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邵兵  徐巍  姜长玲  成秉林  张春  姚建  吴海艳 《生物磁学》2014,(1):175-176,162
直肠癌术后、放化疗后局部复发患者主要采用放射治疗、化疗以及中医中药等多学科、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治疗。患者大多经过多程治疗后复发,体质较差,甚至有明显的恶病质,对这类患者进行大剂量放、化疗或对产生耐药的患者再次进行放疗或者化疗,只能使虚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加速患者死亡,中医药治疗在此阶段优势凸显出来。中医药外用治疗以扶正祛邪为法则,攻补兼施,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所以在直肠癌术后放化疗后局部复发的治疗方法中,中医药外用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62.
正《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技术》(视频版)主编:刘国琴书号:978-7-04-040753-2出版时间:2014年9月定价:68.00《局部解剖学》(第3版)主编:王怀经应大君书号:978-7-04-039714-7出版时间:2014年8月定价:59.60《中国特有种子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著者:黄继红马克平陈彬书号:978-7-04-041185-0出版时间:2014年12月定价:98.00  相似文献   
63.
摘要 目的: 分析奈达铂联合强调放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 87 例, 随机分为两 个组, 分别是奈达铂组 ( A 组) 和顺铂组 (B 组 ) ,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以及毒性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 B 两组患者鼻咽原发灶完全缓解 (CR ) 率分别为 91.8%、 86.8% ( P=0.632>0.05 ), 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完全缓解 (CR ) 率分别为 87.8%、 84.2% ( P=0.864>0.05 ), 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A、 B 两组患者 3 年的总生存率 ( OS ) 分别为: 81.6%、 78.9%, P=0.762; 局部控制率 ( LC ) 分别为: 93.9%、 94.7%, P=0.890; 两组患者 3 年的区域控制率 (RC ) 分别为: 98.0%、 97.3%, P=0.849; 两组患者 3 年 的无远处转移生存率 (DMFS ) 分别为: 79.6%、 76.3%, P= 0.724。A 组患者 Plt 下降发生率为 46.9%显著高于 B 组发生率 34.2% ( P<0.05 ), 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A 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36.7%显著低于 B 组患者的发生率 76.3% ( P<0.05 ), 具有统计学显 著性差异; 其余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奈达铂联合强调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 疗效与远期疗效与顺铂相当, 但是奈达铂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顺铂低, 血小板的降低程度比顺铂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索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对主动脉夹层发生、发展以及临床预后评估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CT扫描获取临床常见典型形态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断层序列,重建出三维主动脉夹层计算流体力学分析模型,对主动脉夹层真假腔内血液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血液流经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撕破口时会对血管局部壁面产生冲击,造成动脉管壁局部压强升高,此种"冲击效应"不但会出现在近端夹层撕破口附近管腔壁面,也会出现在中间段及远端夹层撕破口附近,当入口血流压强升高时,夹层撕破口附近局部壁面压强差值也会增加。在心动周期内,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壁面剪切应力异常升高区也主要集中在撕破口区附近的动脉壁面上。结论:对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而言,撕破口的位置相对于撕破口直径而言似乎更有临床意义。对B型夹层患者采用降低血压治疗,可减低局部动脉管壁上的壁面压强差值,但无法消除此壁面压强差,即主动脉夹层管壁上的局部危险区始终存在。此现象揭示主动脉夹层中远端撕破口也可能是造成夹层局部危险因素的原因,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封闭撕破口,以消除局部壁面压强增高区,降低破裂风险,可能是更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5.
目的:建立可快速检测化学物致敏性和刺激性的局部淋巴结试验( LLNA:BrdU-ELISA)改良法,并对化妆品产品进行评价。方法3种化学物(2,4二硝基氯苯( DNCB)、丁子香酚、己基肉桂醛)和3种化妆品产品作为受试物,雌性BALB/c小鼠连续染毒3天,测量小鼠耳缘厚度,第5天腹腔注射BrdU,第6天称耳廓重,分离颌下淋巴结称重并制取单细胞悬液,用ELISA试剂盒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结果 DNCB(1.0%)、己基肉桂醛(25%、50%)和3号粉底霜引起耳肿胀和耳廓重显著增加(P <0.05或P <0.01),可能为刺激物,其他均无刺激性;3种化学物和3号粉底霜致敏检测阳性,其他均为阴性。结论结合小鼠耳肿胀和耳廓重的LLNA:BrdU-ELISA改良法可较好地评价化学物和化妆品产品的致敏性和刺激性,有望在化妆品安全性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6.
为实现活性细菌的快速和原位检测,使用无机碱性双氧水作为"清洁"还原剂,还原制备了一种毛丹状Au@Ag合金纳米颗粒,并将其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材料.研究发现:构建的毛丹状Au@Ag合金纳米颗粒具有较高的表面粗糙度和致密的表面纳米毛刺,该结构对细菌表面的吸附能力较强,且不影响细菌的生物活性;构建的毛丹状Au...  相似文献   
67.
68.
69.
这篇文章研究了局部化源和非局部边界条件的抛物方程组,讨论了局部源和非局部边界条件对于解局部存在,全局存在和全局爆破的影响,给出了局部存在,全局存在和全局爆破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70.
用长度计和多导仪记录狗左心室胸面近心外膜层心肌的长度,长度变化速率(dL/dt),压力-长度环和心肌作功量等项指标,从心肌运动功能的角度探讨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降低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1)阻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后5s 左右,-dP/dt-max 降到最低值时,LVEDP 和心肌舒张末期长度相应增加,此时非缺血区心肌(n=8)收缩增强,作功量增加,长度曲线、dL/dt 曲线和压力-长度环的时相关系正常;而缺血区心肌(n=16)收缩功能减弱,并出现射血晚期和舒张早期的反向异常运动(由缩短转为延长),故长度曲线反向膨出,压力-长度环由正常的逆钟向环变为“8”字形顺钟向环,心肌作功降低并转为负功;(2)阻断 LAD 后,在-dP/dt-max 降低并达到最低值时,-dP/dt-max 瞬间的心肌缩短速率(dL/dt)也逐渐降低并转为负值(-dL/dt),此时长度曲线和压力-长度环尚无可见的变化。随后,-dL/dt 增大,并且在时间上不再对应而是逐渐趋前于-dP/dt-max 瞬间。说明缺血心肌的反常运动首先发生在等容舒张相对应-dP/dt-max的瞬间,随后才扩展到射血晚期,这一现象可以为缺血早期心室舒张功能损伤、-dP/dt-max下降作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