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6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本文通过电镜扫描、石腊切片及用苏木精染色法和DAPI荧光染色,对榆耳子实体有性结构进行观察,证实榆耳子实体菌盖结构分三层:上表层为毛层,表面着生有排列较密集顶端游离的菌丝,它们相互粘连呈菌丝束;中间层为髓部,由较疏松而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薄壁菌丝组成,菌丝间充满胶质物质;下表层为子实层,表面起伏不平,呈不规则的疣状突起,上面着生担子和囊状体,担子无隔膜棍棒形,外表有不规则的网状纹饰,其顶部着生4个瓶梗状小梗,每个小梗上着生1个椭圆形或腊肠形担孢子,大小为2.5—3.0×6.0—6.5μm,担孢子表面有不规则的网状纹饰结构。在担子间的囊状体为长圆柱形或圆锥形,表面有较密的不规则的网状纹饰。 榆耳有性生殖为异宗配合。绝大多数担孢子含一个细胞核,很少数担孢子含两个细胞核。孢子萌发为一端萌发,也有少数为两端萌发。初生菌丝单核,不能形成子实体,当两种不同遗传性的交配型的初生菌丝结合后,形成具有锁状联合结构的双核菌丝,并可发育成子实体。榆耳具有典型减数分裂过程,不具有减数分裂后核分裂行为,四个子核分别进入四个担孢子内。 在初生菌丝或次生菌丝上,均可产生间生的或顶生的厚垣孢子。经过温度、光照和紫外线照射的诱发,均未发现有其它类型的无性孢子产生。因此,榆耳菌的生活史和大多数担子  相似文献   
22.
人的正常听觉通路是从外耳道开始的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前庭窗通路那么,在先天性外耳道堵塞情况下,有没有其它的听觉通路呢?有,这就是口鼻—咽鼓管—蜗窗通路。 有一这样的病例:一男孩。现年18岁,其母怀他不到一个月时,患心脏病其母本人和医生都不知道她已怀孕,用西药治疗二个多月,此时正值妊娠前三个月,是胚胎发育最关键时期,虽然其母病情好转了。但药物导致他先天  相似文献   
23.
肠艾美耳球虫(Eimeria intestinalis)大配子体(Macrogametocyte)带虫空泡内有许多泡内小管。大配子体外被单层限制膜,核大,有一明显的核仁。两种成囊颗粒几乎同时出现。发育中的大配子体胞质中出现多糖和脂肪小体,并逐渐增多。大配子表面被有两层膜。卵囊壁形成的标志是大配子表面的两层膜松弛地向带虫空泡内推移,成囊颗粒Ⅰ形成卵囊壁的外层,成囊颗粒Ⅰ的物质形成卵囊壁的内层,在内层之下又有一颗粒层的形成和消失。  相似文献   
24.
兔耳兰     
黄广宾  俸宇星   《广西植物》1993,(4):296-295
<正> 兔耳兰(Cymbidium lancifolium),又名宽叶兰,为英国学者虎克于1823年发表在《外来植物志》(Exot.F1.1:t.51)上 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台湾和西藏等省区、日本、越南、尼泊尔、印度及马来西亚亦产。兔耳兰为地生或半附生草本,一般见于海拔2200米以下的林内,或附生于树上,岩石上。属名Cymbidium源自希腊文 引喻该属植物具舟形的唇瓣,种加词lancifolium意为“具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顺铂与噪声联合作用对耳蜗的毒性,发现联合作用后听阈偏移大于单独顺铂作用后阈移和单独噪声作用后阈移的总和。此外,联合作用后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振幅下降非常明显。结果表明,顺铂与噪声联合作用对内耳的毒性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6.
摘要 目的:探讨胶原生物膜在耳内镜下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 2月收治的51例中耳胆脂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研究组27例患者予以胶原生物膜修复皮肤缺损,对照组予以颞肌筋膜修复术腔皮肤缺损,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手术时长,术腔完全上皮化时间、干耳时间及术前术后听力改变。结果:研究组术后患者因外耳道进水,存在感染及肉芽生长者1例,予以清理后未再次生长;对照组术后发生1例外耳道口狭窄的情况,予以橡胶扩张管进行扩张并后并定期清理术腔肉芽、脱落痂皮,患者外耳道恢复良好。两组术前耳闷、耳痛、耳鸣及术后耳痛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耳闷及耳鸣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长、术后术腔完全上皮化时间及平均干耳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气骨导差(ABG)、平均气导听阈(A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术区移植物,胶原生物膜应用于耳内镜下中耳胆脂瘤乳突根治术可加快创面术腔的修复,减少局部创伤与操作步骤,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术腔完全上皮化时间及获得干耳时间,可作为临床上有效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27.
28.
29.
细菌L型与耳、鼻、咽部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4例耳、鼻、咽式标本细菌L型培养总检出率为78.1%,细菌型为42.2%。表明细菌L型可能与耳、鼻、咽部感染密切相关。L型培养可明显提高常规培养阳性率。  相似文献   
30.
东亚大都市学生头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讨居住区域的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对头型的影响,采用国际通用的人体测量法,调查测量了东亚三个国家四个集团3472名6-17岁学生的头长和头宽,经统计学处理求得其平均值、头指数,回归方程,并作性差和地区差检验,其结果表明:中国大连学生为特圆头型,菲律宾马尼拉学生为圆头型,地理位置在大连和马尼拉之间的日本东京的学生的头型也位于二者之间,生活富裕集团的头长和头宽明显大于生活贫穷集团的学生,但头型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