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张伟玲 《蛇志》1997,9(2):45-45
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1992年6月至1995年6月期间经B超检查仅提示为囊性或混合性包块,后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2O例,对其声像图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旨在提高对卵巢子官内膜异位囊肿B超表现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均为已婚女性.年龄在21岁~51岁,平均年龄36.5岁.其中40岁以下13例;41岁~51岁5例;51岁2例.不孕症2例;经期下腹部不适及痛经16例.妇科检查附件区均可触及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包块,活动度差,质地呈囊性感或中等硬度,有轻或中度触压痛.1.2 器材:应用日本EUB—42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Nz.1.3 方法:受检者膀胱适度充盈后,取仰卧位,探头置下腹部适当加压后经耻骨联合上作纵、横、斜切扫查,观察声像图及测量其径线.  相似文献   
72.
羊梅兰 《蛇志》1998,10(1):52-53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较少见,多发生于中期妊娠剖宫取胎或足月剖宫产术后[1~2],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也随之增加。我院1984年1月至1993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73.
分子·形态·进化(续)马德如(南开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天津300071)关键词异位同形盒,发育,进化W.McGinnis等(1990)的转基因果蝇实验表明,人HOXD4基因可替代果蝇Dfd基因,鼠HoxB6基因可替代果蝇Antp基因,在果蝇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继发性PICC导管异位的并发症情况。方法对15例继发性导管异位鼻咽癌患者使用PICC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发生有症状血栓2例,穿刺口渗液1例,导管堵塞1例。结论发生继发性PICC导管异位患者,要做好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根据病人情况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护理该类导管部份可以保留使用,可达到减轻病人痛苦、降低医疗费用和保护外周血管的目的。但血液流变学异常、D-二聚体增高、纤维蛋白原增高、血小板增高等血栓高危人群慎用。  相似文献   
75.
高山植物扁蕾的延迟自交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扁蕾(Gentianopsis barbata)具有鲜艳的花和显著的腺体,并且花开放的前5 d柱头和花药始终处于不同的位置(雌雄异位),这些花综合征表明该植物应为异花传粉。为检验这一假设,我们对青藏高原植物扁蕾的海北站种群进行了3年的传粉生物学研究实验。与花综合征所表明的繁育系统相反,两年的野外观察发现昆虫的访花频率十分低,不去雄并隔离昆虫处理也能产生大量种子,说明这一种群的繁殖主要是依赖于自花传粉。尽管利用种子结实评价的柱头可授性从花开放4 d后开始下降,但随着花的发育进程,雄蕊的伸长能使得花药与柱头完全接触。实验也证明,柱头可授性和花粉活力都超过5 d,说明花药和柱头的接触能够发生自花授粉。扁蕾的这种自花传粉机制应属于典型的延迟自交类型。自花授粉发生在单花花期快要结束前,自交之前仍然保持异交传粉机制,这种延迟自交避免了自交与异交竞争造成的花粉或者种子折损,并为扁蕾在青藏高原极端环境下由于访花昆虫缺乏造成的异交失败提供了繁殖保障。  相似文献   
76.
雌雄异位和花部行为适应意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雌雄异位和花部行为影响植物的传粉和交配格局。二者的适应意义一直是植物生殖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概述了近年来雌雄异位和花部行为适应意义的研究进展,包括对雌雄异位适应意义的最早期、最传统的认识——避免自交和当前的主流观点——避免雌雄干扰;花内性别干扰的形式及其例证;花部行为在避免雌雄功能干扰、避免自交、实现延迟自交、应对不良环境等方面的适应意义。讨论了使雌雄异位程度减小的锦葵科一些植物中的单体雄蕊柱头运动可能涉及到的适应意义。针对目前在雌雄异位和花部行为适应意义研究上存在的不足,结合国际上研究二者适应意义的发展趋势正在从前期以描述性的研究为主转变到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尤其是分子标记,如SSR、SNP、AFLP等)和传统方法相结合,以及随着田间实验和控制条件能力的发展正由经典的野外调查、观察为主过渡到包括花操纵在内的人工试验和野外试验相结合,提出了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必要借用多学科的手段,以可作为研究雌雄异位和花部行为的有着研究基础的植物为材料,设计和操纵不同的对比试验,系统而深入地探讨雌雄异位和花部行为的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输尿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术前诊断为右侧输尿管下段占位病变伴右肾积水的42岁女性患者,行下腹正中切口,探查右侧输尿管开口处可见淡黄色息肉样病变,突入膀胱,输尿管下段增粗并全程扩张积水,行输尿管下段并膀胱袖式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病理报告为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结果:术后复查B超示右肾积水较术前恢复,术后予抑那通3.75mg/28d,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对于输尿管占位并上尿路积水的女性患者,除考虑肿瘤外还应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手术联合内分泌治疗是治疗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伴肾积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8.
