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方式对儿童乳牙牙体缺损修复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因牙体缺损严重无法填充修复的乳牙牙体缺损患儿67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记为A组(22例)、B组(22例)和C组(23例)。A组患儿进行金属预成冠修复,B组患儿进行铸瓷嵌体修复,C组患儿进行银汞合金充填修复。随访18个月,比较3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C组患儿随访期间发生牙痛6例,食物嵌塞、修复体和牙体之间出现裂缝的患儿各5例,牙龈充血3例,继发龋2例;B组患儿发生牙痛3例,食物嵌塞、牙龈充血、修复体和牙体之间出现裂缝以及继发龋等各1例;A组患儿发生疼痛和食物嵌塞各2例,牙龈充血1例。A组和B组患儿以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发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B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金属预成冠修复和铸瓷嵌体修复儿童乳牙牙体缺损较银汞合金充填修复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脑血管事件复发率、神经功能缺损、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服用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实验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和氯毗格雷。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4周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随访4周并统计脑血管事件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4周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4周后血清IL-6、IL-8和TNF-α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4周后,实验组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脑血管事件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双抗血小板疗法具备一定的抗炎作用,有助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且脑血管事件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3.
目的:分析与比较纳米复合树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用于前牙美容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进行前牙美容修复的患者62例(115颗牙),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予以纳米复合树脂修复治疗,乙组则予以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修复优良率、患者满意度、自觉疼痛程度、敏感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牙周相关指标。结果:甲组的治疗成功率(93.55%)显著高于乙组(70.97%),修复效果等级显著优于乙组,修复效果优良率(96.77%)也显著优于乙组(67.74%)。甲组的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和牙松动度均显著低于乙组。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随着时间延长降低,在修复后1周、1个月、3个月时,甲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乙组。甲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乙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乙组(P0.05)。结论:纳米复合树脂对前牙美容修复较光固化复合树脂有更好效果,且患者牙齿敏感发生率低、自觉疼痛程度小、并发症少,患者牙周相关较好,患者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带蒂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修复足跟功能区微小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足跟软组织缺损病人17例,男12例,女5例,其中左侧足跟损伤10例,右侧足跟损伤7例,伴跟腱损伤的8例。致伤原因:车祸伤8例,机器绞伤4例,锐器伤3例,电击伤2例,年龄12~55岁,平均27岁,清创后创面面积最大为6 cm×5 cm,最小为3 cm×2.5 cm。临床均采用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带蒂转移修复,供瓣区植皮修复。对跟腱损伤的病例同时于修复跟腱损伤。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17例皮瓣完全存活,未发生皮瓣血管危象,供瓣区皮片移植均一期存活。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6~9 mm,平均7 mm,术后患者穿鞋无疼痛不适,行走正常,无溃疡发生,效果满意。结论: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供区隐蔽,血供可靠,对供区损伤较小,转移修复后可恢复良好的皮瓣感觉,是修复足跟功能区微小创面的理想组织瓣之一。  相似文献   
135.
《生物磁学》2012,(30):I0003-I0003
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小儿眼科王乐今教授及四川省人民医院杨正林教授领衔的课题组。日前发现了世界第5个导致先天性眼组织缺损的新基因——-ABCB6。也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该疾病致病基因。该研究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人类遗传学》期刊上。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只带血管蒂的改良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取胸大肌皮瓣时蒂部只保留血管,利用改良只带血管蒂的胸大肌皮瓣对6例不同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包括舌癌3例、舌咽癌1例、牙龈癌1例、颊癌1例。结果:术后皮瓣血供良好,完整成活,成活率100%;所有患者获得3~18个月随访,在随访期内均存活;重建的舌外形良好,虽然味觉功能无法恢复,运动功能随切除范围增加而降低,但均能满足发音、吞咽和咀嚼功能需要。结论:只带血管蒂的改良胸大肌皮瓣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有效而可靠的方法,为恶性肿瘤根治术后造成的缺损提供了有力修复保障。  相似文献   
137.
摘要 目的:探讨全冠修复联合牙合贴面修复治疗牙体缺损疗效及对抗折强度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牙体缺损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研究组应用全冠修复联合牙合贴面修复治疗,对照组只应用全冠修复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美观、固定及咀嚼功能、折裂载荷值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5 % vs.80.0 %,P<0.05);研究组的美观、固定及咀嚼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折裂载荷值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0 % vs. 22.5 %,P<0.05)。结论:利用全冠修复联合牙合贴面修复治疗牙体缺损效果优于单纯全冠修复,抗折强度较高,美观、固定及咀嚼功能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8.
赵以霞 《蛇志》2023,(1):62-6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复合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92例老年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6例。A组行全凭静脉麻醉,B组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复合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术中舒芬太尼用药剂量、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VAS)、认知功能(MMSE)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药剂量少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VAS评分比较,B组患者术后2、6、12、24、48 h的VAS评分均较A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MMSE评分比较,术前1 d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时,B组的MMSE评分均较A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低于A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手术患者实施全凭...  相似文献   
139.
140.
膜部室间隔瘤(简称IVSAn)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结构畸形,系指室间隔膜部呈囊状向右侧心腔膨出,故又称室间隔膜部膨出瘤。本文报告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IVSAn11例,其中8例已经手术证实。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