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MDA、SOD、GSH-Px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2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DA、SOD及GSH-Px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OD、GSH-Px、FEV1、VC、Pa O2明显升高,而MDA、RV、TLC、Pa CO2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SOD、GSH-Px、FEV1、VC、Pa O2明显升高,而MDA、RV、TLC、Pa CO2明显降低(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能够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参数、血气指标和MDA、SOD、GSH-Px水平,增强机体抗氧化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百蕊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肺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9年10月期间接收的CVA患儿9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n=49)和对照组(n=48),对照组患儿予以阿奇霉素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百蕊颗粒治疗,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患儿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计算FEV1/FVC。结果:研究组治疗8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4%(45/49),高于对照组的75.00%(36/48)(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8周后FEV1/FVC、FVC、FEV1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8周后IL-6、TNF-α、PCT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蕊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CVA患儿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及临床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百蕊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合并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9年2月期间张家口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113例MP感染合并CVA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n=57)和对照组(n=56),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百蕊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47%(51/57),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7.86%(38/56)(x~2=7.892,P=0.005)。研究组治疗后哮鸣音消失时间、哮喘持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13.447、16.553、24.094、33.552、25.363,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高于对照组(t=6.512、11.496、4.220、4.467,均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63,P=0.496)。结论:百蕊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MP感染合并CVA患儿,疗效确切,可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同时还可改善患儿的肺功能,用药安全性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治疗老年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将108例老年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A组(34例)、B组(38例)和C组(36例),分别吸入布地奈德200μg/d、400μg/d、800μg/d;治疗3个月后再随机分为低剂量组(200μg/d,n=)和高剂量组(400μg/d)进行维持治疗,并随访观察12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三组的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A组,而B组、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5.9%,10.5%,显著低于C组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治疗期间,低剂量组复发率为21.2%,高剂量组为2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给予ICS 400μg/d治疗剂量及200μg/d维持剂量即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喷射雾化吸入与常规超声雾化在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集本院2009年3月份至2011年12月份的200例耳鼻喉科急性炎症的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奈德喷射雾化吸入组)25例与对照组(超声雾化)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的超声雾化液(生理盐水50 mL,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 mg混合雾化吸入),每次15分钟,每天2次,连用5d,雾化吸入;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布地奈德混悬液2mL(含布地奈德1mg)雾化吸入,并观察分析两组在5d后临床症状缓解的病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25例患者中显效20例,显效率为80%;有效4例,有效率为1 6%;无效1例,无效率为4%;对照组的25例患者中显效17例,显效率为68%;有效3例,有效率为12%;无效5例,无效率为20%;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1),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耳鼻喉科急性炎症效果显著,且可避免因使用地塞米松引发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刺激气道上皮细胞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表达是否涉及核因子κB(NF-κB),并探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对气道上皮细胞TSLP表达和NF-κB核转位的影响.方法:A549细胞与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4(IL-4)和布地奈德共同孵育,以不加任何细胞因子或布地奈德培养的A549细胞为对照组,采用RT-PCR方法测定TSLP mRNA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TSLP和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L-1β(10 ng/ml)及IL-4(10 ng/ml)显著刺激A549细胞TSLP mRNA表达,且NF-κB(p65)核转住增加(均P<0.05).布地奈德干预后TSLP mRNA的表达和NF-κB(p65)的核转位显著减少(P<0.05).结论:细胞因子促进气道上皮细胞诱导性表达TSLP与NF-κB激活有关,抑制TSLP表达和NF-κB激活可能是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白细胞三烯D4(LTD4)、神经生长因子(NGF)、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接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儿均在入院后给予支气管解痉剂、吸氧、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每次0.5 mg,加入3 mL生理盐水进行持续吸入,每天两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槐杞黄颗粒治疗,每天两次。治疗12周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喘憋、咳嗽、肺部湿罗音、肺部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血清LTD4、NGF、TIMP-1水平及T淋巴亚群CD3+、CD4+、CD8+。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42/45)vs77.77%(35/45)](P0.05);喘憋消失、咳嗽缓解、肺部湿罗音、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4.32±1.03)d vs(6.08±1.24)d,(5.60±1.12)d vs(7.21±1.30)d,(3.19±0.98)d vs(4.98±1.02)d,(3.25±1.03)d vs(5.89±1.35)d](P0.05);FEV1、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92.63±10.01)L/s vs(78.36±9.19)L/s,(95.37±11.72)%vs(80.19±10.23)%](P0.05);血清LTD4、NGF、TIMP-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7.24±0.86)ng/ml vs(12.68±1.01)ng/mL,(68.18±9.01)pg/mL vs(80.78±10.24)pg/mL,(34.16±5.06)ng/mL vs(49.76±5.47)ng/mL](P0.05);CD3+、CD4+显著高于对照组[(66.15±7.20)%vs(62.03±6.85)%,(45.13±7.90)%vs(37.42±7.06)%](P0.05),CD8+显著低于对照组[(34.16±5.06)%vs(49.76±5.47)%](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显著,能够增强患儿的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清LTD4、NGF、TIMP-1的水平。  相似文献   
58.
目的:评价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治疗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合并COPD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2次/天,规律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FEV1%)水平、COPD评估测试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FVC%、FEV1%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AT评分、症状评分、活动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治疗肺癌合并COPD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地奈德(Budesonide,BUD)混悬液雾化吸入对于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高剂量组(44例)、低剂量(40例)和对照组(36例)三组。对照组进行综合治疗,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在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BUD混悬液1 mg/次与0.5 mg/次治疗。观察三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他们的气促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高剂量组的气促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气促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出现3例鹅口疮(6.82%),低剂量组出现2例(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4,P=0.725),且经对症处理后很快治愈,三组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高剂量BUD混悬液雾化吸入佐治患儿毛细支气管炎具有疗效好,成本低和安全性高的特点,但临床应注意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0.
摘要 目的:探讨金振口服液布联合地奈德液雾化吸入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急诊科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布地奈德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金振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时间、肺功能[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呼吸时间比(Ti/Te)、达峰时间/呼气时间(tPTEF/tE)]和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观察两组用药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进一步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7 d后,两组RR、Ti/Te较治疗前下降,VT、tPTEF/tE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CRP、TNF-α、PCT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金振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可促进临床症状改善,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