为了探明高山植物全缘叶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的繁育系统特点和其对高山气候环境的繁殖适应特征,我们沿海拔梯度选择了5个样地(样地1(4 452 m)、样地2(4 215 m)、样地3(4 081 m)、样地4(3 841 m)、样地5(3 681 m))对其传粉生态学进行了连续2年的观察试验。结果发现,样地1、2的全缘叶绿绒蒿的单花寿命显著长于样地3、4和5。花开放早期柱头高于花药,之后花药不断伸长,并在开放中后期与柱头接触,说明全缘叶绿绒蒿具有不完全雌雄异位的花部特征。自然状态下,柱头可授能力持续期约8天(雌蕊先熟),但花药于开花第5天才散粉,花粉寿命约2天,说明全缘叶绿绒蒿为雌雄异熟,但存在一定的重叠期。人工授粉试验表明,全缘叶绿绒蒿自交部分亲和,且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各样地中自然对照的结实率显著低于人工异交处理的结实率,说明自然状态下全缘叶绿绒蒿存在一定程度的传粉限制。传粉昆虫观察发现,样地1和2的传粉昆虫主要是蝇类,样地3、4和5的传粉昆虫主要是蝇类和蓟马(Thripidae spp.),蝇类在不同植株间的活动能够保证异花传粉结实,同时,蝇类和蓟马在花内的活动会引起"协助自交"。全缘叶绿绒蒿约65%的观察个体存在"自动自交"。蝇类在各样地的访花频率存在显著差异,样地1访花频率最低,样地2访花频率最高。各样地的结实由于异花传粉者的不足而受到传粉限制。两种不同类型的自交机制恰恰为该植物异花传粉者不足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繁殖补偿。全缘叶绿绒蒿不分泌花蜜,当环境温度降低时,采取为昆虫提供保温庇护场所的方式来吸引传粉者。  相似文献   
79.
蛋白质组学逐渐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中,相对和绝对定量的等量异位标签(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具有通量高、稳定性强及不受样品来源制约等优点,几乎可以对任意样品进行标记,而且可以同时对多达8个样品进行定量分析,有效地提高了通量。iTRAQ技术不断改进,其定量准确性显著提高,适用的平台越来越多,为微生物、动物、植物、生物医学领域蛋白质及其翻译后修饰组研究创造了条件。文中综述了高精度iTRAQ技术在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最新发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80.
ELE restrains empty glumes from developing into lemma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though there is evident homology among reproductive organs when comparing Poaceae(grass)and eudicots,the identity of grass specific organs,such as lodicules,palea,lemma,and glumes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a vast and largely inconclusive discussion.Here we provide some direct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idea that the empty glumes of rice(Oryza sativa)are counterparts of lemmas.We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empty glumes is regulated by ELE(elongated empty glume),which belongs to a plant specific novel gene family.Mutations at the ELE locus cause elongated empty glumes,which mimic the lemmas and have the epidermal morphology of lemmas with four or five vascular bundles.As a nuclear-localized gene,ELE is specifically expressed at the empty glumes of immature spikelets,and its ectopic expression causes many floral development defects,including lemma-like palea,extra palea-like structures,elongated lodicules,extra stamens and stigmas.Our result suggests that empty glumes are lemmas of the sterile florets located at the lateral side of the rice spikelet,and ELE acts as a regulator restraining its growth to maintain its small size in wild-type pl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