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扫描大脑     
柯南 《生命世界》2005,(10):74-76
先进的成像技术让神经科学家有机会一窥大脑的秘密,但是它也带来了以前没有遇到的问题……这可能是一个典型的神经科学家的工作:让一个实验志愿者躺在磁共振成像设备上,然后让他进行  相似文献   
102.
艾桂莲 《蛇志》2016,(1):38-39
目的探讨生化免疫检查在肾脏疾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肾脏疾病患者4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4)。对照组给予单纯免疫学检查,观察组给予免疫学检查联合生化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诊疗符合率为96.0%(24/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3%(14/2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79,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诊疗满意度为92.0%(23/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16/2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38,P0.05)。结论生化检查联合免疫检查可有效提高肾脏疾病诊断符合率,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3.
应用细菌学常规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对绵羊种布鲁氏菌非典型株019进行分类研究。利用高变8聚核苷酸DNA指纹技术(HOOF-Prints)对绵羊种布鲁氏菌019株可变数目重复片段(VNTR)的8个位点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将测定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比较分析,应用DNAMAN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绵羊种布鲁氏菌019株和绵羊种布鲁氏菌参考株63/290的亲缘关系高于绵羊种布鲁氏菌019株与其他参考株的亲缘关系,该结论与细菌学常规鉴定结果一致。应用HOOF-Prints技术可以对绵羊种布鲁氏菌非典型株019进行鉴定,该技术有望弥补传统分类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4.
一、用于植物的穿梭载体 农林水产省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与美国Rutger大学Waksman研究所的Joachim Messing研究组合作开发出用于植物的穿梭载体。这种载体来自小麦病毒WDV。在分离到病毒复制的基因后,使之与标记基因和在大肠杆菌中复制所需的基因相连。这是可在大肠杆菌中插入外源基因,然后转到植物的第一种穿梭载体。它在植物细胞中增殖,产生高于常规法的外源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05.
生物质能主要是由陆生和水生绿色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能源物质(生物量)而储存的化学潜能。它在整个物质循环中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要有阳光,空气和水的存在,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不论是真核的或是原核的都直接地或间接地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不同形式的生物质能。这种生物能源有其自然能源的重要特点:可以再生即称之可再生能源。不污染环境即称之洁净能源;易实行产业化,可规模生产。因此,国际上很重视生物质能的开发,并加快其产业化,使之更有效服务于经济建设,又为民众所必需。  相似文献   
106.
受到最近有关解析DNA序列各种方法报导的启发,这里提出一种极为简单的方法,可直接检查要找的序列。质粒PBR322序列含有4,361个核苷酸。用它作为检测系统,稍加练习,就有可能在2分钟内对任何一条选定了的、含有约100个核苷酸的序列进行检查。 准备四种不同颜色的圆珠笔,按下法标记要鉴别的检测序列(或成组序列)。每遇  相似文献   
107.
美国Genentech公司和遗传研究所公司的两个研究小组已能分离和克隆编码凝血系统主要成分之一的人凝血因子Ⅷ的基因,分析了它的核苷酸序列,推测了由氨基酸合成相应的大蛋白质分子的方式,甚至设计了大量制造凝血因子Ⅷ的系统。这在技术上是一大成功,但也留下了一些重要问题尚待回答。  相似文献   
108.
摘要 目的:探究脓毒症患者发生凝血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脓毒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开展凝血功能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将患者分为凝血功能异常组(n=60)及正常组(n=20),分析凝血功能障碍异常及正常患者临床特征、凝血功能障碍异常及正常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依据脓毒症患者预后,将其分为存活组(n=64)及死亡组(n=16)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凝血功能正常组及异常组平均动脉压、体温、白细胞计数(WBC)、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指标水平无较大差异(P>0.05),与凝血功能正常组比较,凝血功能异常组患者呼吸、脉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指标水平相对较高,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指标水平相对较长,PLT指标水平相对较高(P<0.05);与凝血功能正常的脓毒症患者相比较,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急性肾损伤(AKI)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及急性生理功能评分(SOFA)评分更高,住ICU时间均相对较长(P<0.05),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比较(P>0.05);脓毒症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中,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性别、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均未对脓毒症患者预后产生较大影响(P>0.05),PT、PCT、APTT、CRP、SOFA评分及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症预后产生严重影响,死亡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0.05);将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单因素予以赋值,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以PCT、PT、APTT、CRP、SOFA、APACHE Ⅱ 评分为自变量,结果显示,PCT、PT、CRP、SOFA、APACHE Ⅱ 评分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发生凝血功能紊乱会对临床相关指标产生影响,从而增加疾病严重程度,依据脓毒症患者预后,研究结果显示,PT、PCT、CRP、SOFA及APACHE Ⅱ评分均会对脓毒症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检验上述指标水平,可为临床评估脓毒症预后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9.
摘要 目的:分析凝血与纤溶指标与颅脑损伤(TBI)后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的关系及对脑心综合征(CCS)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并计算非ATC患者与ATC患者、非CCS患者与CCS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水平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TAT/PIC比值;并采用双变量Spearman相关性检验凝血与纤溶指标的相关性,建立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TBI后ATC和TBI合并CCS的影响因素,同时分析凝血与纤溶指标对TBI合并CCS的预测效能。结果:80例TBI患者的ATC发生率为27.50%;与非ATC组比较,ATC组PT、APTT、D-D水平较高,TAT/PIC比值较低(P<0.05)。PT、APTT、D-D与颅脑损伤后ATC呈正相关性,TAT/PIC与ATC呈负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TAT/PIC是颅脑损伤后AT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80例TBI患者的CCS发生率为20.00%;与非CCS组比较,CCS组PT、APTT、D-D水平较高,TAT/PIC比值较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PT、APTT、D-D、TAT/PIC是TBI合并CC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BI合并CCS预测中,PT、APTT、D-D的ACU均>0.70,TAT/PIC>0.85。结论:TAT/PIC与TBI后ATC存在一定关联,同时还能预测CCS的发生,在TBI患者预后预测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ECG)与冠脉造影术(CAG)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患者,入院后先行CAG,后经ECG检查,通过CAG检查的冠脉狭窄程度、冠脉病变支数与ECG检查结果的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冠心病诊断结果,评价ECG与CAG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CAG诊断冠心病的阳性诊断率82.0%,ECG诊断冠心病阳性诊断率为79.0%,两组阳性诊断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ECG对三组冠心病患者的灵敏度分别为65.0%,92.6%,96.9%,冠脉狭窄程度50%-70%时,灵敏度低于其他两组(P0.05)。经CAG诊断为冠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患者,采用ECG诊断时,组间灵敏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G多支病变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现漏诊、误诊情况,CAG与ECG诊断灵敏度相当,可直观反映冠脉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