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肖爱萍  李文举  宋蕾  窦晓飞  陈横 《生物磁学》2011,(23):4451-4453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犬心房快速起搏电重构的影响。方法:取16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AC干预组。NAC组按照15mg/kg/d剂量给予NAC口服6周时间。在犬右房置入电极,快速起搏右心房,诱发房颤并维持2小时。在起搏前后分别测定有效不应期(AERP)。结果:房颤后对照组AERP显著缩短,AERP频率适应性下降(P〈0.05);而NAC组房颤前后AERP和AERP频率适应性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心房快速起搏致房颤2h的模型中,NAC对心房电重构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早期吸入不同浓度布地奈德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构的干预情况。方法i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A对照组8只,B卵蛋白(OVA)致哮喘组8只,C卵蛋白致哮喘后吸入低浓度布地奈德治疗组8只,D卵蛋白致哮喘后吸入高浓度布地奈德治疗组8只。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内皮素.1(ET-1)的水平,计数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各组大鼠行肺组织切片HE染色,再行胶原染色、免疫组化NGF、TGF-β1染色,借助计算机图象分析软件测量单位气道面积炎性细胞数目,基底膜周径(Pbm)、平滑肌面积(WArn)、气道内壁面积(WAi)、胶原面积(Wcol),NGF及TGF-β1阳性信号积分吸光度。结果:B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细胞分类及TNF—α、ET-1水平与A组比较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及D组较B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NGF及TGF-β1的表达、气道壁炎性细胞计数、气道内壁面积、平滑肌面积、胶原面积与A组比较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及D组与B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及D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组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早期吸入不同浓度的布地奈德均可明显抑制气道炎症和气道重构,高浓度较低浓度对气道炎症和气道重构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在高温高湿应激状态下拉西地平对葡萄糖调节蛋白(glucose-regulated protein78,GRP78)和C/EBP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EBP-homologous protein,CHOP)在大鼠心肌中表达及对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prague-Dawl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温高湿组、拉西地平干预组,每组10只。喂养6周后颈动脉插管测定平均动脉压及心率。B超检测左室形态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心肌GRP78及CHOP蛋白及表达水平。结果:高温高湿组的大鼠平均动脉压(MBP)、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PWT)、左室重量指数(LVWI),GRP78及CHOP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升高(p〈0.01),拉西地平干预组能显著降低大鼠平均动脉压(MBP)、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重量指数(LVWI),GRP78及CHOP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内质网应激可能参与了高温高湿诱导的左室重构;拉西地平可能通过降低GRP78及CHOP的表达干预了ERS介导的心肌肥厚通路,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84.
问:我在讲动物细胞融合时,谈到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有些老师则说,原理不是细胞膜的流动性,而是膜分子的重构。对此我无法认同,流动性不正是由膜分子运动来体现的吗?分子重构难道不依赖于流动性?  相似文献   
85.
用改进的细胞核移植方法构建重构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能够找出一种既容易操作,又不需要特殊设备的核移植方法,对以前的操作进行了改进。首先以预先吸有细胞核或细胞的注射针在固定于持卵针上的卵母细胞透明带上穿刺两个孔,然后一边缓慢地将注射针回拔至卵周隙中,一边逐渐增加持卵针中的负压,直至极体与目标核质被完整吸入持卵针中而完成去核,最后在不拔出注射针的情况下直接注射细胞核或完整细胞进而完成重构胚的构建。用此方法对200个卵母细胞进行注核和注细胞操作,平均完成一个重构胚的构建各自耗时约40s和30s,成功率分别为62·6%和86·0%。用核染料Hoechst33342对卵母细胞的去核效率进行验证,去核成功率达到73·3%。实验证明,用此方法可以在只有倒置显微镜和显微操作仪的条件下一次性快速完成去核和注核,大大提高了细胞核移植的效率和重构胚成活率;更重要的是该方法操作简单,新手可以很快掌握该技术,易于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血管重构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到2017年10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47例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发病7天内行头颅核磁共振以及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检查。使用vesselmass软件测量斑块处血管及正常对照处的血管壁面积、流体面积,计算斑块负荷以及血管重构比(RR)。RR1.05为正向重构,0.95≤RR≤1.05为中间重构,RR0.95为负向重构。分析大脑中动脉与基底动脉内斑块形成处血管重构情况。根据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检查,将斑块分为责任斑块与非责任斑块,比较两组斑块的负荷大小。结果:47例患者中,共有72个斑块,其中责任斑块47个(占65.28%),非责任斑块25个(占34.72%)。位于大脑中动脉的斑块有51个(占70.83%),位于基底动脉的有21个(占29.17%)。大脑中动脉出现负向重构比例较基底动脉更高(47.06%vs. 19.05%,P=0.027),基底动脉出现正向重构比例较大脑中动脉更高(57.14%vs. 25.49%,P=0.010)。相比非责任斑块,责任斑块的斑块负荷更大(0.70±0.08 vs. 0.65±0.07,P=0.017)。结论:颅内动脉在应对斑块形成后出现不同的血管重构模式,负荷更大的斑块更不稳定。  相似文献   
87.
