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3 毫秒
61.
山西湿地维管植物区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山西省湿地有维管植物686种,隶属于308属, 83科。其中蕨类植物8科10属, 18种;双子叶植物56科, 223属, 504种;单子叶植物19科, 75属, 164种。在山西省湿地维管束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中,温带性质的属有108属,占主导地位,除去世界分布属,所占比例达76.9%,反映出山西湿地维管束植物的分布与本地所处的气候带相适应。世界分布有74属,占总属数的24%,也是湿地植被的主要组成成分或关键属。特有属匮乏。  相似文献   
62.
山西万家寨引黄工程沿线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万家寨引黄工程从万家寨水利枢纽至太原市呼延水厂, 全长285.03 km 。引黄工程沿线有种子植物1 040 种, 隶属于422 属100 科, 其中裸子植物3 科5 属9 种;被子植物97 科417属1 031 种(双子叶植物79 科321 属793 种, 单子叶植物18 科96 属238 种)。引黄工程沿线种子植物属的区系成分类型多样, 具有明显的温带色彩。突出特征是温带成分占优势, 达246 属, 占总属数的58.29%(其中北温带成分155 属, 占总属数的36.73%), 在植物区系的组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引黄工程沿线种子植物种的区系成分中, 中国特有种占绝对优势, 达311 种, 占总种数的29.90%, 它们是构成引黄工程沿线优势植被类型的建群种和优势种的主要成分, 如青、华北落叶松、油松、小叶杨、青杨、垂柳、旱榆和黄刺玫等。  相似文献   
63.
记山西榆社晚新生代鼠科化石新属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描述了山西榆社盆地晚新生代鼠科化石中的新属种:Huaxiamys primitivus gen. et sp. nov., Huaxiamys downsi gen. et sp. nov., Micromys tedfordi sp. nov., Apodemus qiui sp. nov., Apodemus zhangwagouensis sp. nov.,  相似文献   
64.
山西省大蜓属一新种:晴蜓目:大蜓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5.
山西垣曲先炭兽类一新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主要报道1983年9月,在山西省垣曲县寨里发现的一件较完整的先炭兽类老年个体上颌骨.带有颇为完整的左、右齿列. I~1-P~2 各齿前、后均有较长的齿隙. P~1、P~2、P~3 前的齿隙颌骨上,保留有乳前臼齿的齿槽.这块标本在大小及形态特征上,与目前所知先炭兽属 Anthracokeryx 中任何种都有相当大的差异.它代表了该属中的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66.
小麦何时何地对中国北方传统的粟黍农业产生影响是近些年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相关研究表明,小麦对中国北方不同地区粟黍农业的影响存在时间上的差异。古文献及考古研究表明,小麦在龙山时期就开始在中国北方地区出现,但直到东周及其后才逐步对粟黍农业产生显著的影响。为了探索小麦在东周时期在山西地区推广的程度和其对先民食物结构和生业经济的影响程度及其背后的内在动因等,本文选取晋中小南庄墓地东周时期人骨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先民的δ~(13)C值和δ~(15)N值都比较集中(δ~(13)C值的范围为-9.0‰~-7.5‰,均值为-8.0‰±0.4‰,n=16;δ~(15)N值的范围为9.0‰-11.7‰,均值为10.5‰±0.9‰;n=16),说明他们以C_4类食物为主,也有少量C_3类食物,但动物蛋白消费有所区分。据他们对动物蛋白占有的不同,晋中小南庄墓地东周时期人至少可以划分为两个经济群体,第一个群体可能从事农耕经济,第二群体可能从事畜牧经济。从事农耕经济人群的食物中的C_3食物应该主要来源于小麦,这说明小麦在东周时期开始在晋中地区有所推广。小麦在山西地区的推广、种植和使用,对传统的粟黍农业产生了相应的影响,使得先民种植农作物的种类有所增加,这应该加快了秦汉时期农业高峰期的形成。然而,山西地区小麦的推广相对缓慢,这可能与当地根深蒂固的粟黍经济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7.
张启  方欧娅 《生态学报》2018,38(1):236-243
健康的森林对维持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树木的生长历史对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的健康状况具有促进作用。选择山西高原中北部忻州地区保存较好的4个森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树木年轮学方法分析其生长变化特征,获得了该地区森林健康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森林在过去1个世纪中,存在3次不健康事件(1910-1940、1970-1987和1990-2012年)且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同步性,不同时期的不健康事件持续时间和强度不尽相同,1930s的不健康事件持续时间最长也最为显着。树木径向生长与气象观测资料的相关分析显示,该地区森林生长主要与当年5-6月份温度呈负相关,与7月份降水和5-9月PDSI指数显着正相关。生长季持续的高温或降水减少造成的极端干旱事件是不健康事件空间一致性的主要驱动力,各采样点树种以及林分组成差异是影响时间特征不一致的可能原因。研究结果提供的森林健康历史数据对评估极端气候条件对森林健康生长的影响及制定合理的森林保护措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8.
本文采用科学试验与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霍山石斛的多种成份进行了综合考察,提出了一种鉴别霍山石斛的新方法,当关联度r>0.927时,可以认为该石解为霍山石斛种.另外,对霍山石斛根及叶的药用价值作了探讨.发现其根和叶也有与茎相类似的有效成份分布(r>0.88),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9.
山西省管涔山林区苔藓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丽氚  谢树莲 《植物研究》1996,16(3):310-314
山西省管涔山林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以柳叶藓科、丛鲜科、真藓科、提灯藓科、青藓科、羽藓科为主,地理成分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林区的苔藓植物与北方地区的苔藓植物关系较近,与南方地区的苔藓植物关系较远。此外,藓类植物与其地带性植被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0.
990-1994年3-10月,在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鸟在本区为夏候鸟,3月底迁来,10月上旬迁离,多在山涧溪流、池塘、水沟边活动。种群密度遇见数在繁殖前为170只/km,繁殖后177只/km,繁殖后比繁殖前增长412%。食物以昆虫为主,最早产卵于5月11日,每窝卵数3-6枚,孵卵期12-14d,孵化率80%-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