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51篇
  免费   1060篇
  国内免费   5818篇
  2024年   127篇
  2023年   505篇
  2022年   516篇
  2021年   473篇
  2020年   425篇
  2019年   477篇
  2018年   409篇
  2017年   445篇
  2016年   474篇
  2015年   572篇
  2014年   715篇
  2013年   639篇
  2012年   742篇
  2011年   754篇
  2010年   731篇
  2009年   805篇
  2008年   979篇
  2007年   687篇
  2006年   604篇
  2005年   538篇
  2004年   532篇
  2003年   543篇
  2002年   538篇
  2001年   465篇
  2000年   463篇
  1999年   360篇
  1998年   303篇
  1997年   297篇
  1996年   275篇
  1995年   239篇
  1994年   250篇
  1993年   187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PCR技术克隆了产紫杉醇内生真菌EFY-21的18S rDNA序列,通过同源性分析,初步确定该菌与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有较高的同源性,相似性为99%。为了进一步了解EFY-21的有关生物学特性,分别选用PDA、PSA、查氏、玉米粉琼胶、牛肉膏蛋白胨5种培养基,按照常规方法培养,用十字法测量菌落直径;同时选用查氏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分别观察不同碳源葡萄糖、甘露醇、麦芽糖、果糖、可溶性淀粉,不同氮源KNO3、Ca(N03)2、(NH4)2SO4、NH4N03、(NH4)2HPO4、蛋白胨、尿素,不同培养温度10,15,20,25,28,30,37℃,不同pH值4,5,6,7,8,9对内生真菌菌丝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EFY-21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生长状况最好;供试的碳氮源中,对EFY-21菌丝生长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葡萄糖甘露醇果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胨KNO3Ca(N03)2NH4N03(NH4)2HPO4(NH4)2SO4尿素;最适培养温度为25~30℃;最适pH为5~7。  相似文献   
992.
双绕蛋白质的分类与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折叠识别是蛋白质结构研究的重要内容。双绕是α/β蛋白质中结构典型的常见折叠类型。选取22个家族中序列一致性小于25%的79个典型双绕蛋白质作为训练集,以RMSD为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并对各类建立基于结构比对的概形隐马尔科夫模型(profile-HMM)。将Astral1.65中序列一致性小于95%的9 505个样本作为检验集,整体识别敏感性为93.9%,特异性为82.1%,MCC值为0.876。结果表明:对于成员较多,无法建立统一模型的折叠类型,分类建模可以实现较高准确率的识别。  相似文献   
993.
自1981年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引起医学专家、生物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等的极大关注。近年来,HIV动力学模型成为HIV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HIV基本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有助于实现对未来疾病发展状况的描述与预测,HIV感染控制模型的研究有助于改善HIV病毒患者的治疗方案,对控制模型的优化有利于发现对HIV患者的有效治疗策略。本文概述了几种基本的HIV感染动力学模型,分析比较了它们的性能差异和各自存在的优缺点,介绍了HIV控制模型及其优化控制模型的计算机Matlab/simulink模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建立海水浸泡开放性犬颅脑爆震伤影像学模型。方法:本实验采用新型球形爆炸源。狗颅中线向左(右)1cm,眶上缘向上1cm交界处为爆炸中心位置。爆炸距离(爆炸源最低点距爆炸点的距离)分别为3mm,3.5mm,4mm。比较各个距离的爆炸效果,选出最适的爆炸距离。在动物最适爆炸距离致伤后用吊瓶装满海水(秋季福建沿海距岸边200米深部海水),用皮管固定于伤口空洞中,使受伤脑组织始终浸泡于海水环境中。分别于3h,5h,8h行颅脑CT检查。观察海水浸泡开放性颅脑爆震伤的CT动态变化。结果:爆炸距离3.5mm为最适爆炸距离,此距离爆炸致伤后犬存活率高,能够炸开颅骨,使脑组织暴露,海水浸泡爆震伤口8小时,脑水肿逐渐出现。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动物模型可模拟真实海战下冲击波致伤,且重复性和稳定性好,易操作,适用于海战情况下颅脑爆震伤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95.
教科书通常用“S”型曲线表示逻辑斯谛增长模型导致的种群动态,事实上,这一模型可以产生包括稳定平衡、周期性振荡、混沌等多种多样的种群动态模式。介绍了如何用Kicker图示的方法分析逻辑斯谛增长可能导致的种群动态模式。同时介绍了相关的实验研究案例,这些实验工作大都是以生活史周期较短的昆虫为材料在相对简单的实验室环境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996.
应重视模拟实验设计中的相似性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实验是通过对模型进行研究,间接研究原型规律性的实验方法。选择或构建相似模型是设计模拟实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构建的模型必须满足3个条件:相似性、代表性和外推性。对“种群密度调查——标志重捕法的模拟实验”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从原型与模型的相似性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997.
利用稻瘟霉模型初级筛选抗肿瘤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瘟霉(Pyricularia oryzae)活性物质初筛模型是近年来筛选抗肿瘤活性物质的重要模型之一,具有操作便捷、安全经济等优点。为更好地利用该模型,对其原理、方法、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同时介绍了利用其他植物病原真菌作为靶标菌建立抗癌药物初筛模型的应用前景,以期对更有效地获得抗肿瘤活性物质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根据COPD慢性气道炎症学说,探讨固本颗粒胶囊对COPD模型大鼠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从而阐明其防治COPD的作用机理,为固本颗粒胶囊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强的松组、固本颗粒胶囊低剂量组、固本颗粒胶囊高剂量组,每组10只,以烟熏及气管内滴注脂多糖的方式建立大鼠COPD模型,予相应药物干预,观察记录大鼠一般状况,至实验结束,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IL-8、TNF-α)的含量.相关实验数据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大鼠一般状况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提示COPD模型复制成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IL-8、TNF-α)的含量水平失衡.在改善COPD模型大鼠的一般状况、病理学改变及细胞因子含量比例失衡的作用结果来看,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综合比较,强的松组治疗作用最为显著,固本颗粒高剂量次之,固本颗粒低剂量组作用最弱.结论:①.固本颗粒胶囊能有效缓解COPD模型大鼠临床表现及气道炎症,其作用机制在于:能纠正COPD大鼠体内细胞因子水平失衡;②.上述作用,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即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有加强趋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小青龙汤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小青龙汤低剂量组(C组)和小青龙汤高剂量组(D组)。B、C、D组采用卵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与雾化吸入激发制作哮喘模型。于OVA激发结束后24h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炎性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数目,并测定BALF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结果:小青龙汤的干预治疗能显著降低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及EOS数量;BALF上清液中IFN-γ水平明显升高,IL-4水平显著下降。D、C组与A组、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D组结果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青龙汤能明显降低哮喘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数量,影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从而改善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对Beitz大鼠后肢穿刺伤疼痛模型进行改良.方法:雄性SD大鼠35只,200±20g.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5只,Beitz模型组(BM),改良Beitz模型组(IM)各15只.按照Beitz大鼠后肢穿刺伤模型要求制作,改良Beitz模型组左小腿外侧距膝关节1cm处做纵行切口长1.0cm,并垂直刺入肌肉达对侧皮肤.其余步骤同于Beitz模型.造模后分别测定各实验组动物的继发机械痛阈、继发热痛阈和脊髓背角Fos阳性蛋白的积分光密度(IOD),并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后的动物模型也可反应出急性疼痛的演化过程,较原有模型敏感度提高.结论:改良后的Beitz模型组可以模拟急性疼痛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且适合对局部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