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62篇 |
免费 | 192篇 |
国内免费 | 719篇 |
专业分类
45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82篇 |
2022年 | 64篇 |
2021年 | 80篇 |
2020年 | 66篇 |
2019年 | 76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77篇 |
2015年 | 121篇 |
2014年 | 231篇 |
2013年 | 221篇 |
2012年 | 272篇 |
2011年 | 224篇 |
2010年 | 167篇 |
2009年 | 155篇 |
2008年 | 615篇 |
2007年 | 153篇 |
2006年 | 173篇 |
2005年 | 217篇 |
2004年 | 93篇 |
2003年 | 163篇 |
2002年 | 345篇 |
2001年 | 209篇 |
2000年 | 88篇 |
1999年 | 82篇 |
1998年 | 61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52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47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研究案例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在超声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在我院超声科实习的112名医学院学生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医学生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施教学,观察组则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法实施综合教学,在每学期末,统计并对比两组学生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以及两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各项目分值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为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的综合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超声专业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还可改善其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效果较好,临床超声教学可考虑将此种教学方式进行广泛推广,从而更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3.
24.
邓超代志刚张红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2):387-389
适宜的麻醉深度是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创造良好手术条件的关键。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是用于监测镇静程度的一种新方法,自从临床应用以来它已得到多方面关注和研究,本文就其概念、原理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5.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活性定量关系在水生毒理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活性定量(QSAR)在水生毒理学上的应用,在我国应开展以下工作;水生毒理学家建立一套适合于QSAR建模要求的毒性试验体系;环境化学家寻找最佳结构参数,由此建立起相关性较好的QSAR模型,预测毒物的毒性和中毒机理。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法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并且提高实践工作能力。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4年9月在急诊科实习的护生120人为研究对象,在实习之初,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人。在查房中,观察组实施目标教学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教学法。实习结束后,调查两组护生对查房时教学与课堂效果的满意程度,记录两组护生病历书写的质量以及在实习结束后,通过考核,统计两组护生的在理论成绩、基础护理成绩、专科护理成绩以及护理综合技能方面的成绩,然后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以探讨目标教学法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从查房时教学的满意程度及对课堂效果的满意程度来看,观察组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历书写优良的人数为48,优良率为80%,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基础护理成绩、专科护理成绩及护理综合技能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教学法是一种科学、合理并且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教学法,应用于护理教学查房中,能提高护生的主动性,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掘其潜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自身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29.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被认为是引起人类胃部疾病的元凶之一。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OMVs)是由细菌外膜自发脱落而形成的囊泡状结构,其具有细菌外膜多数成分,包括外膜蛋白、多糖、脂质以及其他蛋白组分。越来越多的研究正在关注外膜囊泡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同时,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外膜囊泡作为疫苗,在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中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潜力。因此,本综述总结了目前关于幽门螺杆菌外膜囊泡组成成分的研究,并讨论了外膜囊泡在幽门螺杆菌存活和致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外膜囊泡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当前由于交通和运动事故频发、骨肿瘤等疾病导致骨缺损、皮肤创伤不断加重等情况使病例日益增多,临床对修复材料的需求也逐年增加。不同临床修复材料的特性不同,而3D打印技术作为一项新型数字化成型技术,可与临床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等结合,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个性化植入物,实现对孔隙结构的精准控制,设计出与患者受损区域几乎完全相同的三维多孔高活性修复材料,以实现精准医疗和个性化医疗。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运用3D打印技术制备生物医用材料在组织修复与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生物材料的配方、制备原理及制备方法,并总结了3D生物打印技术的局限性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