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3篇
  免费   421篇
  国内免费   1470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在海拔2300m选择健康成年男性5人,急进抵海拔4660m,用多导监测仪分别在两地连续7h监测夜间睡眠、呼吸状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进行自身对比。结果发现:(1)急进高海拔后,总睡眠时间、有效睡眠指数、Ⅲ~Ⅳ期深睡眠均较中度高原减少(p<0.01);总觉醒时间、Ⅰ~Ⅱ期浅睡眠高海拔较中度高原增多(p<0.05):(2)急进高海拔后,有3名健康人出现周期性呼吸,其中1名健康者出现周期性呼吸119次,伴有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最低Sao_2为78%;(3)同海拔高度夜间睡眠时与清醒时Sao_2相比较,中度高原下降4.2%,高海拔下降11.2%(p<0.01);高海拔与中度高原夜间清醒时Sao_2相比较下降7.4%,睡眠时下降14.4%(p<0.001)。结果提示:(1)睡眠加重了高原人原有的低氧血症;(2)低氧血症导致睡眠结构的紊乱和睡眠质量的降低;(3)睡眠中出现的周期性呼吸,应视为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4)频发的周期性呼吸或睡眠呼吸暂停将影响大脑机能。  相似文献   
102.
兰种子发芽之后形成原球茎与根状茎,前者以亚美万代兰,后者以多花兰为材料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多花兰种子发芽初期,与亚美万代兰相似,但分化子叶的能力较差,在暗培养下,只形成鳞片状叶,紧贴在根状茎的分生组织上。根状茎只有转入光培养才有茎叶分化。兰种子发芽时的毛状物,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与根毛较接近。  相似文献   
103.
用免疫金颗粒标记鉴定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抗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丁翠  马可 《昆虫学报》1991,34(1):7-12
用免疫电镜金颗粒标记技术准确、快速地对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核型多角体病毒抗原进行了定位和鉴定.舞毒娥病毒的多克隆抗体与同源的多角体抗原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亲和性,但与不同源的松柏锯角叶蜂(Neodiprion sertifer)病毒多角体抗原仅有极微弱的交叉反应.舞毒蛾病毒粒子和核衣壳抗原也能与同源的多克隆抗体作用.在被病毒感染的舞毒蛾脂肪体细胞核中,成熟的多角体被金颗粒重重标记,其外缘的游离病毒粒子和核衣壳亦被标记,但亲和力较弱.在被感染的脂肪体细胞核和质内发现一种与多角体蛋白晶体不同源的菱形结晶体.  相似文献   
104.
大豆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土壤水分胁迫使两个供试大豆品种(系)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鲁豆四号”降低的幅度大于小粒大豆品系“7605”。在相同的叶水势下,“7605”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高于“鲁豆四号”,但“7605”气孔随水势下降而关闭的速率大于“鲁豆四号”。水分胁迫使叶片温度升高,“7605”比“鲁豆四号”升温较快,但在同一水分处理中,“鲁豆四号”的叶温高于“7605”。水分胁迫降低了大豆的水分利用效率,且“鲁豆四号”降低的速率大于“7605”。结果表明,“7605”对水分胁迫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5.
本文描述了寄生在大麦根部的禾谷多粘菌Polymyxa graminis Led.的次生游动孢子的超微结构,包括核、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脂质粒、排泄泡、小囊、具膜小囊、核糖体以及鞭毛基体(Kinetosome)和鞭毛杆等细胞器。游动孢子中未见微体。同时也在电镜下观察了游动孢子接触和穿透根细胞时所形成的管腔(Rohr)和棘杆(Stachel)以及游动孢子穿透细胞壁的详细过程。  相似文献   
106.
