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为提高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茶多酚片中痕量重金属铅和总砷含量的准确性,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方法:样品经过微波消解前处理,采用ICP-MS法分别测定茶多酚片中铅和总砷的含量,根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分析不确定度来源,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经过分析计算,茶多酚片中铅和总砷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29、0.010mg/kg。结论:影响茶多酚片中铅和总砷ICP-MS法测定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样品前处理和标准溶液。  相似文献   
52.
刘帅  潘丹阳  朱朝阳  刘高强 《菌物学报》2018,37(9):1224-1232
研究了不同方法对冬虫夏草发酵菌丝体(以枯叶蛾科昆虫马尾松毛虫为基质发酵所得)中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微波辅助水提法所得多糖的产率最高,影响提取的关键因素为液料比、微波提取时间、微波功率;采用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对这3个因素进行优化,并通过回归拟合,建立了预测虫草多糖提取的多项式模型Y=6.87+0.058A+0.085B+0.075C+0.032AB+0.046AC+0.069BC-0.16A2-0.37B2-0.11C2。经响应面最优化分析,获得冬虫夏草发酵菌丝体中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液料比(mL/g)6.3:1、微波功率520W、微波提取时间326s,此工艺提取验证后的提取率达到6.76%。  相似文献   
53.
朱辉  孙家英  彭林彩  赖川  朱朝菊 《广西植物》2017,37(8):1074-1082
通过微波辅助提取技术结合响应面法优化山苍子核仁油提取条件,以期建立更高产率的提取方法。该研究在单因素设计基础上,选取液料比、微波功率、萃取时间、萃取温度4个主要因素,分析这4个因素对山苍子核仁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拟合分析,得出山苍子核仁油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16,萃取温度为69℃,微波功率为337 W,萃取时间为63 min,在此条件下山苍子核仁油提取率为37.42%,与环己烷溶剂回流法相比较提取率提高了30.11%。气质联用仪分析结果显示,山苍子核仁油主要成分有16种占总成分的88.21%,鉴定出10种脂肪酸占总成分的78.24%,饱和脂肪酸有4种占总成分的43.23%,不饱和脂肪酸有6种占总成分的35.01%,脂肪酸中含量最高的为月桂酸(31.36%)。该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严谨、可靠,采用微波辅助提取山苍子核仁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4.
【目的】针对活性污泥法中的重要参数ATP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在不同条件下检测污泥的活性,得出以ATP为指标的污泥活性状态,为准确判定活性污泥的活性提供依据。【方法】分别运用三氯乙酸(TCA)提取法及微波提取法检测活性污泥中的ATP,并对检测ATP的影响因素(TCA浓度、冰浴时间、p H、微波频率及时间等)进行探讨与优化。【结果】运用TCA提取法检测ATP时,在1.0%-7.0%的TCA体积百分数内,活性污泥中TCA最佳体积百分数为2.5%;在2-60 min的冰浴时间内,最佳冰浴时间为10 min;三羟甲基丙烷-乙二胺四乙酸(Tris-EDTA)缓冲液的最佳p H 7.5;运用微波提取法检测ATP适宜的微波辐射条件为:功率800 W,辐射时间15 s。【结论】TCA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均可以检测活性污泥中的ATP,但与微波提取法相比,TCA提取法更能保证从细胞内释放出来的ATP的完整性,因此TCA提取法更适合用于检测活性污泥中的ATP。  相似文献   
55.
以红松籽仁为原料,以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优化高速匀质-微波辅助提取红松籽油的工艺,考察了匀质速度、匀质时间、液料比、微波温度、微波功率及微波时间对红松籽油提取率的影响,最终确定了红松籽油最佳提取条件为:匀质速度12 000 r·min-1,匀质时间120 s,液料比20 mL·g-1,微波温度60℃,微波功率700 W,微波时间50 min。在上述条件下,红松籽油最优提取率可达60.3%。利用GC-MS对得到的红松籽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其主要成分为棕榈酸、皮诺敛酸、亚油酸、反-13-十八碳烯酸、顺-13-十八碳烯酸、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5.55%,其中松籽油所含有的特异性不饱和脂肪酸-皮诺敛酸含量可达13.65%。此外,对该工艺提取得到的红松籽油的抗氧化活性及理化性质进行了评估,发现红松籽油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强,其IC50值为0.095 4 g·mL-1。此外,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和酸值较低,碘值较高,表明红松籽油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天然油脂。  相似文献   
56.
潘氏细胞(Paneth Cell)是小肠腺的特征细胞,该细胞有合成分泌蛋白质的特点,其分泌颗粒含有防御素(defensin,又称隐窝素Chyntdin)、溶菌酶,释放后对肠道微生物有杀灭作用[1];同时亦有吞噬功能.潘氏细胞含有的分泌颗粒通常可用酸性染料如焰红(Phloxine)、伊红或橘黄G染色[2],其中以焰红染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7.
米糠多糖的提取及其抗UVB辐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米糠多糖的提取工艺,荧光法研究头发光损伤,并用色氨酸的荧光分析方法研究了微波浸提法得到的米糠粗多糖RBPa,RBPb应用到头发中的抗UVB辐射效果.将米糠粗多糖-吐温-80模拟发胶喷洒到头发上,自然干燥,置于紫外灯下照射.头发样品以5.5 mol/L氢氧化钠在110℃下水解20 h,在pH 10.5的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钠缓冲液中,激发波长为280 nm、发射波长为360 nm处测定色氨酸的荧光强度变化,加有多糖保护的头发较对照样品中色氨酸的受破坏量降低.表明米糠多糖具有一定的抗紫外辐射效果.  相似文献   
58.
通过诱变获得突变体是研究稻瘟病菌变异机制的基础。本文用微波炉对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进行低强度短时间处理获得了一批形态发育和致病性突变体,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突变体1-40-271菌落呈白色,产孢与萌发均正常,但萌发后即便在人工疏水表面上也不能形成附着胞,且丧失了致病性;突变体2-20-6菌落呈黄色,孢子萌发率为1%,萌发的孢子其附着胞形成率仅为0.01%,致病性减弱;突变体2-30-3菌落呈黄色,形成的附着胞大部分不正常,但致病性正常。Rep-PCR指纹分析发现,突变体2-20-6和2-30-3比其相应野生型少1条带,而突变体1-40-271与其野生型比较没有变化,说明微波可能造成稻瘟病菌基因组DNA缺失或点突变而发生变异。继代分析表明微波处理获得的稻瘟病菌形态和致病性突变体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59.
通过在本科生实验教学“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和硕士研究生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尝试使用微波超声波组合催化仪器代替溶菌酶和超声波细胞破碎的方法来裂解细胞,IPTG诱导蛋白表达,建立了微波单一催化的实验方法,可以准确表达GFP蛋白,不需要过夜反应,大大加快了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节约了实验课时间。绿色化学中的微波技术催化方法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也得到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0.
以犬肠埃希菌为指示菌株,研究了微波加热对其存活量的影响,找到了微波杀菌所达到的最佳巴氏条件,并研究了微波对其生化特性的影响,证明了微波的非热效应是主要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