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8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67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小檗科鬼臼亚科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首次报道了中华山荷叶与川八角莲的核型,分别为K(2n)=12=8m(4SAT)+2st+2t及K(2n)=12=4m(2SAT)十4sm+2st(2SAT)+2t,核型类型均为ZA型。本文报道的桃儿七及八角莲的核型与前人的结果有一定差异,前者为:K(2n)=12=6m(4SAT)+2sm+2st+2t,2B型,后者为K(2n)=12=8m(2SAT)+2st(2SAT)+2t,为2A型。本文分析了小檗科鬼臼亚科4个属共7种植物的核型,结果是该类植物的核型极为相似,染色体数目均为2n=12,由8条m或sm,2条st以及2条t染色体组成。核型的相似性反映了这类植物的亲缘关系,这4个属的植物是一个自然类群。但随着系统发育,核型的不对称性有所增加,其中以山荷叶属最为对称,八角莲属居中,桃儿七属与足叶草属最不对称。笔者认为,核型上的高度相似是该类植物在系统发育上不发达,属内种类稀少,通常为寡种属或单种属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2.
如何发挥自然保护区繁荣本地经济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在与自然密切接触环境中的人们都能了解:天然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和野生生物的价值,因而十分珍惜它们;但同时,由于经济需要和文化落后等原因,常常也被吸引去过分夺取它们当中各种各样的资源,导致恶果的出现。  相似文献   
33.
梅花山,国家A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闽西龙岩、上杭、连城三县(市)交界的毗连地带,位于东经116°45′—116°57′,北纬25°16′—18′,总面积17461.3公顷。境内奇峰耸峙,林木葱笼,到处古木参天,遮天蔽日,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生态比较完整,森林类型界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森林生态型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34.
在自生异养条件下,旋扭山绿豆根瘤菌MXDI6菌株的氢酶诱导表达受气相、pH值、镍等因子影响:氢酶表达的最适氧浓度为4%,最适氢浓度为15%,二氧化碳没有明显影响;氢酶表达的pH值以5.0—6.0为宜;0.5μmol/LNiCl2明显促进吸氢活性,但镍浓度大于1μmol/L则抑制吸氢活性.  相似文献   
35.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锡沐  张常路  李秉滔   《广西植物》1994,14(4):321-333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种类丰富,含161科645属1345种(包括种下等级),并有相当数量的古老种类和14种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茶科The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以及杜英科Elaeocarpaceae、安息香科Styracaceae、全缕梅科Hamamelidaceae等是该区系的主要表征科,构成了其各森林类型的主要树种组成。种子植物区系成分较为复杂,主要表现在科地理成分的广泛性和属地理成分的多样性,而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明显的优势,热带及温带区系成分均有相当的影响,各类成分交错渗透,叠置分布。本文对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归属,广东与云南植物区系的关系等争议问题展开了讨论,认为车八岭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是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区系类型,为华南植物亚区的组成部分,隶属于古热带植物区。广东与云南植物区系关系密切,极可能具有同一起源(华夏植物区系),宜划入同一植物亚区。  相似文献   
36.
武陵山地区鱼类寄生杆咽属线虫两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在武陵山地区的白甲鱼[(Varicorkinus(Onychostoma)simus(SauvageetDabry)]和沪溪直口峻(RectorisluxiensisWuetYao)中发现的两种杆咽属(Rhabdochona)线虫新种,定名为白甲鱼杆咽线虫,新种(RhabdOchonaonyrkostomisp.nov.)和短咽杆咽线虫,新种(RhabdOchonabrevichonasp.nov.),并对两新种进行了测量和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37.
三褶脉紫菀中的新二萜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褶脉紫菀(AsterageratoidesTurcz.)系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遍布全国,是民间常用的中药,有清热解毒、祛痰镇咳的功效[1,2]。化学工作者们曾从其同属植物紫菀(AstertararicusL.f.)中分离到紫菀酮(shionone)、槲皮素(quercetin)、无羁萜(friedelin)、表无羁萜(epifriedelinel)、毛叶醇(lachnophyllol)、乙酸毛叶酯(lachnophyllolacetate)、茴香醚(anethole)以及紫菀三萜皂甙[2—4]…  相似文献   
38.
西藏割舌树植物(楝科)的订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割舌树Walsura xizangensis是吴征镒和李恒于1980建立的。近年来多位学者相继来函借阅该种命名模式标本(青藏队74—4540)进行研究,均认为该号模式标本不属楝科,但不知是什么植物。笔者经研究发现它原来是Glycosmis motuoensis D.D.Tao,的  相似文献   
39.
跨界公园     
山荷叶(Astilboides tabularis),别名大叶子、大脖梗子、佛爷伞,是虎耳草科山荷叶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1.5米。根状茎肥厚粗大,暗褐色,长约35厘米,粗约2.5厘米,节处生不定根;茎直立,单一;基生叶1枚,盾状着生,阔圆形或卵圆形,直径20—80(100)厘米,边缘具齿状缺刻,两面被短刺毛;茎生叶小型,掌状浅裂;圆锥花序顶生,长约20厘米,花小,多数,白色或微带紫色;蒴果长约5毫米,种子具翅。花期6—7月;果期8—9月。  相似文献   
40.
老君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东南部紧靠中越边境的马关、麻栗坡两县交界处,在北纬22°54′—22°58′和东经104°34′—104°42′之间。区内最高峰海拔2579米,较低河谷为南温河,海拔仅为600米,相对海拔高差达1979米。母岩主要为白垩纪花岗岩。植被类型有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和山顶苔藓矮曲林等。 由于该地区紧靠中越边境,因此,自1986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老君山自然保护区以来,较少有人对该保护区进行全面的植物考察。至今,对于大多数植物学工作者来说,老君山那丰富而独特的植物资源仍蒙着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