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1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81.
植物生物节律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的生物节律是植物在亿万年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被保存下来的一种生物内在的、复杂而精细的生理调节系统,是目前植物学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就植物近日节律、近年节律等生物节律当前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及展望。  相似文献   
182.
采用长时间连续采样的方法研究了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Ohmachi et Matsumura)、北京油葫芦Teleogryllus mitratus(Burmeister)和黑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occipitalis(Serville)等3种油葫芦的鸣声节律特征谱图,分析其特点及其在鸣声分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3.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9种植被亚型象甲科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李巧 《生物多样性》2006,14(1):73-78
2004年3–4月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季节性雨林、山地雨林、半常绿季雨林、落叶季雨林、石灰岩山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暖温性落叶阔叶林、暖热性松林、热性竹林等9种植被亚型中象甲科昆虫多样性进行了研究。运用震落法采集标本853号,隶属于18亚科52属96种。跳象亚科个体数量最多,隐喙象亚科种类最丰富。季节性雨林和半常绿季雨林中不仅物种数最丰富,狭适种和稀有种也最多。暖温性落叶阔叶林及季节性雨林个体数量最丰富,落叶季雨林及半常绿季雨林最贫乏。9种植被亚型中象甲群落极不相似。季节性雨林和半常绿季雨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具有重要地位,应予以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84.
中国大鲵的活动节律及繁殖行为描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刚  吴峰 《动物学杂志》2010,45(1):77-82
采用定时定点观察法,对仿生态条件下养殖的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活动节律及繁殖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大鲵活动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白天隐藏在洞穴中不活动,每天20:30时部分大鲵开始出洞活动,21:00时至次日凌晨1:00时为活动高峰期,1:00时后部分大鲵开始陆续回到洞穴,3:00时后又全部隐藏在洞穴中;大鲵的夜间活动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变化,8~9月出洞活动的大鲵数量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大鲵尤其是雄鲵在繁殖季节表现出明显多样的繁殖行为:①推沙行为;②求偶行为,包括聚集、露头、巡视、追随、尾阴探究、亲吻、邀请和爬跨8种行为型;③冲凉行为;④护卵行为;⑤婚配行为。  相似文献   
185.
季节性繁殖是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普遍特征,而野生雄性个体的性行为季节性变化特点仍有待研究。该研究于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对黄山短尾猴鱼鳞坑YA2群5只成年雄性个体进行全年观察,以期探讨雄性黄山短尾猴性行为季节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繁殖季节交配行为和性动机行为(性追赶,做鬼脸和性检查)频次显著高于非繁殖季节,季节性差异显著。成年雄性个体交配行为和性动机行为季节性变化呈现显著同步性。该研究为进一步阐明短尾猴和同属季节性繁殖非人灵长类动物的雄性竞争和雄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6.
典型黑土耕作区土壤结构对季节性冻融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ng EH  Zhao YS  Chen XW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7):1744-1750
以东北典型黑土耕作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一季冻融交替后土壤团聚体、土壤楔入阻力、容重、孔隙度、饱和度、广义土壤结构指数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对比研究了季节性冻融对黑土耕作土壤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季节性冻融加剧了黑土耕作区土壤风干团聚体的分散,但显著降低了水稳性团聚体的破坏率(P0.05),表现出促进其团聚的作用;季节性冻融后黑土土壤楔入阻力降低了15.45%;容重趋于一致,在1.10~1.11g.cm-3之间;固相比例持续增加,总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均不同程度降低;土壤饱和度总体增加了13.06%,削弱了土壤潜在贮水能力.季节性冻融改善了耕作区的土壤结构,使之更适于耕作.虽然季节性冻融增强了土壤团聚体的抗蚀性,却削弱了土壤的抗冲性,增加了黑土水蚀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7.
不同光照条件下叉尾斗鱼仔鱼摄食节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自然光照、持续光照和持续黑暗3种光照条件下,研究了孵化后第5、8和12日龄的叉尾斗鱼仔鱼的摄食节律。结果表明:自然光照下,3个日龄的叉尾斗鱼仔鱼在午后12:00—16:00表现出明显的摄食高峰,而持续光照组与持续黑暗组未表现出明显的摄食峰谷。持续光照下,叉尾斗鱼仔鱼的昼夜摄食活动均很活跃,全日各时段平均摄食量显著增加,尤其是夜晚20:00—翌日4:00各时段平均摄食量极显著高于同一时段自然光照组。而在持续黑暗下,与自然光照相比全日各时段平均摄食量明显减少,尤其是白天8:00—16:00各时段的平均摄食量极显著降低。叉尾斗鱼仔鱼属于典型的白天摄食类型,其摄食节律与光照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8.
人工林赤腹松鼠春夏季活动节律与行为特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3~8月,通过观察和运用无线电遥测对四川洪雅县人工林赤腹松鼠活动节律和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 显示,赤腹松鼠为昼行型动物,其春夏活动节律呈晨昏双高峰型.春夏季雄性赤腹松鼠日活动时间分别为5.00 h/d±1.39 h/d(占日长的39.62%)和7.54 h/d±1.20 h/d(占日长的55.12%),雌性夏季日活动时间为6.48 h/d±0.98 h/d,占日长的46.82%.雄性赤腹松鼠春季活动强度为37.38%±8.75%,夏季雌雄性活动强度分别为46.30%±7.04%和53.85%±8.60%.雄性赤腹松鼠春夏季之间以及夏季雌雄之间的日活动时间和活动强度均存在显著差异.赤腹松鼠清晨出巢及傍晚回巢时间与日出日落显著正相关.春夏季赤腹松鼠的行为以取食为主,占日活动行为时间分配的比例分别为86.23%和79.54%.赤腹松鼠的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办受天气状况、日照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9.
交流外电场下映射神经元放电节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元不同的放电节律承载着不同的刺激信息。文章基于神经元映射模型,研究低频交流电场对神经元放电节律的影响。在外部刺激下映射模型表现出丰富的放电模式,包括周期簇放电、周期峰放电、交替放电和混沌放电。神经元对刺激频率和振幅的变化极为敏感,随着频率的增大,放电节律表现出从簇放电到峰放电和混沌放电的反向加周期分岔序列;在周期节律转迁过程中存在一种新的交替节律,其放电序列为两种周期放电模式的交替,峰峰间期序列具有整数倍特征。外电场的频率影响细胞内、外离子振荡周期,导致神经元放电与刺激信号同步,对放电节律的影响更为明显。研究结果揭示了交流外电场对神经元放电节律的作用规律,有助于探寻外电场对生物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影响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致病机理。  相似文献   
190.
荒漠沙蜥血糖浓度的昼夜变动及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对爬行动物蛇类血糖浓度的季节性变化研究已有许多报道(Carmichael等,1945;Coluson等,1953;Miller等,1958;Sidorkiewicz等,1974;王培潮,1983,1991;吴瑞敏等,1985),但对蜥蜴的此类研究很少,国外见于Dessauer(1970)等。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przewalskii是我国特有的蜥蜴种类,是典型的外热动物,它的许多生理活动都受季节性变化的影响。血糖作为蜥蜴生理活动的重要能源,在昼夜节律和季节性节律活动中,有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