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3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蚜虫脱共生效果的鉴定对蚜虫-巴克纳氏菌共生体系的研究至关重要.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及特异性PCR扩增技术,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oenae)脱巴克纳氏共生菌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利福平处理5 d和10 d后的麦长管蚜,PCR检测发现有巴克纳氏菌(Buchnera)特异性扩增条带,说明共生菌仍然存在;在利福平处理 15 d后,PCR检测没有发现特异性扩增条带,说明麦长管蚜胞内共生细菌的核酸已经被降解;光学显微镜观察与PCR检测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992.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伴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临床护理模式,它既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又是在这种认识方式指导下为临床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的方法论[1].循证护理也称为"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它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运用现有的最好的科学证据对病人实施的护理.目前,循证护理正在成为现代护理发展的方向,已被逐步应用于护理实践.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2004年1月,我院儿科开展浅静脉留置针技术,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既可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同时又可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但是由于小儿血管细小,充盈度差,较难做到一针见血.我们于2005年3~10月将循证护理运用于小儿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3.
彩色多普勒对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惠琼  郭水英 《蛇志》2008,20(2):154-155
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技术对我院脉管病科2006年6月~2007年12月住院的67例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其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探讨其在临床诊断和应用蕲蛇酶治疗的疗效价值.  相似文献   
994.
龙霞 《蛇志》2008,20(1):76-77
强直性脊柱炎是慢性炎性疾病,其特点是椎间盘关节出现类似风湿性关节炎的改变,以及椎间盘纤维环和纤维环附近结缔组织的骨化,病因迄今不明.近年研究提示,可能与某些细菌,如克雷百杆菌感染或遗传因素等有关.临床表现为起病迟缓、早期有间歇性或持续性腰背疼痛,并有晨僵,活动后减轻,臀部骶髂关节区有不适、疼痛及压痛.病变沿脊柱渐向颈椎发展,表现为疼痛、僵硬及驼背,易并发肺部感染、呼吸困难及胸痛等,外周关节如髋、膝、肩关节也可受累,还可有足跟、足掌痛及大腿痛.  相似文献   
995.
  细根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C和养分循环的重要环节。以往的细根分解研究以埋袋法的应用为主。然而, 由于埋袋法对分解材料的干扰以及对分解环境的改变使其很难揭示原位环境下根系的自然分解过程。该研究应用微根管(Minirhizotron)技术连续3年对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和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细根的分解过程进行原位监测, 运用Kaplan–Meier方法估算细根分解的保存率及分解期中位值(即50%细根完全分解的时间, Median root decomposition time), 做分解曲线, 用对数秩检验(Log-rank test)方法分析不同树种、直径、根序及土层对细根保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伴随时间延长, 细根的保存率逐渐下降, 兴安落叶松细根保存率的下降显著快于水曲柳(p<0.001), 两树种分解期中位值分别为(82±7) d 和(317±28) d; 不同直径等级(≤0.3、0.3~0.6、>0.6 mm)细根的分解速率不同, 两树种最长分解期中位值均出现在最细直径(≤0.3 mm)根中; 高级根分解速率显著低于一级根(p<0.05); 土壤上层分解速度快, 随着土壤深度增加细根分解速率减小。微根管技术为了解细根自然分解过程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6.
凉水自然保护区松鼠贮藏红松种子距离的初步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10月,应用线牌标记红松(Pinus koreansis)球果,采用人工放置实验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松鼠(Sciurus vulgarls)贮藏红松种子距离进行了初步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放置点的红松球果堆被松鼠发现并捕食的时间不一致,放置在人为干扰较强地点(旅游步道边)的红松球果最后被搬运走,但各放置点的红松球果均在放置10 h内全部消失.新球果(2006年)和旧球果(2005年)均被松鼠捕食并贮藏,但松鼠优先选择搬运新球果.实验共放置人工标记的球果110枚,当场被取食的球果8枚,其中花鼠(Eutamias sibiricus)当场取食4枚新球果,松鼠当场取食4枚,均为旧球果;其余102枚球果被搬运并贮藏.以放置点为圆心,以300 m为搜索半径,共回收标志球果47枚,回收率为46.1%.  相似文献   
997.
2007年8月8日,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方样管理站收到群众在当地小河边(地理坐标N 26°26'37"E108°16'30".海拔901 m)抓到的一只鹭科鸟类,该鸟在送到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治观察几天后恢复健康,拍照后,于12日被放归野外.  相似文献   
998.
紫细菌是研究细菌光合作用的重要生物.介绍了紫细菌光合机构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Ⅰ(light-harvestingⅠ)、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Ⅱ(1ight-harvesting Ⅱ)和光化学反应中心(reaction center)的结构,并探讨了其光合作用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重点阐述了PpsR/AppA系统对紫细菌光合作用基因的转录调控.  相似文献   
999.
昆虫孤雌生殖中中心体的组装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心体是动物细胞主要的微管组织中心(microtubule organizing center, MTOC), 负责组织纺锤体.近年来, 关于昆虫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后中心体形成的深入研究对阐明昆虫孤雌生殖的过程和机制以及了解孤雌生殖的进化和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第一次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中心体的装配以及中心体对于昆虫孤雌生殖的意义, 表明昆虫孤雌生殖的普遍模式就是在没有精子提供中心粒的情况下, 卵子通过新形成的中心体进行有丝分裂, 中心体自我组装限制的解除可能是进行孤雌生殖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采用环境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布氏轮藻(Chara braunii)的藏卵器和藏精器进行了仔细观察。结果表明:藏卵器外的管细胞(包围细胞或螺旋细胞)在卵细胞受精以后,不但没有钙的沉淀、加厚,而且还呈现出逐渐萎缩,最终消失。因此,在古轮藻的研究上,常提到的包围细胞或螺旋细胞,实际上并非是细胞结构,而是受精卵的外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