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六例人胰腺移植体经UW-Belzers溶液灌注后24小时,每例均观察到内、外分泌部的毛细血管发生显著的改变,这种变化随保存期限而不同。在所采用的各种研究方法中,包括半薄切片、血管腐蚀标本、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标本均观察到最初内皮肿胀常伴有血管体积缩小,其后部分内皮细胞质脱落入血管腔,毛细血管小孔数量增加,整个血管呈现退行性变化。在经复苏抢救的胰腺移植体,存在持续的前损伤,早在14小时即呈现明显的血管外渗出,36小时后程度加剧。因此,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此种移植体不宜采用。在通常情况下UW-Belzers溶液对胰腺移植体的保存期限为24小时,超出这一界限则难以充分地再血管化。  相似文献   
82.
周洲 《蛇志》1997,9(2):60-60,62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血症之一,若诊断不及时可因腹腔内出血而危及病人的生命,该病国内外报道均呈上升趋势.现将我院1995年5月至1996年4月收治的异位妊娠1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发病相关因素 ①发病年龄;本组年龄最小18岁,最大45岁,23岁~35岁106例,18岁~22岁12例,36岁~45岁7例.②婚育史;125例中未婚者23例,经产妇59例,未产妇66例,有人工流产史者93例.③宫内节育器(IUD)的情况;125例病人带宫内节育器26例.④腹部手术史:125例病人中25例有腹部手术史,其中剖宫产12例,既注异位妊娠做过手术的6例,输卵管结扎术后5例,阑尾  相似文献   
83.
本文用特制的Lundh度餐作为胰腺分泌的刺激剂,并通过超声来观察胰腺分泌的情况,,与并胰泌素的作用相比较。结果发现,Lundh试餐与胰泌不一样可使胰腺增大,胰管扩张,并可经超声定量记录此改变,提示此方法可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将功能检查和形态检查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4.
丹顶鹤胰腺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光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一例成体雄性丹顶鹤胰腺。结果表明,丹顶鹤胰腺与人胰腺结构基本相拟,由薄层结缔组织分隔成胰腺小叶,小叶由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组成。外分泌部腺泡细胞呈锥体形,细胞内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酶原颗粒。  相似文献   
85.
86.
葡萄糖激酶分布在体内多个脏器中,可感应葡萄糖和调节糖代谢激素,在稳定血糖水平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葡萄糖激酶激活剂系 针对这一靶点而开发,能够通过葡萄糖浓度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降低胰高血糖素浓度和肝糖输出、促进肝糖原合成以及调控肠促胰素释 放等机制来稳定体内血糖水平,近年来已成为2 型糖尿病新型药物研发的热点。介绍现有葡萄糖激酶激活剂药物的开发策略、作用特点 及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7.
1.丙线照射后胰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明显降低,胰酶活性降低程度和胰腺重量有关。在一定照射剂量范围内,胰酶活性和腺重量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下降。2.同样剂量的丙线照射后,胰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的胰酶活性无变化。3.丙线照射后胰腺腺泡由M受体激动剂氨甲酰胆碱引起的淀粉酶分泌量明显减少。4.电镜观察表明,丙线照射后大鼠胰腺腺泡内合成及分泌酶原的内质网、线粒体等超微结构紊乱,这可能是电离辐射后胰酶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8.
肠道激素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刺激胰腺分泌消化酶,刺激胆囊收缩。这是生理学教科书中的典型描述。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这种一般性描述,  相似文献   
89.
研究了不同Zn[2+]浓度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zao状幼体肝胰腺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当Z[2+]浓度超过200 μg/L时,与对照组相比,肝胰腺结构受到了显著的影响。成熟和正在形成的B细胞的空泡中有很多含有金属的电子致密颗粒(EDG,可能为金属蛋白复合体),随着B细胞的成熟和B细胞从肝胰腺管壁上脱落,这些EDG也被释放到管腔中,因此肝胰腺的管腔中常有许多此类颗粒存在。B细胞空泡或管腔中的EDG与环境中Zn[2+]浓度高低呈正相关。E细胞质中也出现了很多空泡,与正常E细胞的结构明显不同。R细胞的细胞质常解体形成大的空泡,被破坏的程度较为严重。在Zn[2+]浓度>1000 μg/L时,肝胰腺遭到严重破坏,细胞结构几乎不存在。研究结果表明,肝胰腺的B细胞在Zn[2+]的解毒方面起重要作用,但当Zn[2+]浓度超过了肝胰腺B细胞的解毒能力时,就会引起肝胰腺细胞(如R和E细胞)结构异常,甚至破坏整个肝胰腺细胞结构,从而影响幼体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90.
目的:分析8例III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行缝合锚重建术后异位骨化发生与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8例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行缝合锚重建术后发生异位骨化的患者,对其临床一般资料、损伤程度及部位、膝关节活动度及异位骨化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8位中Ⅰ度异位骨化4例,膝关节活动度73.75°~176.25°,平均125°,Ⅱ°异位骨化4例,膝关节活动度78.75°~157.25°,平均117.4°。在发生内侧副韧带异位骨化的8名患者中,仅有1名为单纯内侧副韧带损伤导致,其余7名患者中5名合并前叉或前、后叉韧带损伤,1例伴有胫骨髁间棘的撕脱骨折,1例合并胫骨平台骨折,4例合并胫骨或股骨髁骨折。结论:膝关节内侧异位骨化是异位骨化的好发部位,其发生与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