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5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36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喀斯特石漠结皮细尖鳞叶藓的吸水机制及耐旱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显强  张来  何跃军  冯晓英  孙敏 《生态学报》2010,30(12):3108-3116
生物结皮是由隐花植物和相关土壤微小生物与表层土壤颗粒胶结而形成的复合体,与维管束植物覆盖一样,它是干旱区地表的重要覆盖类型。苔藓是荒漠植被演替过程中常见的一类先锋植物,同时也是生物结皮中生物量最大的2个类群之一。研究了结皮细尖鳞叶藓的吸水机制和耐旱适应性。结果表明:细尖鳞叶藓最大吸水量和持水率分别达到干重的9.74倍和700%以上,动力学总吸水过程的表观Km值和Vmax值分别为21.67g、10.42g·g-·1DW·min-1,外吸水过程为28.91g和8.56g·g-·1DW·min-1,内吸水过程为43.18g和1.76g·g-·1DW·min-1。可溶性糖含量从142.6mg·g-·1DW(CK)上升到344.3mg·g-·1DW,增长近2.4倍,而游离脯氨酸积累微弱。抗氧化酶SOD活性变化不明显,在0.04U·g-·1FW上下浮动;POD活性在PEG6000胁迫浓度在20%之前呈大幅度上升状态,以后趋于缓和,30%时达最高的131U·g-·1min-·1FW,增加近2倍;CAT活性的变化情况与POD变化趋势相同,但变化量较小。膜脂过氧化指标MDA先略有升高又逐步回落,说明细尖鳞叶藓抗氧化酶系统利用提高POD和CAT活性清除SOD在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程中产生的H2O2。因此,在喀斯特石漠化缺少土壤、极度干旱且保水能力弱的环境区域,结皮藓类植物以其特有的吸水特征、持水功能和抗旱机制等生态功能在石漠化治理、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2.
描述了中国广西石灰岩地区苦苣苔科(Gesneriaceae)1新种--鹿寨唇柱苣苔(Chirita luzhaiensis Yah Lin,Y.S.Huang & W.B.Xu).该种与桂林唇柱苣苔(Chirita gueilinensis W.T.Wang)相似,但叶面被长柔毛和短柔毛,花药无毛,花丝近基部膝状弯曲,退化雄蕊3枚,无毛,花期12月至次年1月可与后者区别.目前,鹿寨唇柱苣苔仅见于广西鹿寨县中渡镇的两个石灰岩山洞中.  相似文献   
153.
柚皮果胶水解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果胶酶为催化剂对柚皮果胶进行了水解,得到不同果胶水解物,探讨水解时间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采用两倍稀释法测定了适宜水解的柚皮果胶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结果表明,适度水解的柚皮果胶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其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3.75、7.50和3.75 g.L-1,最低杀菌质量浓度分别为3.75、7.50和7.50 g.L-1。  相似文献   
154.
<正>《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是由广西大学主管和主办,公开发行的双月刊科学期刊。广西大学聘请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任主编,北京大学教授朱玉贤博士和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研究所所长方宣钧博士任执行主编,国内众多的著名学者出任编委。  相似文献   
155.
广西大苗山“打鸟坳”趋光性鸟类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0年9月、2001年5月和10月2、002年5月和10月、2003年10月、2005年9月,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当地群众的方法,对广西大苗山“打鸟坳”的趋光性鸟类进行了调查,在大苗山发现了规模较大的“打鸟坳”共5个,并记录趋光性鸟类58种,隶属于10目14科。其中留鸟16种,夏候鸟15种,冬候鸟17种,旅鸟10种。趋光性鸟类主要以鹭科(Ardeidae)、三趾鹑科(Turnicidae)、秧鸡科(Rallidae)等涉禽为主。鹭科鸟类数量较多的有白鹭(Egretta garzetta)和池鹭(Ardeola bacchus);三趾鹑科数量最多的为黄脚三趾鹑(Turnix tanki);秧鸡科以白胸苦恶鸟(Amaurornis phoenicurus)最多。文中还对“打鸟坳”的形成以及部分留鸟被捕获的现象进行了讨论,并对大苗山“打鸟坳”鸟类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6.
《生物学通报》2006,41(4):24-24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如果在1只实验室小鼠的尾巴上涂抹一种澳大利亚绿树蛙(Litoria caerulea)的皮肤分泌物,那么蚊子住50多分钟内都会绕道而行,而没有涂抹绿树蛙皮肤分泌物的小鼠,在12 min内就会遭到蚊子的叮咬。科学家发现, 其他地区的青蛙也能分泌这种天然“驱蚊剂”。研究人员在2月 21日出版的《现代生物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但是所有这些分泌物的功效都无法与能够提供2 h保护的人工合成避蚊胺(DEET)相比。然而重要的是,青蛙能够持续不断地分泌这种防止蚊虫叮咬的“驱蚊剂”。摘自《科学时报》2006年3月1日  相似文献   
157.
采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对恭城瑶族境内周期性集市药用植物及相关的传统知识进行了调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恭城瑶族民众与野生药用植物的关系极为密切,研究地区集市中常见药用植物71种,均为野生植物,常用于治疗肠胃、呼吸道、感染、风湿和外伤等疾病。在调查地区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及相关的传统知识面临着新的威胁,亟待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158.
159.
陈平富 《化石》2012,(2):68-78
2011至2012年1月,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自主策划和组织拍摄的大型科教纪录片《地球年轮——金钉子的故事》在央视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栏目十集连续播出,收视率最高达0.21%,累计受众人数达两亿人次,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并获得2011年度国土资源好新闻奖。基金会策划、组织该项系列活动,是为传播地球科学知识,传承地质精神,推动新时期地质文化体系建设,让公众更充分地享受科学带来的启迪和乐趣。  相似文献   
160.
李平星 《生态学杂志》2012,31(10):2651-2656
生态重要性评价是识别重要生态功能区、优化区域空间开发格局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了基于生态因子适宜性和生态区位重要性的分项评价、进行生态重要性整合分析的研究思路,以广西西江经济带为案例区,开展生态重要性评价及其与现状建设用地的空间叠置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带极重要区、很重要区、重要区、一般区、不重要区所占比重分别为16%、36%、17%、15%、16%;西部地区重要性相对较高,东部地区重要性居中,中部地区重要性较低。已有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不重要区、重要区和很重要区,工矿用地分布相对分散。依据重要性评价结果进行有选择、有导向的生态空间占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