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9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166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402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7篇
  1956年   10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在体外细胞质内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在犬肾传代细胞内形态发生及其抗原定位的电镜和免疫胶体金电镜研究,发现ICHV除了在宿主细胞核内发生外,还有一条细胞质内的发生途径。在细胞质内病毒核壳体的装配是以均质致密包涵体和副晶格包涵体为“基地”,这与人们熟知的细胞核内形态发生方式相似。免疫胶体金标记显示,细胞质包涵体中含有大量的ICHV抗原成分,显核壳体在细胞质内装配病毒的结构蛋白来源。此外,在感染的细胞质内还观察到与核内相同的病毒核心样结构。  相似文献   
82.
传染性软疣病毒(MCV)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软疣病毒(MCV)的电镜观察李德忠,肖同浩,武晓华(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电镜室,武汉430070)吴宁(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皮肤科,武汉430070)关键词传染性软疣病毒,病毒形态,电镜观察曾有研究描述MCV的发育周期中有8种形态,也有按发育过程将...  相似文献   
83.
花粉是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它的形态各异,壁的纹饰在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图案,分类学家可以此作为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花粉内所含的成份很复杂。经测定,花粉中所含水份为7%~12%,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24.9%,类脂物4.6%,糖39.02%,木质素16.2%,灰分2.98%,未知物12.3%。花粉含氨基酸近20种,所含糖类主要是人体易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等,花粉中含有维生素如硫胺素(B_1)、核黄素(B_2)、泛酸、维生素PP、叶酸等,此外,还有芸香苷等。花粉中还含有15种微量元素,多种酶、辅酶、有机酸、黄酮类、激素等。因此,花粉的用途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84.
桑白蚧恩蚜小蜂Encarsia(=Prospaltella)berlesel(Howard)是寄生桑白蚧Pseudaulacaspls pentagona(Targioni-Tozzctti)的重要寄生蜂,许多国家进行了引进移植,对控制桑白蚧的为害取得明显的成效.本记述了桑白蚧恩蚜小蜂形态特征的鉴别。以及各国引进利用的概况.并讨论了利用寄生蜂防治桑白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5.
86.
叉斜线网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汉林  黄水生 《昆虫知识》1993,30(6):339-341
叉斜线网蛾是木本中药材凹叶厚朴的食叶害虫。此虫在浙江松阳1年发生2代,以蛹在土内越冬。成虫分别在4月上旬和6月下旬开始出现。幼虫共5龄,均隐蔽于虫苞内取食。1~3龄幼虫作三角苞,只取食苞内的叶肉,不咬穿叶片;4~5龄幼虫取食时不再保留上表皮,故改作席简状的纵卷苞,取食卷筒内的叶片,只留最外一层叶片以掩蔽身体。以40%氧乐果原液注于或涂茎,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7.
【目的】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分离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噬菌体,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特征,为耐药菌的噬菌体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双层平板法从污水样本中分离纯化大肠杆菌噬菌体;磷钨酸染色后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形态;测定其宿主范围,测定温度和pH稳定性、一步生长曲线和体外抑菌效果等生物学特性;体内抑菌试验评估噬菌体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N1203-1Af感染的大蜡螟幼虫的保护作用;基于全基因组测序对其基因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分离共得到5株大肠杆菌噬菌体,分别命名为pEC-S163-2.1、pEC-S163-2.2、pEC-M1167-5Ar.1、pEC-m1291-2Dr.1和pEC-N1203-2Af.1;电镜结果显示噬菌体pEC-N1203-2Af.1属于短尾噬菌体中罕见的C3形态型,头部较长,长是宽的2–3倍;pEC-N1203-2Af.1可裂解受试15株大肠杆菌中的3株;感染10 min后进入指数增长期,–20-50℃、pH值为4.0–10.0的环境下均能够保持稳定活性;大蜡螟幼虫感染大肠杆菌N1203-2Af后噬菌体pEC-N1203-2Af....  相似文献   
88.
为研究两栖类在冬眠期及其前后消化道嗜银细胞是否参与冬眠期的消化调节,本文以牛蛙(Rana catesbeiana)为实验对象,采用Grimelius银染法,对冬眠期前(n = 10)、冬眠期(n = 10)和冬眠期后(n = 10)牛蛙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及密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牛蛙消化道各部位均有嗜银细胞分布;牛蛙消化道嗜银细胞形态在冬眠期、冬眠期前及冬眠期后无差异,均为锥体型、梭型和椭圆型;牛蛙消化道各部位具有外分泌功能的锥体型和梭形嗜银细胞密度在3个时期均显著高于具有内分泌功能的椭圆型嗜银细胞密度(P < 0.01);3个时期牛蛙消化道嗜银细胞分布密度高峰均位于空肠处,但低谷有所不同,冬眠期前和冬眠期后牛蛙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低谷位于食管,而冬眠期其分布密度低谷位于贲门;3个时期相比,冬眠期前和冬眠期幽门处分布密度差异不显著(P > 0.05),其余部位均有差异,且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直肠中嗜银细胞分布密度在冬眠期显著高于冬眠期前和冬眠期后(P < 0.05);冬眠期前和冬眠期后消化道嗜银细胞分布密度呈倒“U”型趋势,冬眠期分布密度呈现“~”型趋势。结合相关研究,推测牛蛙嗜银细胞分布密度的改变可能与机体适应不同生理状态及消化功能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89.
实验研究了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土壤结皮中分离纯化培养出的11株与微鞘藻(Microcoleus)形态接近的丝状蓝藻,通过形态特征、16S rRNA和ITS二级结构相结合的多相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验藻株隶属于微鞘藻科(Microcoleaceae)的微鞘藻属(Microcoleus)和束脉藻属(Symplocastrum),其中包括2个中国新记录种:斯坦微鞘藻(Microcoleus steenstrupii)和细长束脉藻(Symplocastrum flechtnerii),另外还有具鞘微鞘藻(Microcoleus vaginatus)和类似斯坦微鞘藻的存疑物种。藻丝多少与排列方式、细胞大小与末端细胞形状,以及16S rRNA系统发育位置是确定微鞘藻(Microcoleus)与束脉藻(Symplocastrum)属于不同物种的关键依据, ITS二级结构是区分属内不同物种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0.
为对眼裸藻属Euglenaria Karnkowska, Linton&Kwiatowski进行分类学修订,研究以采自中国的12株3种眼裸藻属物种为材料,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眼裸藻属进行系统发育研究,鉴定了3种眼裸藻属物种,分别是尾眼裸藻Euglenaria caudata (Hubner) Karnkowska et Linton、项圈眼裸藻Euglenaria anabaena(Mainx) Karnkowska et Linton和棒形眼裸藻Euglenaria clavata (Skuja) Karnkowska et Linton,提供了它们的形态特征及分子数据。基于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以亲缘关系较近的双鞭藻科Eutreptiaceae Hollande物种为外类群,其余的裸藻类分为扁裸藻科Phacaceae Kim, Triemer&Shin和裸藻科Euglenaceae Dujardin物种两大支,眼裸藻属位于裸藻科分支(0.84/-),共包含28株眼裸藻属物种,主要分为3个小分支,每个小支的支持率均高达99%以上,项圈眼裸藻和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