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81.
582.
利用扫描电镜对14种酢浆草属植物花粉形态及表面纹饰进行观测,对其花粉形态进行聚类分析,并基于孢粉学聚类结果,探讨其种间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所观测的14种植物花粉粒为近球形或扁球形,极面观均为三裂圆形,多数为3沟花粉粒,稀2沟(星星酢浆草)和4沟(黄花酢浆草);其中,96.3%花粉粒为中等大小,3.7%为小花粉粒;不同花柱类型都表现为长雄蕊花粉比短雄蕊花粉大;外壁纹饰可分为复网状和网状两类。(2)首次发现3种存在异常花粉粒,分别为桃之辉酢浆草、一片心酢浆草及黄花酢浆草,花粉的异常表现为萌发沟数目和排列异常,其外壁纹饰结构与正常花粉粒未有明显不同。(3)根据外壁纹饰可将14种划分为2大类。一类为复网状花粉,仅构巢酢浆草和果香酢浆草为该类纹饰,二者亲缘关系较近。另一类为网状花粉,对12种具网状花粉酢浆草进行聚类分析可划分为4个类型,其中桃之辉酢浆草、双色冰淇淋酢浆草、藤双色冰淇淋酢浆草亲缘关系较近;扁平酢浆草、黄花酢浆草、纳马夸纳酢浆草及兔耳酢浆草亲缘关系较近;大花酢浆草、星星酢浆草、乳白蝴蝶叶酢浆草亲缘关系较近;吉氏酢浆草和一片心酢浆草与其他酢浆草亲缘关系较远。该研究结果表明,花粉形...  相似文献   
583.
<正>公众人物往往长得很有特点,让人看一眼就能记住,不是吗?大食蚁兽的长相就很有个性,不当公众人物简直太可惜了!怀揣着一个成名的梦想,大食蚁兽姗迪千方百计地推销自己,终于联系到了一家媒体愿意雇它为美丽的南美拍一段《草原宣传片》!机会来了,姗迪大概很快会成为人人追捧的偶像了吧!NO——NO,事情进展得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相似文献   
584.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6,27(4):249-249
据美国Mayo临床中心进行的研究显示,小肠胶囊内镜与标准的小肠成像技术相比,可以显示出更多的恶性肿瘤、溃疡、血管畸形和其他的小肠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585.
摘要 目的:探究阿扎胞苷(Azacitidine,AZA)单药或联合H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支持治疗组和含AZA组(单药或联合HAG方案),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支持治疗组的总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30.00 %(6/20),包括0例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1例骨髓完全缓解(Marrow complete remission,mCR),2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 3例血液学改善(Hematological improvement,HI)。含AZA组的ORR为65.52 %,包括8例CR、2例mCR、4例PR、5例HI。其中单药组的ORR为46.67 %, 包括2例CR、1例mCR、2例PR、2例HI;联合组的ORR为85.71 %,包括6例CR、1例mCR、2例PR、3例HI。与支持治疗组相比,含AZA组的完全缓解率(CR+mCR)及ORR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III-IV级骨髓抑制(18/29)及继发感染(10/29),且随着疗程数的增加不良事件逐渐减少。含AZA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时间显著延长(P<0.05)。结论:该小系列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与支持治疗相比,AZA单药或联合HAG方案治疗MDS有更高的治疗反应,可延长患者总生存期,患者有良好的耐受性,且联合治疗方案可能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86.
江西玉山祝宅上奥陶统下镇组发育一层珊瑚生物层,是扬子板块奥陶纪以珊瑚为主的生物碳酸盐岩建造的典型代表,其形成的水深一直缺乏有效的限定。本文研究首次在该珊瑚层中发现蓝细菌,包括Girvanella和Rothpletzella。蓝细菌生活的水体深度不超过50 m,从而将该珊瑚生物层形成时的水体深度限定在50 m以内。珊瑚生物层的下伏灰岩地层产出大型腕足动物,但属种单调,不产任何珊瑚。本文研究在该层灰岩中发现的蓝细菌Hedstroemia和Garwoodia,是两个典型的潟湖相蓝细菌,因此推测该层灰岩中珊瑚的缺失不是因为水太深,而是因为环境的局限。该剖面下部有一套与页岩互层的灰岩,以前被认为是深水相的,但这次在其中发现了蓝细菌Acuasiphonoria,因此也应该是浅水相的。  相似文献   
587.
血管钙化是一种细胞介导的主动生物学过程,类似于骨重塑,在急慢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与演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有关血管钙化的机制与防治研究逐渐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但遗憾的是,精准的分子与细胞靶向治疗尤其是能在临床推广应用的成果却罕有出现。新近的研究显示,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存在成骨细胞表型和功能失调的破骨细胞表型,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调控的失衡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钙化形成的关键环节。已知由巨噬细胞分化而来的破骨细胞是机体内唯一有骨吸收特性的细胞,具备促钙化消退的潜能。因此,探索促斑块内巨噬细胞源性破骨细胞骨吸收活性的研究是一个有望为钙化防治带来新突破的方向。然而,目前关于破骨细胞在血管钙化中的作用和相关调控机制仍存在争议。基于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本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本文凝练出了羧甲基赖氨酸(CML)通过STAT3调控NFATc1-GNPTAB信号介导斑块内巨噬细胞破骨化吸收障碍的假说,并从血管钙化的概念与机制、破骨细胞与血管钙化间的关系、血管钙化中破骨细胞的调控机制以及破骨细胞作为血管钙化治疗靶点4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希望为后续血管钙化的精准防治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588.
589.
奥陶纪是串管海绵早期演化的一个关键阶段,记录了该类群的首次大规模辐射演化事件(属级分类单元达15个)。然而,现有大部分奥陶系串管海绵的报道来自澳大利亚东部和北美等地,在中国至今仅发现了两个属,与前述地区相比研究程度偏低。早期研究主要基于形态学特征对串管海绵进行系统分类描述,对其滤食策略知之甚少,因此制约了对此类海绵在奥陶纪底栖生态系统作用的相关探讨。本文系新疆塔里木柯坪地区奥陶纪串管海绵的首次系统古生物学报道,详细描述凯迪阶(上奥陶统)印干组中保存完好的阔室丛花海绵(Corymbospongia amplia)化石的形态学特征,并通过研究标本外壁微孔孔径的大小分布,探讨其滤食选择性。海绵外壁微孔孔径的分析表明:小型和微型浮游生物可能是其食物的主要来源,而多细胞浮游动物因个体尺寸大于海绵外壁微孔,不能被阔室丛花海绵捕获。本研究为奥陶纪串管海绵古生态学及其地球生物学意义的探讨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  相似文献   
5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