根据安徽省池州市气象站1960~2009年的逐月降水观测资料,利用小波分析、改进R/S法、Mann—Kendall法和滑动t-检验等方法对研究区降水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池州市近50a降水呈微弱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8819mm/10a.春秋两季降水呈减少趋势,趋势均不显著;夏冬两季呈增加趋势,其中冬季趋势显著.小波分析表明池州市逐季降水序列存在4~5a的振荡周期,年内降水量夏季最多,冬季最少.2.Hurst指数分析表明各月尺度降水序列均存在一定等级的正持续性/反持续性强度.年季尺度方面,只有夏季具有反持续性,分形维数较大,复杂性程度高.3.突变性检验表明研究区存在两次突变情况:秋季降水序列在1986年左右发生了突变,冬季降水序列在1999年左右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吴茱萸次碱(Rut)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H)大鼠右心室重构的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48只适应性喂养一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cr组、MCT+Rut(20mg/kg)及Mcr+Rut(40mg/kg)剂量组(n=12)。MCT(60mg/kg)皮下注射诱导PH大鼠模型。连续给药4周后,右颈外静脉插管测定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平均肺动脉压(MPAP)。分离大鼠右心室(RV)、左心室+室间隔(LV+s)并称重,剥离大鼠胫骨并测量其长度,计算av/(LV+s)gRV/胫骨长度的比值。HE染色观察右心室病理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右心室胶原沉积的变化。比色法测定右心室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Real time 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右心室NADPH氧化酶4(NOX4)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Rut连续给药4周后能明显降低MCT诱导的PH大鼠RVSP及mPAP,减轻RV/(Lv+s)及RV重量/胫骨长度的比值,改善右心室病理变化,降低右心室胶原的沉积及collagenI、collagenHI的表达,提高右心室T-AOC水平,降低右心室NOX4的表达及MDA含量。结论:Rut能够缓解野百合碱诱导的PH大鼠右心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OX4的表达,进而降低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大鼠心房颤动(AF)模型心房肌生理特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80只乙酰胆碱-氯化钙混合液敏感的SD大鼠分为对照组(CTL组)、DHA处理组(DHA组)、房颤组(AF组)和房颤+DHA处理组(DHA+AF组),观察房颤持续时间;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和双孔钾通道TASK-1电流,Western blot测定大鼠心房组织TASK-1蛋白表达。结果:大鼠尾静脉注射乙酰胆碱-氯化钙混合液后,房颤持续时间随实验天数增加而逐渐延长,DHA干预缩短房颤持续时间。与CTL组相比,AF组大鼠心房肌细胞复极50%时的动作电位时程(APD50)和复极90%时的动作电位时程(APD90)明显缩短,心房肌细胞TASK-1电流密度升高,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AF组相比,DHA+AF组大鼠心房肌细胞APD50和APD90明显延长,TASK-1电流密度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DHA具有延长房颤大鼠心房肌细胞APD的作用,可能与其下调心房肌TASK-1蛋白的表达从而降低心房肌细胞TASK-1电流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90.
为了探讨酵母进入对数生长后期以后酒精生产速度降低的原因, 我们利用酵母表达谱芯片技术对酿酒酵母细胞从对数生长中期进入对数生长后期时的全基因组表达谱进行了分析, 发现酵母在对数生长中期的表达谱非常稳定, 而一旦进入对数生长后期, 则出现明显的代谢重构现象。许多氨基酸合成和代谢相关的基因、离子转移以及与能量的生成和储存等功能相关的基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调; 而许多涉及酵母转座和DNA重组的基因则表达下调; 一些中心代谢途径也发生了代谢重构, 包括: 琥珀酸和a-酮戊二酸生成途径基因的一致上调, 都与氨基酸合成和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结果相吻合。结果表明: 由于氨基酸合成的需求量增加, 进入对数生长后期酵母的代谢转向TCA循环和乙醛酸循环, 导致酒精的生产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