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广东郁南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与查阅资料,广东郁南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牛种子植物149科542属1 002种.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丰富,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以南亚热带和热带北缘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为主.区内珍稀濒危植物多,特有现象较明显,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与其它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相比较,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与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广东黑石顶自然保护区的相似性较高,与湖南武陵源的相似性较低.  相似文献   
102.
利用石蜡切片法对广东乌龟的心脏、肝脏、脾脏、肺和肾脏等组织器官进行了组织结构观察.结果显示,心肌纤维束状排列,可见闰盘结构.肝脏分3叶,肝内结缔组织很少,相邻肝小叶分界不清.肝血窦内含色素细胞.脾脏分被膜和实质两部分.实质可分为白髓和红髓.白髓包括椭球周围淋巴鞘(PELS)和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红髓由脾索和脾窦组成.未发现淋巴小结和生发中心.肺为一对长形扁平囊.支气管黏膜上皮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细支气管的黏膜为单层柱状纤毛上皮.肺泡囊状.肾脏由肾小体、颈段、近曲小管、中间段、远曲小管、收集管等部分构成.颈段和中间段均由单层纤毛立方上皮细胞构成.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收集管均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构成.  相似文献   
103.
2016-2018年"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广东省项目组对省内59个县(市、区)的水稻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与收集,共收集到水稻资源269份,并对其中的261份进行了鉴定评价.调查发现,收集到的水稻地方品种资源基本遍布整个广东地区,在珠三角周边的深圳市、东莞市、中山市和珠海市等4个地级市未收集到水...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了解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蛇类多样性现状,探讨保护区蛇类资源的有效保护对策。方法采用访问调查和野外样带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该保护区现已纪录蛇类有5科45种,占中国已纪录蛇类物种数的22.0%,占广东省已纪录蛇类物种数的46.4%,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和华南区共有种为主,占82.2%。保护区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蚺双带亚种(蟒蛇)(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以及舟山眼镜蛇(Najaatra)、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灰鼠蛇(Ptyas korros)和滑鼠蛇(Ptyas mucosus)等15种重要经济蛇类。结论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蛇类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但长期过度猎捕和栖息地遭破坏导致保护区一些蛇类种群数量明显减少,需加强保护。本文针对保护区蛇类保护问题提出5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5.
周兰平  邢福武 《广西植物》2010,30(6):821-824
通过对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文献研究,本文报道了广东藓类植物新记录属3属,新记录种30种。3个新记录属为螺叶藓属、粗石藓属和角齿藓属。  相似文献   
106.
阳春鹅凰嶂自然保护区,位于北回归线南侧的粤西阳春市西南部,面积约1.5万公顷。本保护区位于热带北缘,最高记录年降雨量超过5000毫米,是广东的第一降雨中心,加之地质结构古老,并是广东大陆记载唯一的一块山地雨林,因而这里孕育着许多珍稀、濒危、特有的植物种类,被誉为  相似文献   
107.
现在迎接我们的是鼎湖山,她素以“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和“岭南第一名山”享誉海内外。同时她是中国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第一批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之一,还是中国科学院建立的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里还建立了珍稀濒危植物园。此处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点与许多地处中亚热带地区保护区的情况迥然不同,在沟谷深处您可以见到一些热带植物种类和景色,这是从南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现象,因此吸引着众多国内外科学家到此考察、研究和交流,并成为学生们理想的实习基地。鼎湖山还是佛教名山之一,有着悠久的宗教文化历史。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充满野趣的鼎湖山,是目前我国接待游客最多的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08.
中国海蚓属蚯蚓(寡毛纲:舌文吲科)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于1993-1994年在广东茂名发现的海蚓属蚯蚓一新种--广东海蚓Pontoscolox guangdongensis sp.nov.,模式标本存放于杭州师范学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109.
为了解在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老虎山南坡建设的大型林冠模拟氮沉降野外控制试验平台的植被组成特征,开展了18个样方的每木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面积0.72 hm2中有维管束植物53科86属127种;胸径(DBH)≥1.0 cm的立木有2 465株,平均密度为0.34 ind./m2,最高达25 m。群落以锥(Castanopsis chinensis)、罗伞树(Ardisia quinquegona)、木荷(Schima superba)等为主要优势种类,且以高位芽、中小型叶、革质和非全缘叶植物为主要种类组成的常绿阔叶次生林。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在群落中占明显优势,具有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征。18个样方乔木层的Simpson指数(0.851~0.936)和Shannon-Wiener指数(3.504~4.494)相近,Pielou均匀度指数较高(0.780~1.000),但Gleason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差异较大(分别为3.209~7.738和16.760~40.806),样方间有10~26种共有种(Sorensen相似性...  相似文献   
110.
乳阳八宝山自然保护区一带的陆栖脊椎动物调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乳阳八宝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84年8月,为省内自然条件较好的保护区,常吸引不少专家、学者到此观光和科学考察。成立以来有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农学院、广东省昆虫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广东省林业厅等组织过调查队(组)或实习队到此作过动、植物的考察和收集标本工作。1987年6~7月及12月,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还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