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采用原生质体裂解方法确定甲基丙二酰CoA变位酶(MCM)和消旋酶(MCR)均是胞浆内酶。各经过四步纯化得到电泳纯酶。纯化MCM酶的比活力为12.84u/mg,纯化倍数为528,酶活回收为60%,纯化的MCM酶服从典型的米氏底物饱和曲线,对琥珀酰CoA和辅酶B_(12)的K_m值分别为9.723#mol/L和0.1277#mol/L。经SephadexG-150测定MCM分子量约为134.000±2000,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两条分子量分别为67000和65000的蛋白带,说明该酶由两个大小不等亚基组成。吸收光谱测定每摩尔纯化全酶含两摩尔辅酶B_(12)。纯化MCR酶比活力为2.305u/mg,纯化倍数96,酶活回收46.7%。MCR酶由两个分子量均为17500的亚基组成。MCR酶活性能被二价金属离子Cu2+、Co2+、Mg2+、Mn2+和Fe2+所促进。两酶的酶学性质和其他生物来源的MCM、MCR酶明显相似。  相似文献   
22.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R_1、R_2代中的雄性育性变异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水稻幼穗培养,1991-1992两年间,在5个品种(珍汕97B、红源A、包源A、W6154s,和南广占)中共获得了50株雄性不育变异株,其中R_1代有48株,R_2代有2株。在R1代,共获得5268株再生植株,雄性不育变异的平均频率为0.91%(0.83-1.08%);在R_2代(珍汕97B)发生雄性不育变异的频率为2%。本文报道了多种花粉败育类型之间可以相互转变现象,此外不育和可育之间亦可以相互转变。对离体培养产生的雄性不育变异株用一批现有CMS(Cytoplasmicmalesterile)不育系的典型保持系、恢复系进行测交,结果表明,W6154s产生的雄性育性变异株仍保持核不育的特性;红源A产生的雄性育性变异株有的可能是嵌合体,有的其败育花粉类型虽发生了变化,但其恢保关系并没有改变,有的则可能已转成类似WA型的不育材料;南广占产生的典败变异株,其恢保关系类似WA型,可能属核不育转成CMS的首例发现。  相似文献   
23.
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在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u-32染色体DNA和黑曲霉niaD(硝酸还原酶基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同源性。利用异源niaD探针从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u-32基因文库中筛选得到一个能与niaD杂交的5.0kb的Pst Ⅰ片段。该片段经同位素标记后能与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u-32染色体上一个相同的Pst Ⅰ片段杂交,位于这一片段上的2.1kb sma Ⅰ—EcoR Ⅴ片段只能与以硝酸盐为唯一氮源的总RNA杂交,而不能与相同条件下以铵盐为唯一氮源的总RNA杂交,这些结果表明,所克隆到的5,0kb Pst Ⅰ DNA片段含有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U-3z的硝酸还原酶基因。这是好氧细菌硝酸还原酶基因克隆的首次报道。由该酶蛋白分子量推测,其结构基因大小在1.5kb左右,进一步的杂交分析发现在5.0kb的Pstl片段中含有完整的NR基因。用20种限制酶对重组质粒pJLl进行了限制酶酶谱的构建。发现有10种酶在pJLl外源片段上无切点,6种酶为单切点,EcoR Ⅰ与Sma Ⅰ各有两个切点。  相似文献   
24.
CoCl2、NiSO4及高浓度的GA3抑制水稻离体幼穗乙烯的生成,而2,4-D、Ag2S2O3和乙烯利则明显促进乙烯生成。玉米赤霉烯酮的抑制不明显。精胺和亚精胺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5.
小麦体细胞胚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胚培养中体细胞胚发生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原体细胞中大液泡消失,存在大量小液泡,细胞质的电子密度加强,核大,核仁明显,出现多核仁;(2)细胞器数量和种类,如质体、核糖体和线粒体增加;(3)细胞壁加厚,胞间连丝逐渐消失,细胞器数量丰富,胚性细胞中积累淀粉;(4)细胞壁加厚的胚性细胞中存在核仁液泡、自体吞噬泡和分泌泡;(5)多细胞原胚、球形胚和梨形胚被一层外壁包围,但胚体内细胞间广泛存在胞间连丝;(6)成熟胚生长点部位的细胞内质体中出现膜系结构,已向叶绿体转变,类囊体已形成  相似文献   
26.
中国羽枝藻属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山西羽枝藻 新种 图1:1—4 Cloniophora shanxiensis Y. J. Ling et S. L. Xie, sp. nov. Species affnis C. spicatae (Schmid.) Islam, sed primariis ramulis irregularibus alternatisvel oppositis, pyrenoidibus solitariis, ramuli cellulis apprime irregularibus differt. Thallo caespitoso, usque ad 5 cm longo; rhizoideis e filamenti cellulis basalibus angustis  相似文献   
27.
有或没有基细胞是毛鞘藻属(Bulbochaets)与枝鞘藻属(Oedocladium)的区别之一。这里叙述了Mrozinska在其专著(1985)中,将Oedocladium indicum Kama附图(即模式图)上的一个基细胞错误地移置到Oe.PrescottiiIslam上去的情况。  相似文献   
28.
利用离体诱变技术选育小麦大粒种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鲁麦12等为材料进行幼层培养,转分化前辐照1000rad,在R2代调查千粒重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后代千粒重发生了显著变化,变异范围为39.5—68.5g.突变率高达63.08%,最高千粒重超过对照40.95%。已选出一批大粒材料应用于生产.其中核生二号新品种千粒重65g,杂交后代表明,大粒变异多为显性突变。  相似文献   
29.
本文就HHT、RA、WB_(852)对HL-60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及此过程中PKC活力在细胞胞浆部分及膜溶脱部分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的用药浓度下,从细胞生长抑制情况、形态学观察及NBT还原能力测定判断,三种药物对HL-60细胞有明显的诱导分化作用。PKC活力分布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用药组细胞胞浆部分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在用药早期(约6h以前)下降显著;而膜部分PKC活力则表现上升、或下降,或活力相差不大的结果。暗示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PKC对不同的胞外刺激可能采取不同的应答方式。PKC的作用可能主要发生在信息传递的早期。  相似文献   
30.
PCR技术在支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支原体(Mycoplasma)是界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原核微生物,分类学上是一个独立的纲——柔膜体纲( Mollicute)。 1989年Nocard与Roux从牛的胸膜肺炎病灶中首先分离到,以后又从病人、家畜标本中查出。迄今发现的支原体有100多种,确定对人致病的有五种。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e)能引起人的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解脲脲原体( Ureaplasma urealyticum)能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绒毛膜羊膜炎、早产及低体重新生儿,人型支原体(M.hominis)主要引起肾孟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