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3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81.
赵洁  魏倩  任苏伟  刘小宁 《昆虫学报》2019,62(6):672-684
【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并分析一种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叉头框蛋白A (forkhead box protein A, FoxA)类似蛋白基因HarmFoxAl,探讨2-十三烷酮胁迫下棉铃虫中肠中HarmFoxAl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明确棉铃虫FoxA的功能和参与棉铃虫生长发育的调控通路提供依据。【方法】从棉铃虫幼虫中肠中扩增得到HarmFoxAl的cDNA序列,并对其氨基酸序列和蛋白结构进行分析。将HarmFoxAl的ORF序列连接至pET32a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Transetta菌株,IPTG诱导后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形式,并利用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通过qPCR检测棉铃虫不同发育阶段(1-6龄幼虫和预蛹),6龄幼虫不同组织(脂肪体、中肠、体壁和头部)以及10 mg/g 2-十三烷酮处理6龄幼虫不同时间后中肠中HarmFoxAl的表达谱。【结果】HarmFoxAl(GenBank登录号:XM021331806)的开放阅读框为669 bp,编码222个氨基酸,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5.03 kD和6.34。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HarmFoxAl单体蛋白无信号肽、跨膜区和二硫键,核心区域是由4个α螺旋和3个β折叠组成的球状结构。将重组的Transetta (pET32a-HarmFoxAl)菌株用0.5 mmol/L IPTG在25℃条件下诱导5 h,约45 kD的融合蛋白His-HarmFoxAl能以可溶的形式存在于重组菌中,这与预测的分子量(42.8 kD)相一致。发育阶段特异性表达谱表明,HarmFoxAl在棉铃虫1-3龄幼虫期、6龄幼虫期和预蛹期均有表达,且预蛹期的表达量最高。组织表达谱结果表明,该基因在6龄幼虫的脂肪体、中肠和体壁中表达,且脂肪体内的表达量最高,而在头部中不表达。10 mg/g 2-十三烷酮处理棉铃虫6龄幼虫后中肠中HarmFoxAl的表达量显著降低,但随着时间延长其表达量逐渐升高,处理48 h后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结论】棉铃虫HarmFoxAl在预蛹期和幼虫脂肪体中表达量最高,2-十三烷酮处理幼虫后HarmFoxAl的表达量急速降低后逐渐升高,推测其在棉铃虫变态发育和解毒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2.
中国尖音库蚊复合组支序系统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应用支序系统学原理和方法,采用形态和生态性状,对尖音库蚊复合组的4个成员进行了支序系统学研究,提出在尖音库蚊复合组中,尖音库蚊是原始的类群,骚扰库蚊为较进化的类群,而致倦库蚊和淡色库蚊是最为进化的类群。  相似文献   
83.
记述采自我国云南勐仑的耳头甲螨科3新种,即滇双瘤甲螨,拱大头甲螨和多纹大头甲螨。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在获取一数量标本的基础上,对伊犁鼠兔作了不同时期毛被和季节性换毛序的初步观察,发现该物种的冬夏季毛被有很明显的差异,存在春秋季两个换毛期。秋季换毛始于背部,止于头部;春季换毛于胸部和头部。  相似文献   
85.
根据保存良好的化石材料,对Gigantonoclea acuminatiloba的叶结构、小羽片形态和脉序作了详细记述和讨论。该种的蕨叶为奇数羽状复叶,通常由5枚大型的小羽片构成,小羽片基部呈匙形,并非以往推测的楔形;叶缘在下部具粗锯齿,在中、上部具重锯齿;顶端急尖形,两侧的锯齿有时并不对称。对叶脉特征也作了详细记述,否定了关于此种网眼内有盲脉(游离脉)的记录。同时对有些具很特征的褶皱、被误定为C  相似文献   
86.
金毛弓背蚁的巢穴结构、头宽频数分布及活动节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金毛弓背蚁Camponotus tonkinus Santschi的巢穴结构、工蚁头宽频数特征及巢外活动节律作了系统的观察和分析。发现金毛弓背蚁地下巢穴极为复杂,有纵横交错的通道系统和众多的小室,蚁后室位于巢穴底部,工蚁的头宽为连续性,范围在1.05-3.85mm,频数分布为不对称的单峰,头宽在1.4~2.Omm的个体最多,占总数的72.7%,晴朗天气里工蚁出入巢活动在上午和下午各有一个高峰,中午随温度升高金毛弓背蚁外出活动进入低谷.  相似文献   
87.
在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配方选择了12个特征,利用Hennig86程序包,以支序分析探讨了中国蝗总科昆虫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蝗虫类昆虫稳定的分为两大类,即癞蝗类和蝗类,本文建议蝗虫类昆虫分为分为两个总科较宜。长腹蝗亚科似归入斑腿蝗亚科更为合理;而皱腹亚科则应提升为独立科。  相似文献   
88.
首次描述了葫芦科赤Bo属植物生活史的主要过程以及胚胎学的重要特征,它们是:腺质绒毡层,胸质分裂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四面体型和等面体型,花粉粒散发时具两细胞,双株被、厚株心,蓼型胚囊同时,珠孔端受精,胚胎发育柳叶菜型。  相似文献   
89.
凝血系统的瀑布机制揭示了凝血因子间的酶促级联反应过程。在级联反应中,各个因子间明显地存在着序关系,而这种序关系的全体构成了系统的序结构。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系统的结构是系统性质与功能的基础,因此,通过模型化方法以及利用凝血因子序结构图建立的序结构分析方法,是分析凝血系统各因子相互作用的有用的工具。对蛋白C及TFPI进行序结构分析,进一步阐明了这两种抑制剂对外源途径凝血的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90.
甘露赤藓糖醇脂的微生物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露糖亦藓糖醇脂(MEL)是一种新型的非离子生物表面活性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MEL不仅具有比较确定的分子结构和优良的界面性能,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一些特异性能,如:抗菌性、高安全性和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在MEL的脂肪酸生物合成及其生理机能方面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的同时,采用优于传统发酵法的休止细胞法以及随程提取和改进反应器设计等手段大幅度提高了MEL的生产强度。MEL极有可能成为新型生物表面活性剂中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