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基于异位hCG的肿瘤免疫生物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人体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后 ,处于静息状态的胚胎基因被激活而表达胚胎蛋白。近来文献报道恶性肿瘤细胞能表达异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ectopichumanchorionicgo nadotrophin ,hCG) ,并发现异位hCG具有生长因子功能 ,与恶性肿瘤自我生长的调控、转移特性和恶性化程度 ,以及肿瘤微环境和免疫耐受的形成等都具有密切的关系[1~ 6] 。因此 ,异位hCG在肿瘤免疫生物治疗中的潜在价值受到人们的关注。1 .异位hCG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恶性肿瘤的关系Acevedo等采用高敏感定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 …  相似文献   
22.
该研究以生长在新疆北部的二型花柱植物雪地报春(Primula nivalis)为研究材料,对7个低海拔(1 657~2 013m)森林居群和7个高海拔(2 400~2 700m)草原居群的花型比例进行调查,对花部特征进行检测,并对长、短花柱植株在不同海拔居群的花性状分化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揭示该类群植物的演化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高海拔草原居群中长花柱植株比例高于短花柱植株。(2)比较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雪地报春居群,长花柱花形态特征间存在显著差异,但短花柱花形态特征间的差异不显著。(3)高海拔草原居群中长花柱花的花冠筒长度、雄蕊长度、雌雄蕊距离、雌雄异位程度以及雌雄蕊空间位置是导致花性状分化的主要因素。(4)在草原居群中,长花柱花的雄蕊、雌雄异位程度及花冠口至雄蕊距离的变化减少了长短花柱花间的互补式对应性。研究认为,在异质生境中长花柱花性状的变化是导致该物种长短花柱花性状分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3.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十年来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病历资料,总结治疗该病的最佳用药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保守治疗300例的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115例)予以50 mg/次甲氨蝶呤(MTX)+200 mg/d米非司酮+中药治疗,B组(92例)采用50 mg/次MTX+100 mg/d米非司酮+中药治疗,C组(93例)采用200 mg/d米非司酮+中药治疗。观察记录三组患者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盆腔内包块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记录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间血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低于B组和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和C组上述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B组、C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96.52%、85.87%、86.02%,三组患者治愈率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者治愈率均高于B组和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和C组治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B组、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81%(12/111)、16.30%(15/92)、11.83%(11/93),三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联合MTX和大剂量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高,疗程短,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4.
Species with mixed mating systems often demonstrate variable expression of breeding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thus represent the opportunity to understand the factors and mechanisms that promote both outcrossed and selfed seed production. Here, we investigate variation in levels of herkogamy (variation in stigma-anther separation distance) in a Puerto Rican population of hummingbird pollinated Gesneria citrina Urban. There is significant variation in herkogamy levels among individuals of this species and stigma-anther separation i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ability to set fruits and seeds in the absence of pollinators. The variation in levels of herkogamy may represent a mechanism to ensure the production of some self-fertilized progeny in the absence of hummingbird pollinators. We also describe a novel breeding system in G. citrina, where stamens elongate over time to reach stigma height, but stamen elongation is accelerated by pollina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once the flowers are pollinated, stamen elongation may favor increased pollen removal and siring success, while the reduction in stigma-anther distance no longer imposes the risk of inter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functions. We discuss our findings of breeding system variation in the context of pollination system evolution in an island setting (Antillean islands).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对腹腔自体异位脾种植的诊断价值,并对其临床特点和影像表现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对一例脾外伤患者行宝石能谱CT扫描,观察肿瘤强化模式及能谱曲线表现。结果:肝右叶包膜外、纵横裂区、脾区见单发或簇状多发富血供结节,大小0.64×1.14 cm~4.94×1.81 cm,动脉期呈"花斑状"强化,门静脉期、延迟期对比剂廓清程度趋于一致。能谱曲线示肝右叶包膜外、纵横裂区、脾区结节曲线斜率及走行趋势近似相同。结论:宝石CT能谱曲线斜率有助于腹腔自体异位脾种植诊断。  相似文献   
26.
