作用的机制或作用方式存在歧异,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学术观点:一种认为荧光增白剂对杆状病毒的增强效应是通过作用于昆虫中肠细胞实现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荧光增白剂对杆状病毒的增强作用是通过破坏昆虫围食膜结构的完整性实现的.就这两种学术观点及荧光增白剂增效作用研究概况作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