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1.
512.
513.
目的 分析HLA-DQB1基因多态和HPV16E7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妇女阴道微生态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妇科就诊及住院的宫颈炎患者100例和宫颈鳞癌患者100例,宫颈炎及宫颈鳞癌组织均经病理学证实。分析HLA-DQB1基因多态和HPV16E7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妇女阴道微生态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相较于宫颈炎组,宫颈癌患者的pH值异常、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以及BV阳性率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V阳性率和VVC阳性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相较于低表达组,HPV16E7蛋白高表达组患者的pH值异常、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BV阳性率、TV阳性率和VVC阳性率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宫颈炎患者,宫颈癌组的HLA-DQB1*04、HLA-DQB1*06和HLA-DQB1*09等位基因的携带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宫颈癌患者HLA-DQB1*04携带率明显升高,而HLA-DQ...  相似文献   
514.
依托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采用野外踏查、样线调查和样方调查的方法对陕西省永寿县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查清永寿县药用植物资源分布情况,为该县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永寿县现有药用植物276种,隶属79科222属,科组成以菊科、豆科为优势科,分别包含36种和22种药用植物;草本植物为永寿县药用植物的主要类型,占总数的72.83%;野生重点调查药用植物65种,隶属35科61属,其中以根及根茎类入药的药用植物占比为最高(46.15%);同时,调查还发现了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 (D. Don) Makino]等10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综上所述,永寿县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耐旱喜阳药用植物居多、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通过本次中药资源普查,基本摸清了永寿县中药资源家底,可为当地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15.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阴道微生态变化及其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且经病理确诊的73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和同期65例体检筛查宫颈正常者(正常宫颈组)的临床病例资料。两组均采用直接涂片法、革兰染色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中乳酸杆菌、滴虫、支原体、衣原体、细菌性阴道病、霉菌、淋菌、假丝酵母菌、人乳头瘤病毒(HPV)及阴道唾液酸甘酶活性、白细胞酯酶、过氧化氢等。另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CD16+CD56+)水平。观察各组阴道微生态变化情况及外周血CD3+、CD4+、CD8+、CD4+/CD8+、CD16+CD56+水平。另对比宫颈癌组中感染致病微生物者、阴道微生态失调者与未感染致病微生物者、阴道微环境正常者的CD3+、CD4+、CD8+、CD4+/CD8+、CD16+CD56+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宫颈癌组阴道乳酸杆菌定植密度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滴虫、支原体、衣原体、霉菌、细菌性阴道病、HPV感染检出率及阴道微生态失调率均高于正常宫颈组,宫颈癌组乳酸杆菌定植密度低于正常宫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淋菌、假丝酵母菌感染检出率与正常宫颈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CD3+、CD4+、CD4+/CD8+、CD16+CD56+水平均低于正常宫颈组,CD8+水平高于正常宫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中滴虫、支原体、衣原体、霉菌、细菌性阴道病、HPV感染者及阴道微生态失调者CD3+、CD4+、CD4+/CD8+、CD16+CD56+均低于未感染者、阴道微环境正常者,CD8+高于未感染者、阴道微环境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乳酸杆菌定植密度与CD3+、CD4+、CD4+/CD8+、CD16+CD56+呈正相关性(P<0.05),与CD8+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阴道致病微生物感染率较健康人群高,同时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增加罹患宫颈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516.
宫颈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根据GLOBOCAN 2008数据统计,在中国女性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比占6.3%,死亡比占4.6%。宫颈癌的发生与宫颈HPV感染存在密切关系。2012年NCCN指南提出30岁的女性推荐HPV DNA检查与细胞学检查结合用于宫颈癌的筛查。单纯HPV检测阳性时,患者可以选择继续观察随访。但事实上,妇科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很多病人心理上无法接受对疾病不进行任何处理。而一些过度治疗方案包括LEEP,冷刀锥切,宫颈局部激光治疗等又有可能会造成宫颈机能不全,继发宫颈管狭窄,早产及低体重出生儿等不良结果。若积极处理的话有多种治疗方案可供选择。但是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应该尤为慎重。本文对目前相关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及其能否阻止宫颈病变的进展等方面进行总结。旨在解决临床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17.
目的:分析景东县药用维管植物的多样性特征,为当地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实地调查编制的《云南省景东县药用维管植物名录》为基础,结合相关资料,统计分析该区域的药用维管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1)记录药用维管植物134科486属722种。(2)含2~9种的科数的比例最高,含1种的属数最多。(3)药用种子植物属的区系组成以热带成分为主,表现出从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趋势。(4)珍稀濒危物种有26种,包括9种兰科植物。(5)药用维管植物生活型以草本类为主。结论:景东县药用维管植物种类丰富,具有丰富的珍稀濒危植物和明显的地方特色,建议因地制宜建设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筛选培育具地方标志性特色品种,为当地的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新平台。  相似文献   
518.
hSHIP a human SH2-containing inositol-5-phosphatase,acts as a negative regulator of proliferation and survival in hematopoietic cells.Therefore.hSHIP ma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suppression of cervical cancer HeLa cells.In this study,pcDNA3.1-hSHIP-GFP plasmid was constructed and transfected into HeLa cells with Lipofectamine2000, stably transfected HeLa cells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ir responses were investigated by Flow cytometry,MTT, tumorigenicity in nude mice,RT-PCR and ELISA assay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hSHIP significantly induced S-phase arrest.cell growth inhibition.and down-regulation of Aktl/2 mRNA and p-Akt in HeLa cells.Our study supports an important role for hSHIP in suppression of cervical caucer HeLa cells.which may prove to be a novel therapeutic option for non-hematopoietic cancels.  相似文献   
519.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全身麻醉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S-100beta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宫颈癌患者 86 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术后予以抗感染、 肠外营养支持等常规术后治疗,实验组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麻素注射液。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前、手术后6 h、1 d、3 d及 7 d 测定MMSE 评分及血中S-100beta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全麻宫颈癌根治术后均出现中度认知障碍,MMSE 评分较麻醉前下降,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实验组术后3 天、7 天MMES 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宫颈癌根治术后血中 S-100beta蛋白水平升高,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实验组术后1 d、3 d与7d S-100beta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 麻素能够明显改善全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降低S-100beta蛋白水,提高术后恢复效果,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20.
目的探讨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高危型HPV(HPV16/18)表达及阴道菌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37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宫颈癌组。纳入同期于我院治疗的4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CIN组。比较两组基础资料(年龄、绝经情况、孕次、产次、HPV16/18阳性表达、阴道菌群、饮食卫生习惯和家族遗传史)差异,并对有差异信息进行赋值,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年龄、绝经情况、孕次和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HPV16/18阳性、阴道菌群失调、饮食卫生习惯较差以及存在家族遗传史患者数显著多于CIN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HPV16/18阳性、阴道菌群失调、饮食卫生习惯较差以及存在家族遗传史是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发生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加强监测并给予相应干预从而降低宫颈癌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