刘敏  孙杉  李庆军 《生物多样性》2007,15(6):639-644
花柱卷曲性是一种见于姜科山姜属(Alpinia)和砂仁属(Amomum)植物中的独特的性二态现象, 具有这一性系统的植物, 其居群包括上举型和下垂型两种表型, 所有个体的雌雄性别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本研究通过操控授粉和花粉管生长两项实验, 探讨花柱卷曲性植物个体两性功能的隔离方式及其适应意义。云南草蔻(Alpinia blepharocalyx)操控授粉实验表明, 自花花粉对其异交率影响不显著(P > 0.05), 但可能由于自花花粉沉降导致胚珠贴现进而引起近交衰退, 操控条件下每果结籽数显著减少(P < 0.01)。云南草蔻和红豆蔻(Alpinia galanga)花粉管生长实验都显示无论对两种表型进行怎样的授粉处理, 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速率仅在柱头处于可授位置时表现出最大值, 与自交和异交授粉方式无关; 上举型植株上午花粉囊虽未裂但其内花粉已成熟。研究结果表明即使不考虑花柱运动, 山姜属植物也具有异型雌雄异熟的特性。这一结果证实了花柱卷曲运动机制是通过互补式雌雄异位和异型雌雄异熟相结合形成的花部二态性, 异型雌雄异熟促进了异交, 而花柱运动的功能可能在于避免雌雄干扰。  相似文献   
27.
山莨菪(茄科)的传粉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科的多数种类具有自交不亲和的特点, 主要通过异花传粉结实; 但是, 一些物种或者物种内的部分种群或者个体却高度自交亲合, 转变为自交的繁育系统。该科植物山莨菪(Anisodus tanguticus)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开花较早, 比其他晚开花的植物种类更加缺少有效的异花传粉昆虫。我们选择了位于不同海拔高度的2个种群进行比较研究, 主要目的是检验该物种的繁育系统是否在极端环境下由于传粉者的缺乏而发生了部分改变。研究发现,山莨菪的花不完全雌性先熟, 柱头和花药间的平均距离随着花开放时间的延长而不断缩小, 但两者在多数花的单花花期结束时并没有发生接触。因此, 山莨菪花主要表现为适应异花传粉的雌雄异位特征。然而, 少数花 (4.9%)的柱头和花药发生接触, 为“自动自交”的传粉解除了空间隔离。2个种群的多数个体存在自交不亲和机制, 应具有异花传粉的繁育系统; 但是部分个体具有明显的自交亲和能力, 为自交提供了生理基础。高海拔种群的传粉昆虫主要是厕蝇(Fannia sp.), 它们在不同植株间的活动能够保证异花传粉结实; 同时该种群的部分个体存在“自动自交”。低海拔种群的主要访花昆虫是蚂蚁, 它们在花内的活动导致花粉在同一朵花内传递, 而引起“协助自交”; 而异花传粉昆虫厕蝇的访花频率则较高海拔种群低。两个种群的结实均由于异花传粉者不足而受到传粉限制。因此两种不同类型的自交机制为该早期开花植物异花访花昆虫的不足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繁殖补偿。  相似文献   
28.
周洲 《蛇志》1997,9(2):60-60,62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血症之一,若诊断不及时可因腹腔内出血而危及病人的生命,该病国内外报道均呈上升趋势.现将我院1995年5月至1996年4月收治的异位妊娠1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发病相关因素 ①发病年龄;本组年龄最小18岁,最大45岁,23岁~35岁106例,18岁~22岁12例,36岁~45岁7例.②婚育史;125例中未婚者23例,经产妇59例,未产妇66例,有人工流产史者93例.③宫内节育器(IUD)的情况;125例病人带宫内节育器26例.④腹部手术史:125例病人中25例有腹部手术史,其中剖宫产12例,既注异位妊娠做过手术的6例,输卵管结扎术后5例,阑尾  相似文献   
29.
葡萄糖激酶分布在体内多个脏器中,可感应葡萄糖和调节糖代谢激素,在稳定血糖水平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葡萄糖激酶激活剂系 针对这一靶点而开发,能够通过葡萄糖浓度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降低胰高血糖素浓度和肝糖输出、促进肝糖原合成以及调控肠促胰素释 放等机制来稳定体内血糖水平,近年来已成为2 型糖尿病新型药物研发的热点。介绍现有葡萄糖激酶激活剂药物的开发策略、作用特点 及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8例III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行缝合锚重建术后异位骨化发生与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8例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行缝合锚重建术后发生异位骨化的患者,对其临床一般资料、损伤程度及部位、膝关节活动度及异位骨化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8位中Ⅰ度异位骨化4例,膝关节活动度73.75°~176.25°,平均125°,Ⅱ°异位骨化4例,膝关节活动度78.75°~157.25°,平均117.4°。在发生内侧副韧带异位骨化的8名患者中,仅有1名为单纯内侧副韧带损伤导致,其余7名患者中5名合并前叉或前、后叉韧带损伤,1例伴有胫骨髁间棘的撕脱骨折,1例合并胫骨平台骨折,4例合并胫骨或股骨髁骨折。结论:膝关节内侧异位骨化是异位骨化的好发部位,其发生与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