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淫羊藿苷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淫羊藿为中国传统药用植物,淫羊藿苷是淫羊藿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淫羊藿苷具有改善心脑血管功能、加强性腺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破骨细胞,促进成骨细胞生长、延缓衰老、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理活性.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淫羊藿苷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淫羊藿黄酮对被动吸烟大鼠骨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α达的影响.方法:选用2月龄Sprague-Dawley(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各组雌雄各半,雌雄分笼饲养.A组:空白对照组,常规方法饲养,不给予被动吸烟;B组:被动吸烟组,不给予灌服药物;C组:被动吸烟+钙组.灌服高效钙(75mg·kg-1·d-1)+维生素D3 21 IU·kg-1·d-1;D组:被动吸烟+低剂量,灌服淫羊藿黄酮(75mg·kg-1·d-1);E组:被动吸烟+中剂量,灌服淫羊藿黄酮(150mg·kg-1·d-1);F组:被动吸烟+高剂量,灌服淫羊藿黄酮(300mg·kg-1·d-1).按"密室熏烟法"给予实验组(B组、C组、D组、E组、F组)大鼠被动吸烟4个月.实验动物干预完毕后取出胫骨,制备标本,RT-PCR法检测TNF-αmRNA和IL-1mRNA表达,并应用曲线拟合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应甩淫羊藿黄酮明显抑制TNF-αmRNA和IL-1-αmRNA在骨组织中的表达,其中TNF-αmRNA表达中A组、D组、E组、F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E组、F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E组、F组随淫羊藿黄酮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αmRNA表达中A组、C组、D组、E组、F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E组、F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E组、F组随淫羊藿黄酮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淫羊藿黄酮干预下的相关性从二者的曲线拟合图中,TNF-αIL-1-α表达的相互作用关系经曲线拟合为Y=0.82115+0.09343X-0.01781X2.结论:淫羊藿黄酮可抑制被动吸烟大鼠骨组织TNF-αIL-1-α表达.  相似文献   
33.
采用了野外观察和光学显微技术对淫羊藿属(Epimedium L.)7种植物的雌蕊及果实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种植物的心皮数目为1个,胎座类型为边缘胎座,果实类型为蓇葖果。比较了《中国植物志》等文献的记载,订正了文献对7个种"侧膜胎座"或"蒴果"的记述,并对淫羊藿属的相应特征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34.
用细胞压片法对12个淫羊藿属(Epimedium)植物的根尖有丝分裂进行了观察,并对其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12种淫羊藿在核型上基本相似,都有1对中间随体染色体,而且都为对称核型。粗毛淫羊藿(E.acuminatum)、印江淫羊藿(E.yinjiangense)、单叶淫羊藿(E.simplicifloum)、巫山淫羊藿(E.wushanense)、光叶淫羊藿(E.myrianthum)、宝兴淫羊藿(E.davidi)、罗甸淫羊藿(E.luodianense)、木鱼坪淫羊藿(E.franchetii)、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E.pubigerum、高山淫羊藿(E.alpinum)等11个种的核型公式均为2n=2x=6m(2SAT) 6sm,而黔岭淫羊藿(E.leptorrhizum)的核型公式为2n=2x=8m(2SAT) 4sm。结果显示12种淫羊藿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12,基数X=6;都属于对称核型、都有1对中间随体;染色体均为m、sm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35.
淫羊藿属(Epimedium L.)植物多为常用药材,分类和药材鉴定较为困难。该文采用扫描电镜对中国产淫羊藿属31种药用植物花粉的形态、大小和表面纹饰等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显示:(1)淫羊藿属植物花粉形态多为长球形,少数为球形,大小为(15.5~25.0)×(27.3~48.1)μm,极面观多为三裂圆形,具三孔沟。(2)花粉粒外壁表面纹饰有网状、条网状、条纹状等类型。(3)花粉粒外壁纹饰如网眼的形状、大小和网脊表面特征等在各物种间有一定差异。研究结果为淫羊藿属药材鉴定与植物分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6.
在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就已经出了多种样式的"羊"字。这种生来温顺的动物常用于祭祀,所以古人就给自然的"羊"加上了引申的含义,成为吉利、吉祥的一种象征。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提到"羊,祥也"。古代典籍中,经常将"羊"与"祥"通用。古人以象形之法造出"羊"字后,以羊字为部首的汉字竟发展到多达204个。孔子曾分析以羊为部首的字认为:"半羊之字,以形举也。"早自上古时期,羊就是先民祭祀时必备的祭礼之一。古时有"少牢"和"太牢"之说。所  相似文献   
37.
研究淫羊藿素在GDF-5诱导BMSCs成软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取P3代细胞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淫羊藿素(Icaritin)组,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5(GDF-5)组,Icaritin+GDF-5联合组。连续诱导培养14 d,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Alcian Blue染色检测细胞的蛋白聚糖改变,RT-PCR检测软骨分化标记基因Aggrecan、COL2、Sox9及COL1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OL2和COL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提示,与对照组及GDF-5组相比,Icaritin+GDF-5联合组蛋白聚糖染色更深;软骨分化标记基因Aggrecan、COL2、Sox9明显增加;Ⅱ型胶原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淫羊藿素能够促进GDF-5诱导BMSCs成软骨分化。  相似文献   
38.
宁丽丽  陈庆富 《广西植物》2011,31(1):107-110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淫羊藿属植物10个种(含7个大花种和3个小花种)32个幼叶样品的谷草转氨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谷草转氨酶同工酶酶带共15条.不同物种的酶带数为2~15条,不同植株的谱带数为2~10条.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可以作为物种鉴定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羊骨胶原肽(sheep bone collagen peptide,SBCP)对类固醇诱导的去卵巢大鼠催乳素(pro-lactin,PRL)和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分泌脉冲的影响。方法 6周龄子宫颈未开口的青春期SD大鼠实施双侧卵巢摘除手术,康复1周或3周后以类固醇替代方法诱导PRL和LH脉冲,处理组同时按1000 mg/(kg.d)的剂量以SBCP灌胃,通过颈导管采集血样,利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中的LH和PRL浓度。结果对于术后康复1周的大鼠,SBCP对LH脉冲振幅起到增强作用,而对PRL脉冲没有影响;对于术后康复3周的大鼠,SBCP对LH和PRL脉冲振幅均表现为降低作用,但卵巢摘除后立即给予SBCP可减弱这种降低作用。结论雌激素和孕激素替代注射的同时,补充羊骨胶原肽,不仅仍可诱导LH和PRL脉冲的产生,还可预防由于卵巢摘除带来的骨代谢紊乱,免疫力低下等不良影响,因而是对现有类固醇替代方法的改良。  相似文献   
40.
乐至黑山羊PRLR基因外显子10多态性与产羔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对乐至黑山羊PRLR基因第10外显子进行了PCR-SSCP检测,并研究该基因与产子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1引物扩增片段不存在多态性;P2引物扩增片段存在多态性,表现为AA,AB,AD和CD 4种基因型,测序结果表明,4种基因型都在该片段第89、94、146和157位存在C→T、A→C、C→G、G→C的突变;此外AA型还在61位发生C→T的突变;AD型还在175位发生A→G的突变;CD型还在24位发生T→C的突变,96位发生C→T的突变,通过统计分析发现AD型平均产羔数优于其他3种基因型,并且与AB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认为PRLR基因对于乐至黑山羊产子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