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2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31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91.
A plant's capability to cope with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largely relies on signal transmission through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cascade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MPK3 is particularly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numerous abiotic and biotic stress responses. Identification of MPK3 substrates is a milestone towards improving stress resistance in plants. Here, we characterize AZI1, a lipid transfer protein (LTP)-related hybrid proline-rich protein (HyPRP), as a novel target of MPK3. AZI1 is phosphorylated by MPK3 in vitro. As documented by co-immunoprecipitation and 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 experiments, AZI1 interacts with MPK3 to form protein complexes in planta. Furthermore, null mutants of azil are hypersensitive to salt stress, while AZIl-overexpressing lines are markedly more tolerant. AZI1 overexpression in the mpk3 genetic background partially alleviates the salt-hypersensitive phenotype of this mutant, but functional MPK3 appears to be required for the full extent of AZIl-conferred robustness. Notably, this robustness does not come at the expense of normal development. Immunoblot and RT-PCR data point to a role of MPK3 as positive regulator of AZI1 abundance.  相似文献   
992.
Prototype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Locust Air-Posture Right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ocust has the capacity to maintain a righting posture and glide through attitude adjustment after leaping. A prototype inspired by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attitude adjustment of locusts was developed. The prototype consists of a pair of wings driven by a four-bar mechanism, and a 2 Degree of Freedom (DOF) tail to imitate the movement of the locust abdomen. The power source, microcontroller,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module, and attitude sensors are contained in the fuselage. Experiments imitating the flight of locust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mechanism of locust Subsequent Attitude Adjustment (SAA). The tethered prototype was driven by the movement of the tail and the flapping of the wings. Results show that the pitch and yaw of the tail, and the asymmetric action of the flapping wing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posture of the prototype.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both the wiggling abdomen and flapping wings contribute to the locust SAA in the air. This research lays the groundwork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probabl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jumping robots with attitude adjustment function.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通过对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了解降糖治疗的疗效,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应用价值,确定其在 治疗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地位。方法:选取2008 年8 月至2013 年8 月住院的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95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48 例和观察组47 例,对照组行予常规的指尖血糖监测,观察组行动态血糖监测,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 者治疗后平均血糖、高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血糖最大波波动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血清糖化白蛋白及餐后2h 血 糖等与治疗前相比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糖、高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血糖 最大波波动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血清糖化白蛋白及餐后2h血糖等与治疗前相比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 组患者空腹血糖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用于监测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疗 效优于常规血糖检测。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以最大限度的确保妊娠糖尿病患者与胎儿的生命健康。方法:以我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320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的16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的16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与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小时的血糖控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给予妊娠糖尿病患者积极的护理干预,不仅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妊娠期并发症,保障新生儿的身心健康,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护理措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5.
目前地面气象观测中对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仍然采用人工观测方式,业务运行模式还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因此观测资料还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还是要重点做好数据的质量控制、校对工作,提高观测数据的业务可用性。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气象站地面测报工作中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6.
我国通过建立的实验动物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技术标准、许可证制度、动物质量检测体系等一系列措施,加大了对实验动物的管理力度。目的是提高和保证实验动物质量,提高实验动物科技水平和生命科学研究水平。同时,随着管理力度的加大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及动物环境设施的改善,动物的福利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更有利于提高动物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997.
《生物学通报》2013,(9):13-13
小鼠和人类的指尖再生是哺乳动物器官再生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然而,这种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指头在超过指甲的地方被截掉的话是从不会再生的。MayumiIto及其同事为这一过程提供了新见解。他们发现,控制小鼠指甲干细胞分化的机制直接耦合到其协调指头再生的能力上。位于指甲干细胞区域远端的指甲祖细胞在一个依赖于Wnt信号作用的过程中分化成指甲。Writ信号作用的激发也是指甲再生以及吸引那些促进整个指头在切除后再生的神经所必需的。作者提出,指甲干细胞也许可用于为截肢者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8.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孕妇血糖水平变化与新生儿体质及大脑发育的关系。方法:2018年2月到2021年1月选择在本院建档分娩的妊娠中期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GDM)孕妇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分组,孕妇血糖控制较好纳入良好组,其他纳入对照组。调查分娩的新生儿体质、大脑发育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05例孕妇中,血糖控制良好85例,控制不良20例。良好组的孕周、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孕次、产次等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组新生儿分娩第3个月的体重与身长都高于对照组(P<0.05)。良好组新生儿分娩第3个月的MDI与PDI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在105例孕妇中,Spearsman相关分析显示血糖控制水平与新生儿的体重、身长、智力发育指数(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Index,MDI)评分、精神运动发育指数(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Index,PDI)评分等都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控制水平都为影响新生儿体重、身长、MDI评分、PDI评分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中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水平与新生儿体质、大脑发育存在相关性,血糖控制不佳可导致新生儿体质发育缓慢与智力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999.
