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7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高血压是动脉血压持续偏高的慢性疾病.长期高血压会导致众多的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疾病、中风、心脏衰竭、心房颤动、周边动脉阻塞、视力模糊、慢性肾脏病及痴呆症等病症.降低血压和致命并发症的风险在于改变生活方式与药物控制,体育锻炼、降低体重、适度摄取盐分、少喝酒及均衡饮食等,这些方式都有助于高血压的控制.本研究对积极预防、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高血压提供了系统的知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82.
目的:考察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pancreatic angiography/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ERCP/EST-LC)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LCBDE-LC手术,研究组进行ERCP/EST-LC手术,以手术成功率、围术期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考察对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95.0%,研究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7.5%,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9.64±5.34 h,显著长于对照组的37.19±3.17 h(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4.17±2.06 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1.85±2.71 d(P<0.05)。两组患者的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肠穿孔、结石残留以及胆管炎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胆漏发生率为7.50%,显著高于研究组的0.00%(P<0.05),而研究组术后出血发生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0%(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50%,研究组为15.0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一年复发率为15.00%,研究组的复发率为17.50%,经统计分析,两组术后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患者无腹痛、发热、黄疸等情况。结论: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3.
摘要目的:探讨门诊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加个体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门诊收治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25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9例。观察组使用健康教育和个体化治疗,而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对高血压病掌握情况,血压下降率,服药依从性,治疗后达标、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对高血压病掌握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高血压诊断(91.5%)、高血压病因(98.4%)、高血压症状(100.0%)、高血压并发症(92.2%)掌握情况明显比对照组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压下降率为81.4%,明显高于对照组4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达标率高达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未达标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6%和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1%和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不同高血压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对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和降低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梗患者行不同途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治疗(PCi)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5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比分析经桡动脉PCI(TRA—Pet)和经股动脉PCI(TFA—PCI)两组治疗疗效及出现并发症情况,包括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局部及其他并发症等方面,并作统计分析,取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及PCI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操作时间上,TFA—PCI组明显长于TRA—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FA.PCI组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为11.8%.远期并发症为2.9%。TRA-PCI组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为2.4%,远期并发症为7.3%,两组差别显著,P〈0.05。结论:TRA—PCI和TFA—PCI在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上有差异,TRA—PCI术中花时间较少,术后局部并发症要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但是由于有远期并发症的危险,故术后应加强肝肾功能等的监测。  相似文献   
85.
自1990年代中期起,北京市门头沟区小龙门林场等地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遭受一种扁叶蜂的危害,不少年份成片的落叶松针叶被食。因雌蜂的触角节数与国内的文献资料不符,该种一直没有鉴定到种。本研究鉴定该种为落叶松腮扁叶蜂Cephalcia lariciphila(Wachtl),对各虫态进行描述并提供彩色图片,同时提出了防治策略,以利用黄绿色胶带诱杀成虫和人工挖除入土的预蛹和蛹为主,以保护作为水源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6.
茉莉酸对棉花单宁含量和抗虫相关酶活性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世勇  王蒙蒙  谢建春 《生态学报》2013,33(5):1615-1625
以植物生长调节物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为诱导子,以常规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外源茉莉酸对棉花幼苗单宁和蛋白酶抑制素以及其它抗虫相关酶活性诱导的浓度依赖性和持久性,讨论了棉花抗虫相关物质的抗虫效果.结果表明,0.01、0.1和1.0 mmol/L茉莉酸都能在2周内诱导棉花单宁和胰蛋白酶抑制素(Proteinase inhibitors,PIs)含量增加,诱导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升高.对3种浓度茉莉酸的诱导效应进行分析表明,0.1 mmol/L茉莉酸对于诱导PIs、PPO、POD和CAT最有效,0.1和1.0 mmol/L茉莉酸对于诱导棉花单宁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等效,二者的诱导效应均高于0.01 mmol/L.对茉莉酸诱导抗性的持久性进行分析表明,最佳诱导效应发生的时间各不相同:POD活性在JA处理后第1天最高,随后呈下降趋势,PIs和单宁含量分别在JA处理后第7天和第14天达最大值;JA处理后第1天和第7天的PPO活性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第14天;JA处理后第7天和第14天的PAL活性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第1天;JA处理后第1、7和14天棉花叶片的CAT活性均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表明,茉莉酸可通过增加棉叶单宁和PIs含量、提高棉叶PAL、PPO、POD和CAT活性等增强棉花幼苗的抗虫性.  相似文献   
87.
88.
基于FMEA和POSSUM评分的手术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目的 研究建立手术风险评估的架构,以正确决策手术时机。方法 采用用于计数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POSSUM)评分原理进行分层计分,同时引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对手术可能发生故障模式的严重度及发生可能性及风险因素的影响度3个维度进行评估。结果 建立了手术前风险预警机制及手术评估架构,利用评估架构对某综合医院2010年200例80岁高龄的手术病人进行了术前评估,结果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2009年同年龄的手术病人的并发症下降了10.45%。结论 在手术前对手术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可以为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邱伟虹 《蛇志》2013,25(2):210-212
当今全球约有10亿人正在受到高血压病的困扰.在我国,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工作、精神压力等社会因素的影响,高血压病患者已达1.3亿[1],已成为世界上高血压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而长期高血压可引发人体多个靶器官损伤疾病.目前,中药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性、有效性相比西药有其独特优势,并且中药具有作用机制多途径、多靶点、作用较全面、临床疗效肯定的特点,对某些靶器官损害的逆转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有一定作用.现就近年来中药治疗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对广西各级医院椎管内麻醉后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情况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收集广西全区各级医院椎管内麻醉神经损伤并发症调查表,根据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计算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椎管内麻醉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0408%,其中以短暂神经综合征(TNS)为最多,发生率为0.0340%,其次是脊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0050%,其他三种类型的并发症较为少见.硬膜外麻醉出现的神经并发症最少,与其他两种麻醉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神经并发症总康复率为89.8%,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腰麻神经并发症完全康复率分别为87.80%、90.26%、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短暂神经综合征病人均完全康复(100%),而脊神经损伤只有48%病人完全康复,马尾综合征只有25%病人完全康复,截瘫、前脊髓综合征、硬膜外血肿这三类病人均无完全康复病例,出现了永久性损伤(P<0.05).结论 与椎管内麻醉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硬膜外麻醉的神经并发症最少.大多数的神经并发症是可以完全治愈的,但严重性、永久性的损伤是灾难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