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1篇
  免费   440篇
  国内免费   39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e aerodynamic role of the elytra during a beetle's flapping motion is not well-elucidated, although it is well-recognized that the evolution of elytra has been a key in the success of coleopteran insects due to their protective function.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wing kinematics reveals that for almost concurrent flapping with the hind wings, the flapping angle of the elytra is 5 time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hind wings. Then, we explore the aerodynamic forces on elytra in free forward flight with and without an effect of elytron-hind wing interaction by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vertical force generated by the elytra without interaction is not sufficient to support even its own weight. However, the elytron-hind wing interaction improves the vertical force on the elytra up to 80%; thus, the total vertical force could fully support its own weight. The interaction slightly increases the vertical force on the hind wind by 6% as well.  相似文献   
992.
研究了银中杨接种金黄壳囊孢菌后锌指蛋白基因的表达,为林木抗病遗传育种工作奠定基础。从杨树上分离得到了一株杨树烂皮病菌(CHH001),测定其对银中杨的致病力,并采用形态学和ITS-PCR鉴定方法鉴定该菌株为金黄壳囊孢菌。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对银中杨接种金黄壳囊孢菌后锌指蛋白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ZFP1和69-Ⅳ-2-4在接种后表达水平持续上升,ZFP1在48 h的基因表达量分别为烫伤对照和空白对照的4.21倍和3.11倍;69-Ⅳ-2-4在48 h为烫伤对照和空白对照的9.56和7.06倍。ZFP1和69-Ⅳ-2-4在接种前期高表达,表明可能参与了植物与病原物的识别过程和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兔肝脏VX2肿瘤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后残余肿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方法:超声引导下将VX2肿瘤组织块接种于23只新西兰大白兔肝脏中,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组,n=3),不行RFA治疗;余20只为实验组行RFA治疗,在超声引导下射频针插入肿瘤偏心位置,展开电极致损毁范围最大为肿瘤总体积的2/3,人为造成残存肿瘤组织。根据治疗结束后不同时间点分为4组:0小时组(B组,n=5)、术后1周组(C组,n=5)、术后2周组(D组,n=5)、术后4周组(E组,n=5),行超声检查结束后处死大白兔,取肿瘤组织采取免疫组化法观察残存肿瘤组织中及未治疗肿瘤组中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RFA术后0小时、1周、2周、4周残存肿瘤组织中MMP-9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RFA治疗后残存肿瘤细胞中MMP-9水平表达减低。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相关临床因素、超声特征与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因甲状腺结节就诊,并进行超声引导下FNAB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以FNAB细胞学诊断结果为诊断标准,分析和比较不同性质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年龄、性别、甲状腺疾病家族史、临床症状、血清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和TRAb)水平,超声检查所发现的结节数量、性状、前后径与横径比(AP/TR)、回声类型、钙化类型、边界状态、血流情况等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探讨这些临床和超声特征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FNAB结果,1592例患者中,良性结节者1492例,恶性结节者77例,结果不确定者23例。以良性组作为对照,年龄40岁、TPOAb(+)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出现钙化点、细小钙化斑、边界不规整的超声表现的恶性甲状腺的风险显著升高(P0.05)。结论: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出现钙化点、细小钙化斑或边界不规整等与FNAB诊断的甲状腺恶性结节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不同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疾病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影响到胎儿心脏功能,会引起胎儿体内血循环的不同改变。静脉导 管是胎儿血循环中重要的组成,也会随之出现相应的频谱改变。通过对49 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疾病胎儿的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及参 数进行分析,研究胎儿不同类型心脏疾病对静脉导管(DV)血流频谱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间我们在产 前超声检查中发现的49 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疾病的胎儿,分别测量DV血流频谱并进行参数分析,根据DV频谱是否正常分为两 组。结果:DV频谱正常组有29 例(59.18%),表现为S 波、a 波的流速和方向正常,PVIV 及DVRI指标位于正常范围。DV频谱异 常组有20 例,表现为S波流速降低、a 波缺失或反向,PVIV 及DVRI升高。