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用差热分析(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研究了山桃(Prunus davidiana)、杏(P. armeniaca)、青岛“粉红梅”(P.mume cv.'Fenhong Mei,)、“小绿萼”(P.mume cv.'Small Green Calyx')及其种问杂种“小绿萼”梅×山桃、青岛“粉红梅”×杏和杏×青岛“粉红梅”的低温放热(Low temperature exotherm)与冻害关系,以及皮部和木质部的冰冻类型(Freezing pattern)。在差热分析中,观察到亲本和杂种的木质部都有二次放热现象。低温放热后,引起木质部和髓射线薄壁细胞死亡,原生质膜透性急剧增加。在杂种与亲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分离的皮部却只出现一次高温放热(High temperature exotherm)。高温放热是与冻害无关的。文末讨论了梅花及其杂种在北京越冬的主要障碍及有关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92.
193.
小麦细胞分裂间期外源染色质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洪杰  郭北海 《遗传学报》1999,26(6):666-672
以野生种基因组DNA为探针,用荧光原位杂交研究了间期细胞核里黑麦,中间偃麦草,燕麦和簇毛染色体在普通小麦背景下的行为,易位的黑麦1RS染色体襞在间期表现为不连续的线状杂交信号贯穿细胞核,代换和附加的1R染色体在间期却呈现点状杂交信号,通过易位进入小麦的中间偃麦草和燕麦染色体片段也是点状。  相似文献   
194.
张丽  贾志国  马庆华  张钢  王贵禧 《生态学杂志》2014,25(11):3131-3138
为探讨平欧杂种榛枝条对盐碱胁迫的适应性,测定‘辽榛3号’当年生枝条在中性盐(NaCl)、碱性盐(Na2CO3)及混合盐3种盐碱胁迫下各项电阻抗图谱(EIS)参数的变化及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分析各电阻抗参数及矿质离子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电阻抗参数高频电阻率(r)、低频电阻率(r1)、胞内电阻率(ri)和胞外电阻率(re)均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趋势;Na2CO3胁迫下,各参数则呈现持续上升的变化规律;混合盐碱胁迫下,r1、re随盐浓度增加持续降低,Na+含量在3种类型盐碱胁迫下均随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且NaCl胁迫>混合盐碱胁迫> Na2CO3胁迫;Na2CO3胁迫导致了Zn、B、Ca 3种元素含量的降低.5种阳离子总量与r1、re、弛豫时间(τ)、弛豫时间分布系数(Ψ)呈显著负相关.平欧杂种榛枝条能耐200 mmol·L-1碱性盐胁迫,而对中性盐的忍耐能力介于100~150 mmol·L-1.  相似文献   
195.
本研究旨在杂种遗传算法应用于非线性生长函数的参数估计.提出了杂种遗传算法估计非线性生长函数参数的数学模型.5种非线性生长函数Gompertz、Logistic、von Bertalanffy、Richards、Brody分别拟合一个较大型的、群体类型差异大的番鸭体重生长资料,利用杂种遗传算法获得了有效初始值,在lsqcurvefit与proc nlin中获得了一致最优解的结果.表明杂种遗传算法估计非线性函数参数的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6.
Liangyoupeijiu is a two-parental-line, and Shanyou63 is a three-parental-line hybrid rice (Oryza sativa L.). Although both belong to the indica subspecies, they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with respect to morphology, physiology and grain quality. Variations in endosperm protein compositions were studied by comparing the 2-D electrophoresis (2-DE) maps for these two cultivars of hybrid rice. After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MS) analysis, a 21-kDa precursor of 19- kDa globulin was identified as the major storage protein for both cultivars. Some isoforms of peroxiredoxin and seed maturation protein were found to only exist in Shanyou63, whereas aldose reductase and starch 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 were only detected in Liangyoupeijiu. These data might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comparative studies of these two cultivars of hybrid rice.  相似文献   
197.
从猪胚胎骨骼肌cDNA文库中筛选出一克隆子,通过测序及电子延伸获得包含全长CDS的猪VDAC1基因cDNA序列。比对发现此基因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与人及小鼠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应用辐射杂种板(RH)对此基因进行染色体的精确定位,定位结果显示VDAC1基因定位在猪2号染色体长臂。  相似文献   
198.
应用胚挽救技术获得三倍体柑橘植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3个柑橘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即四倍体粗柠檬与哈姆林甜橙体细胞杂种,简称"HR";酸柚与粗柠檬体细胞杂种,简称"SR";墨西哥来檬与伏令夏甜橙体细胞杂种,简称"KV")为父本,分别与二倍体单胚性沙田柚进行有性杂交,在有性胚还没有完全败育以前,通过胚抢救技术进行三倍体植株培养(以四季柚花粉亲本为对照)。结果表明,处理的杂交组合直接成苗率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其中又以沙田柚×HR组合成苗率相对较高,达10.1%;较适合瘪籽沙田柚幼胚离体培养的培养基是MT+GA31.0mg/L+蜂皇浆200mg/L+水解乳蛋白250mg/L+蔗糖30g/L+琼脂0.7%;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获得了柑橘三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199.
杂交种子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是否存在杂种不活机制,在植物生殖隔离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同域分布的西藏杓兰(Cypripedium tibeticum)、黄花杓兰(C.flavum)和褐花杓兰(C.calcicola)的自交、异交、杂交种子的形态特征及活性进行分析,发现3种杓兰属植物两两之间均可产生杂交种子,且杂交种子活性较高,杂交种子与其他处理所得种子的外观、表面纹饰无显著性差异;种子宽度、种子长度、有胚率、着色率并没有比自交或异交种子显著低。这一结果表明这3种同域杓兰属植物种与种之间具有相当高的亲和性,它们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杂种不活机制。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或褐花杓兰间的传粉者大小明显不同,黄花杓兰由丽蝇和熊蜂工蜂传粉,而西藏杓兰和褐花杓兰由体形较大的熊蜂蜂王传粉,传粉者隔离已使得它们之间的物种界限比较清晰,因此已经没有必要再产生杂种不活等其他隔离机制。而西藏杓兰与褐花杓兰的传粉者相同,又没有明显的杂种不活隔离机制,暗示它们之间有其他合子后隔离机制或应将其合并为一个种。  相似文献   
200.
在夏季田间条件下,研究了4种新疆平欧杂交榛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CO2饱和点(CSP)、CO2补偿点(CCP)分别位于1195.27~1620.63μmol·m-2·s-1、34.03~87.80μmol·m-2·s-1、1188.50~1617.05μmol·mol-1和64.88~99.15μmol·mol-1;新榛1号和新榛4号表现出低光合低蒸腾的特点,新榛2号具有较低的LCP和较高的LSP,表现出对光能利用范围较大、光合潜力高的特点,新榛3号的LCP和LSP均较大,同时具有低的CCP和高的CSP及表观羧化效率(CE),其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31.55μmol·m-2·s-1)明显高于其他品种(24.63~25.45μmol·m-2·s-1);此外,与常温(25℃)相比,新榛1号的净光合速率(Pn)受40℃高温的影响较其他品种显著,新榛3号的气孔导度(Gs)比其他品种受影响的程度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