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80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王敏成 《古生物学报》1992,31(4):395-402
笔石发现于辽宁辽阳兰家晚寒武世崮山组 Drepanura 带,他们为 Dendrograptus liaoyangensis sp. nov., Dendrograptus liaoyangensis latus subsp. nov., Callograptus lanjiaensis sp. nov., Callograptus sp. A, Callograptus sp. B.,这是我国已知最低层位的笔石.  相似文献   
42.
43.
山麻雀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时有  王燕 《四川动物》1990,9(2):23-25
本文报道山麻雀的栖息环境、活动规律、食性、繁殖习性及雏鸟生长发育等。山麻雀在调查地区5—8月进行繁殖,每年繁殖2窝,每窝产卵4—6枚。孵化期13—14天,孵化率88%;育雏期12—14天,雏鸟成活率59.09%。根据其食性分析,提出该鸟在调查区内是有益于农林业的益鸟。  相似文献   
44.
中草药“一口钟”的原植物鉴定及其精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四川等省市售的中草药“一口钟”为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的果实.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标准品迭加和毛细管保留指数定性法,对其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分离的65个成分中,鉴定出36个成分,其含量占总组成的93.80%,主要成分是别香树烯(23.37%),1.8-桉叶油素(20.81%)、金合欢醇(9.95%)、α-水芹烯(8.30%)、δ-愈创木烯(5.95%)、δ-蒎烯(4.09%)、β-水芹烯(3.43%)、α-愈创木烯(3.15%)等.  相似文献   
45.
山茶科紫茎属和舟柄茶属的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山茶科紫茎属和舟柄茶属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系统学研究,藉助形态学、古植物学、孢粉学,细胞学和解剖学资料澄清了两属的分合问题,证实两属在各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并且各分类特征存在广泛的联系而无法分开,从而赞同H.K.Airy Shaw,J.R.Sealy及S.A.Spongberg的主张,即将这两属合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世界范围广义紫茎属下分类系统。属下新系统根据花柱合生程度、花序类型,苞片与萼片的形状以及两者的相对长度等特征,分为两个亚属,五个组,同时对该属种类进行修订。该属共有23种5变种,本文发表新组1个,新名称2个,新组合9个,新异名10个,新种1个,并附有分种检索表。广义的紫茎属为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类型,中国南部和西南部是该属的起源中心和高度分化中心。根据化石资料推断,该属起源于早白垩纪,在第三纪以前于整个劳亚古陆上呈广泛而连续的分布,后因冰川及造山运动的影响,从而形成现在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46.
小檗科鬼臼亚科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首次报道了中华山荷叶与川八角莲的核型,分别为K(2n)=12=8m(4SAT)+2st+2t及K(2n)=12=4m(2SAT)十4sm+2st(2SAT)+2t,核型类型均为ZA型。本文报道的桃儿七及八角莲的核型与前人的结果有一定差异,前者为:K(2n)=12=6m(4SAT)+2sm+2st+2t,2B型,后者为K(2n)=12=8m(2SAT)+2st(2SAT)+2t,为2A型。本文分析了小檗科鬼臼亚科4个属共7种植物的核型,结果是该类植物的核型极为相似,染色体数目均为2n=12,由8条m或sm,2条st以及2条t染色体组成。核型的相似性反映了这类植物的亲缘关系,这4个属的植物是一个自然类群。但随着系统发育,核型的不对称性有所增加,其中以山荷叶属最为对称,八角莲属居中,桃儿七属与足叶草属最不对称。笔者认为,核型上的高度相似是该类植物在系统发育上不发达,属内种类稀少,通常为寡种属或单种属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7.
滇产薄荷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滇产38个薄荷样品,测定了样品的得油率及化学成分。滇产薄荷的得油率在0.18% ̄0.52%之间。从挥发油中鉴定出了100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含醇、酮、酯、萜烯类化合物。栽培的家薄荷挥发油富含香芹酮、柠檬烯,其化学分类属于香芹酮系列。野生薄荷挥发油富含薄荷醇和薄荷酮,属于薄荷酮系列;部分野薄荷样品,富含香芹酮、环氧辣薄荷烯酮或芳樟醇,属于混合系列。  相似文献   
48.
用透明因法和福林──酚法筛选了21种植物中的蛋白酶活性抑制剂,其中来自鼓皮、高粱、玉米和土豆的抑制剂的活性在本研究条件下达50%以上。进一步研究了麸皮、玉米两种抑制剂在不同温度和pH值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两者的稳定性相差甚远,是两类不同的抑制剂。玉米抑制剂比麸皮抑制剂更稳定。  相似文献   
49.
在自生异养条件下,旋扭山绿豆根瘤菌MXDI6菌株的氢酶诱导表达受气相、pH值、镍等因子影响:氢酶表达的最适氧浓度为4%,最适氢浓度为15%,二氧化碳没有明显影响;氢酶表达的pH值以5.0—6.0为宜;0.5μmol/LNiCl2明显促进吸氢活性,但镍浓度大于1μmol/L则抑制吸氢活性.  相似文献   
50.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锡沐  张常路  李秉滔   《广西植物》1994,14(4):321-333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种类丰富,含161科645属1345种(包括种下等级),并有相当数量的古老种类和14种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茶科The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以及杜英科Elaeocarpaceae、安息香科Styracaceae、全缕梅科Hamamelidaceae等是该区系的主要表征科,构成了其各森林类型的主要树种组成。种子植物区系成分较为复杂,主要表现在科地理成分的广泛性和属地理成分的多样性,而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明显的优势,热带及温带区系成分均有相当的影响,各类成分交错渗透,叠置分布。本文对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归属,广东与云南植物区系的关系等争议问题展开了讨论,认为车八岭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是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区系类型,为华南植物亚区的组成部分,隶属于古热带植物区。广东与云南植物区系关系密切,极可能具有同一起源(华夏植物区系),宜划入同一植物亚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