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3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118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干旱胁迫下沙棘叶片细胞膜透性与渗透调节物质研究   总被引:62,自引:5,他引:57  
研究了在干旱胁迫下沙棘幼林苗木渗透调节能力与沙棘耐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轻度及中度干旱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中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Pro在干旱中、后期累积显著增加而降低渗透势,使沙棘具备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而表现为低水势耐旱特性;K^ 在干旱下无显著累积。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Pro)的共同作用,使长期轻度、中度干旱下沙棘叶片可溶性蛋白降解少,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增加缓慢,重度二进下也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这些物质是构成沙棘强耐旱性的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132.
俄罗斯伏尔加格勒伏尔加地区上泥盆统弗拉阶和法门阶的界线以3种剖面类型为代表。第一种类型的界线剖面广泛分布于俄罗斯地台,但两阶之间有沉积间断。第二种类型剖面地层发育较完整,即Volgogradian层直覆于Livendian层之上。前者以Corbulispora viminea-Geminospora vasjamica孢子组合带为特征。第三种类型剖面存在于前里海(Pre-Caspian)凹陷的西侧,是最近根据孢粉资料确定的;地层剖面不完整,在中弗拉阶的Semilukian层有剥蚀面,上覆以不同时代的(弗拉期或法门期)盖层。  相似文献   
133.
南极地区苔藓地衣植物的地球化学元素营养富集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南极苔藓地衣中地球化学元素的营养富集特征,发现K,Ca为苔藓地衣中最活跃元素,主要以主动吸收的方式累积于苔藓地衣植物中,P极易富集在地衣的藻层,参与藻类的有机合成过程,苔藓容易富集环境中的S,Al,Si以被动吸收的方式累积于地衣中,同时Fe,Mg以被动吸收的方式累积于苔藓体内,根据元素的含量和营养作用,研究认为K,Ca苔地衣的大量无机营养元素,S,P为苔藓地衣的中等营养元素,Al,Si为苔藓地衣的环境累积元素。  相似文献   
134.
贵州关岭地区三叠系竹杆坡组顶部及"瓦窑组"底部的牙形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贵州关岭地区三叠系“瓦窑组”以N.polygnathiformis繁盛为特征,关岭新铺巴毛林至小洼一带“瓦窑组”一段与杨守仁等(1995)Neogondolella polygnathiformis带的下部相当,相当于卡尼阶。“瓦窑组”中N.polyg-nathiformis(Budurov et Stefanov)的幼年期个体丰富,为研究这一晚三叠的重要属种的个体发育提供条件,在该区竹杆坡组上部发现的Celsigondolella baiyunensis sp.nov.和Neogondolella parafoliata sp.nov。为研究Celsigon dolella与Neogondolella这间的演化关系提供新材料。  相似文献   
135.
苏皖象山群下部一些本内苏铁目铁化石的表皮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正尧 《古生物学报》1998,37(3):283-294
报道象山群下部的本内苏铁植物5属6种:Tyrmia susongensis sp nov.Pterophyllum sp.1,P.SP.2,Anomozamites quadratus sp.nov.,Otozamites hsiangchiensis Sze,Nilsoniopteris vittata Florin,对其表皮构造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36.
九种沙生灌木水分关系参数的实验测定及生态意义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压力-容积(PV)技术测定了毛乌素沙地9种灌木的水分关系参数,结果表明:沙生及荒漠灌木水分关系参数有较大的变异性,并且有些参数对不同灌木的生态适应性具有一定指示意义。两种荒漠灌木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Maxim.)及霸王(Zygophyllumxonthoxylon(Bge.)Maxim)具有很强的干旱适应性,其它的多数沙灌生灌木则表现多样的适应性,沙柳(Salixpsamm  相似文献   
137.
土壤大气湿度组合对玉米生长和WUE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人工气候生长箱盆栽试验,模拟土壤和大气湿度不同组合处理,发现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显著抑制玉米生长。大气湿度提高,在一定程度能改善作物的水分状况,降低蒸腾,解除土壤干旱危害,产生生长和生理补偿效应,明显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8.
吉林通化地区杨树栽培的生态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通化地区与杨树生长有密切关系的、具典型代表和鲜明时空分布规律的气候因子和自然地理因子作为统计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区林业生态环境进行分类区划,划分为4个气候小区;调查全区26个引种的杨树生长状况,重点针对其抗寒性进行分类分级;针对杨树新品种与该地区环境适应性关系,确定杨树栽培的生态区划结果,并对每一气候小区的特殊情况具体分析,提出杨树引种栽培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9.
厦门地区甜菜夜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八十年代末期以来,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nbner)在厦门地区严重为害蘸菜,经1990—1993年调查观察。明确了甜菜夜蛾在厦门地区一年发生9—10代。无越冬现象。研究了各虫态发育历期、周年发生及为害情况,分析了严重发生为害的原因。进行了室内药效试验,提出了较为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0.
东灵山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东灵山地区的三个地点进行了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实验,栽种了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等四种植物,通过五年的生长观察,实验证明日本落叶松在本区生长良好,在本地区可以作为绿化树种及用材树种,人工落叶松林新植被生态系统的引进是成功的;华北落叶松在本地区较高海拔1700m左右也可以成活,可以作为绿化树种,核桃楸和水曲柳在海拔600m左右的较干旱环境下生长较慢,核桃楸和水曲柳在干旱环境如果没有较好的抚育措施,则成活率低,作为绿化树种不可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