结论:DV血流频谱和参数是评价胎儿心功能的良好 指标。不同种类胎儿心脏发育异常对胎儿心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不同,其DV频谱也有着不同改变。通过对DV频谱的波形和参 数分析,了解胎儿心脏异常的病生理机制,评价其严重程度和预后,这对于指导临床诊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我院胆囊结石患者超声诊断漏诊、误诊的超声诊断结果,并分析出现漏诊、误诊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并实施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260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图的特点,并在术后一周进行随访,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漏诊率及误诊率并分析原因。结果:1、胆囊结石分型:典型胆囊结石167例(64.3%)、充满型胆囊结石50例(19.2%)、多发性胆囊结石28例(10.8%)、泥沙样胆囊结石10例(3.8%),另外5例患者属非胆囊结石(1.9%);2、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的260例胆囊结石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255例为胆囊结石,5例为非胆囊结石(2例为误诊,3例为漏诊),超声诊断的准确率98.1%。误诊、漏诊的发生与病灶部位、患者肥胖程度、仪器操作及医师经验等因素有关。结论:虽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结石的诊断率较高,但仍需完善,以减少或避免临床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7.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一项新兴的超声成像方法,可通过分析不同组织间机械组织差异区分组织软硬度,早期主要应用于乳腺、甲状腺结节的区分和定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目前弹性成像技术可在二维声像图的基础上,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定性诊断和定量分析,已逐步应用于医学各领域相关研究和临床疾病的鉴别诊断。本文介绍了弹性成像的基本原理和目前弹性成像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相关应用,叙述了前列腺癌的发展趋势和目前常用的筛查、诊断方法,详细阐述了弹性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和现状,分析总结了弹性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运用弹性成像技术无创、经济便捷、实时动态、可重复性好等优点,联合前列腺癌相关筛查、诊断检查,可有效帮助早期诊断前列腺癌,减少前列腺穿刺术的针数,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98.
摘要 目的: 与经阴道彩超检查相比较探讨经阴道彩超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中的诊治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09 年 3 月 至 2012 年 12 月之间诊治的 136 例疑为异位妊娠患者,其中 70 例经阴道彩超联合腹部超声诊断, 66 例经阴道彩超诊断,采用 SPSS1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所有计数资料均行 x 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 70 例经阴道 彩超联合腹部超声检查的病例中, 有 68 人与手术结果相符合, 诊断符合率达 97.10%, 1 例误诊, 1 例漏诊; 在另外 66 例经阴道彩 超检查患者中, 有 59 例与手术结果相符合, 诊断符合率为 89.40%, 6 例误诊, 1 例漏诊。 结论: 经阴道彩超与经腹部超声的联合 相对于经阴道彩超而言, 诊断的准确率有所提高, 决定这一结果的关键因素在于腹部超声减少了误诊例数。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胎儿肢体畸形超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连续顺序追踪法对66342例妊娠12-40周孕妇行胎儿四肢畸形筛查。将产前超声诊断结果与引产或产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生肢体畸形271例,发生率为0.41%(271/66342),包括四肢短小5例,桡骨发育不全1例,缺肢畸形5例,足内翻17例,手掌畸形3例,指趾畸形222例及骨骼多发畸形18例。其中产前诊断胎儿肢体畸形49例;漏诊222例,包括:足内翻3例、指趾畸形218例、多发骨骼畸形1例。胎儿肢体畸形的出现率和产前检出率分别为:四肢短小1.84%(5/271)、100%(5/5);桡骨发育不全0.36%(1/271)、100%(1/1);缺肢畸形1.84%(5/271)、100%(5/5);足内翻6.27%(17/271)、82.35%(14/17);手掌畸形1.10%(3/271)、100%(3/3);指趾畸形81.91%(222/217)、1.8%(4/222);多发骨骼畸形6.64%(18/271)、94.44%(17/18)。结论:超声对胎儿手掌、脚掌部位以上畸形的检出率较高。指趾畸形出现率最高,但检出率最低。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胃窗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胃癌病理类型判断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20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均进行胃窗超声造影剂增强CT检查。所有患者都进行了临床资料的调查,分析了影响病理类型判断的影响因素。结果:胃癌患者超声造影显示为胃窦部胃壁增厚、僵硬,呈低回声,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CT表现为胃壁均质不规则增厚,强化后扫描病灶呈均质轻、中度强化;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高分期患者的PI值明显低于低分期患者,而EI值明显高于低分期患者(P0.05)。超声造影与增强CT诊断胃癌都为112例,检出率为93.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发病年龄及胃癌的病灶部位、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类型是胃癌检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窗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胃癌病理判断中都有很好的效果,可明显提高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但是也需要根据影响因素加强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