多效唑连用其它植物激素对水稻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成章  戚秀芳 《遗传学报》1992,19(5):453-458
本实验采用继代多年的花培体细胞无性系Hu18再生绿芽(0.5mm)为起始材料,研究多效唑(MET)与其它激素配合使用对试管苗的调控作用,结果指出:(1)单独使用MET对绿芽生长有毒害作用,除2,4-D、GA,外,MET与适宜浓度的其它激素配合使用才能发挥增苗、壮苗作用,其中以MET与BA配合使用的培养效果最好,MET与NAA,C_2H_4配合使用的效果次之;(2)MET与其他激素配合使用不但能降低植株高度,促进根系发育,而且可以延长试管苗的保存时间;(3)MET与乙烯利配合使用能加速绿芽成苗速度,而与其他激素配合使则延缓绿芽成苗速度,如与2,4-D配合使用则延缓2,4-D对绿芽的脱分化进程;(4)在本实验条件下,以MET 2.5mg/L+BA 2mg/L+NAA 0.2mg/L配合使用有利根芽的协调生长。本文还从植株干物质累积,叶细胞结构,细胞活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7.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和结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coli)是引起人类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传统生化方法在鉴定弯曲菌时存在步骤多、耗时长、通量低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弯曲菌全基因组进行序列、基因注释、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以及CRISPR-Cas系统等分析,挖掘能够有效区分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高分辨力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在基因组序列长度、GC含量、基因数量、多位点序列分型以及CRISPR-Cas系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同时,研究还发现了一段在空肠弯曲菌基因组中广泛存在的高分辨力CRISPR重复序列。这些特征可用于构建能够准确鉴别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生物信息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8.
韩志萍  程慧莹  王飞 《菌物学报》2020,39(8):1520-1529
桔黄赛多孢菌Scedosporium aurantiacum是慢性肺病患者的常见呼吸道定植菌,在免疫缺陷人群中可引起侵袭性感染,致死率高,但由于致病机理不明,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我们在前期研究中,通过差异蛋白组学及酶工程技术发现分泌胰蛋白酶是桔黄赛多孢菌的潜在毒力因子,目前对这种蛋白酶的遗传信息、结构及致病机制并不清楚。本研究用Superdex S-200分子筛和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两种填料将这种蛋白酶分离纯化出来,通过酶谱验证了纯化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胰蛋白酶对bFSR、bLSTR和bEKK 3种底物的水解性能最佳,对zFR和bzLR的水解性能最差。酶解最快的反应所对应的Km为6.09μmol/L,Vmax为13.01μmol/L/s,Kcat为23.65/s;酶解最慢的反应所对应的Km为29.94μmol/L,Vmax为11.35μmol/L/s,Kcat为20.63/s。研究结果对于填补赛多孢菌毒力因子研究的空白、针对毒力因子开发新型的抗真菌药物和治疗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用药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血清游离氨基酸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到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MDR-TB患者,根据乱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5)、对照组(n=45),其中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化疗治疗,研究组则给予莫西沙星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血清游离氨基酸和免疫功能,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18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1.11%(32/45),高于对照组的46.67%(21/45)(P0.05)。研究组治疗18个月后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18个月后CD4+、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均升高,CD8+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18个月后CD4+、Ig A、Ig G高于对照组,而CD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8个月后缬氨酸、谷氨酸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常规化疗治疗MDR-TB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0.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糖蛋白E(glycoprotein E,gE)是VZV亚单位疫苗的主要候选蛋白,但目前原核表达系统制备的gE蛋白以包涵体形式为主,可溶性差。本研究采用去除第1~30氨基酸序列的VZV gE胞外域基因,将其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并转化至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使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His-tag柱纯化重组gE蛋白,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其特异性。用该重组gE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及特异性。结果显示,BL21/pET32a-VZV gE工程菌可以表达可溶性重组gE蛋白,纯化后纯度约为90%。WB鉴定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ELISA检测显示小鼠抗VZV gE多克隆抗体效价>1∶10 000,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该抗体特异性较高。结果表明,本研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可溶性重组VZV gE蛋白,同时该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这为VZV gE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和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