为探究不同剂量炔雌醚对小鼠器官、激素和肝肠药解酶的影响,分别以0.008 mg/kg、0.04 mg/kg、0.2 mg/kg、1.0 mg/kg和5.0 mg/kg的炔雌醚油溶液连续3 d灌胃小鼠,首次给药7 d后解剖取材,检测其器官鲜重、雄鼠精子数量、血清中激素浓度、小肠和肝脏中CYP3A4酶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雌鼠肝脏鲜重随剂量增加而增大,5.0 mg/kg组比对照组增大89.7%;雌鼠小肠、肾脏和脾脏出现不同程度变化,但无明显剂量效应;0.2 mg/kg以上剂量炔雌醚导致雌鼠子宫不同程度的水肿;炔雌醚对雌鼠血清中雌二醇和促黄体素浓度无显著影响,仅1.0 mg/kg组雌鼠血清中卵泡生成素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0 mg/kg和5.0 mg/kg组雌鼠肝脏中CYP3A4酶总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增加59.1%和102.9%。不同剂量炔雌醚对雄鼠肝脏和脾脏鲜重影响显著,5.0 mg/kg剂量组肝脏和脾脏鲜重较对照组分别增大23.3%和130%,但小肠和肾脏无明显剂量效应;不同剂量炔雌醚对雄鼠睾丸鲜重无显著影响,附睾仅有5.0 mg/kg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小;1.0 mg/kg和5.0 mg/kg组的精子密度和精子总数分别较对照组降低43.9%和70.5%;高剂量炔雌醚使血清中促黄体素和睾酮浓度均显著降低;5.0 mg/kg组雄鼠肝脏CYP3A4酶单位组织含量和总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升高7.1%和30%。总之,炔雌醚对雌雄小鼠的繁殖均有抑制作用,但最低有效剂量不同,雌性有效剂量更低,而雌性肝脏及CYP3A4酶对炔雌醚的反应显著强于雄性,提示雌鼠肝脏对炔雌醚的代谢更快。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在初步验证超快反应聚合物基质光纤氧传感器及其测定系统记录颈动脉氧分压(PaO2)连续动态变化使用基础上,为了分析探讨肺通气对PaO2连续动态变化的影响,我们设计本活体整体动物实验观察研究。方法: 选择杂种山羊4只,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空气机械通气下,切皮直接暴露把后接测定系统的氧传感器直接插入左侧颈动脉连续记录PaO2动态变化。正常分钟通气量机械通气分别通过三种潮气量实施:正常潮气量(潮气量VT=15 ml/kg、呼吸频率Rf=20 bpm)、减半潮气量(VT减半、Rf加倍)和加倍潮气量(VT加倍、Rf减半)。三种潮气量通气时间分别稳定10~15 min,选取后180 s分析计算PaO2平均值、呼吸间PaO2变化的升降幅度和肺-颈动脉延迟时间。以ANOVA及两两比较统计学差异分析不同潮气量的影响。结果: 活体山羊正常通气量机械通气实验时心率和血压均稳定;肺-颈动脉延迟时间为1.4~1.8 s(约为此时的3次心跳)。机械通气正常潮气量下PaO2平均值在(102.94±2.40,99.38~106.16)mmHg,升降幅度是(21.43±1.65,19.21~23.59)mmHg,占平均值的(20.80±1.34,18.65~22.22)%;减半潮气量下,PaO2平均值维持在(101.01±4.25,94.09~105.66)mmHg,虽略降但不显著(与正常机械通气比较P>0.05),但PaO2升降变化幅度却显著降低为(18.14±1.43,16.46~20.05) mmHg,占平均值的(17.95±1.07,16.16~18.98)%(与正常机械通气比较P<0.01);加倍潮气量机械通气下,虽仅略升的PaO2平均值维持在(106.42±4.74,101.19~114.08)mmHg(与正常机械通气比较P>0.05,与减半潮气量机械通气比较P<0.05),但PaO2升降幅度却显著增大为(26.58±1.88,23.46~28.46)mmHg,占平均值的24.99%±1.58%(与正常机械通气和减半潮气量比较P均<0.01)。结论: 正常肺通气的吸气和呼气是颈动脉PaO2上升和下降的始动因素。正常通气量机械通气下减半潮气量和倍增潮气量显著改变PaO2升降幅度,但PaO2平均值仅小幅改变,而肺-颈动脉延迟时间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