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正> IGI生物技术学部宣称,他们研制出一系列用于工业发酵的新配料和介质。据IGI推销主任Johh Blanco说,达到研究质量的发酵配料和介质,现在已能大量地按工业价格出售。新的产品是干燥喷雾粉剂,通常由蛋白质(氮)和碳水化合物(碳)配制成。溶于水的最高浓度可达20%,高压蒸器消毒后产生明澈的结晶溶液。据Blanco讲,不论用突变的或是遗传操作的微生物的典型发酵,在单位容积重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2.
<正>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世界各国对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视,一个前所未有的低碳经济时代正在到来,低碳生活成为人们尊崇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绿色建筑这一新概念也由  相似文献   
143.
《化石》2010,(2):48-49
在我们共和国60华诞之时,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著名科普作家吴胜明先生的新作《瑰丽的地下艺术殿堂——中国溶洞之旅》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近年来中国的地质行业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和进步;但地质科普方面犹显不足,尤其是有份量的地质科普著作十分缺乏。该书不仅是少有的一本有份量的地质科普著作,而且还填补了中国喀斯特,特别是洞穴方面没有科普著作的空白。笔者仔细阅读该书后,认为该书有以下6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4.
城市湖泊水体作为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具有重大意义。采用定点实测与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以相对湿度为小气候要素重点讨论了建筑因子(建筑后退湖岸距离、建筑高度以及建筑间距)对夏季城市湖泊增湿效应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 (1)湖泊周边建筑是影响湖泊湿度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城市湖泊湿度效应受城市主导风影响较大, 在上风向1 km以及下风向3 km区域范围内湖泊的增湿作用明显; (2)在建筑密度较大时, 仅增大建筑后退距离或增大建筑间距均能使湖泊周边热湿环境得到一定改善, 但对上风向区域影响效果有限, 其相对湿度变化为0.1%-1.2%; (3)建筑高度的改变对城市湖泊湿度效应影响最大, 在下风向区域尤为明显, 其相对湿度变化为2.1%-4.1%。综上, 只有充分考虑湖泊周边建筑因子对湖泊湿度效应的影响才能使得城市湖泊的增湿效应达到最大的优化, 该结果能加深对城市湖泊湿度效应的了解, 对于城市生态空间的整体规划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5.
脑源定位技术旨在通过头皮表面的脑电、脑磁信号来识别大脑内的神经活动源,是研究大脑皮层神经活动、认知过程和病理功能的基础。其毫秒级的时间分辨率可以有效弥补功能核磁共振在低时间分辨率方面的不足。然而,理论分析层面中逆问题的不适定性,以及实践操作层面上不同的记录方式、电极数量和头模型构建等过程带来的误差,给脑源定位的准确性带来极大挑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脑源定位方法在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研究以及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实际应用。因此,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层面中的精度评估在脑源定位方法的实际使用中至关重要。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对现有脑源定位方法介绍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脑源定位技术的精度评估方法以及其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实际应用。具体地,本文在理论分析中总结了基于空间分辨率、基于点扩散以及串扰函数的评估方法对于不同脑源定位方法中源的重叠程度和其他源对目标源的影响;在实践操作中介绍了记录方式、电极数量和密度、头部容积传导模型等因素对源定位精度的影响;进一步介绍了脑源定位技术在时频分析、连通性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包括癫痫、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等脑部疾病。  相似文献   
146.
生物复合材料由于成本低、可再生和对环境友好的特性,在建筑中获得了新颖又广泛的应用。通过一对一的双曲面、参数化设计形成的分段式壳体,来展示生物材料在承重结构中的应用。这种结构由轻质的单向弯曲木和生物复合材料组成,其中,木质纤维基核心由长木纤维以单板形式加固。进一步探讨了高 3.6 m,面积 55 m2 的展馆的建造技术以及生物复合材料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7.
著: 《生物信息学》2019,26(7):57-63
介绍柏林工业大学“基于设计的博士项目(PEP)”,以弥补在建筑和风景园林学科研究领域的不足。为此,提出了“狭义设计”的概念。与可以定义为“规划”的广义设计概念不同,此概念更加关注具体、精准的设计项目。叙述了该项目基于认知理论的发展简史,并涉及基于设计研究的特殊方法和加入该项目的申请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