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81.
广东广西淡水水鳖科植物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佐成  王徽勤  孙祥钟   《广西植物》1986,(4):277-284
广东、广西的淡水水鳖科植物有苦草属、软骨草属、黑藻属、水筛属和水车前属,计有12种1变种。在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上,它们属于热带亚洲成分,其垂直分布海拔高度为4—1200米。  相似文献   
382.
北京一些水霉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水霉的生态学研究技术进行了探索,改进了水霉定量分离的方法,鉴定和筛择了有利于水霉纯化和分离的选择性培养基,同时对水霉在自然界的存在规律进行了研究,调查了5种不同污染程度水体中水霉数量的季节性分布,结果表明,从清洁水到重污水体中水霉的数量具有季节性分布,除重污水体外,其它水体一般在一年内出现三次高峰。对水霉在水体中的昼夜分布和垂直分布也作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383.
土壤中甲螨垂直分布和季节动态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甲螨(Oribatid mite)是土壤动物中主要类群之一。它们分布广、数量大(占土壤螨类的50%)、种类多,对土壤的形成、熟化及土壤物质能量的变动转化起着重要作用。甲螨还通过自身的运动、摄食和代谢,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于农林业生产。甲螨中有的种类是动物寄生蠕虫的中间宿主;有的种类可危害农作物;还有些种类是畜牧  相似文献   
384.
景观生态—一种综合整体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景观生态的提出、发展及目前几个主要学派的观点进行了仔细分析,认为景观生态兴起反映了人们的心理状态,同时正是由于其“双向”研究的观点,使其具备了综合学科的特征。然而目前景观生态首先是一种综合整体思想,如果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范畴应在基本的生态系统到区域之间。  相似文献   
385.
 本文对陕西省化龙山植被的垂直分布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文中采用了数量分类结合对群落生态特点及区系组成的分析,划分出森林植被垂直带如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海拔1600m以下;落叶阔叶林带,海拔1600—2200m;亚高山针叶林带,海拔2200—2917m。  相似文献   
386.
本文作者于1982—1988年在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种群密度为0.077(只/公顷),A、B、C垂直带间的数量分别为0.091、0.093、0.048,各占种群数量的39.22%、40.09%和20.69%,D带经调查,尚未见有分布。在繁殖前的5月为种群数量最低基数(0.030只);繁殖后的7月数量最高(0.099只)。  相似文献   
387.
东北长白山垂直林带下现代表土花粉与植被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长白山北坡5个垂直植被带的林下采集29个表土(苔藓)样品进行孢粉分析,同时将其结果作对应分析。结果表明,除个别样品,在长白山垂直植被带的孢粉组合中乔木花粉占优势,其中以松属和桦木属最多,在各植被带均有分布。松属花粉最高含量出现在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带的孢粉组合中;桦木属花粉则大量见于亚高山岳桦林带和以栎桦为主的阔叶落叶林带,但前者伴有耐寒、旱的小灌从杜鹃花属花粉,而在后者中则见有大量蕨类孢子。阔叶落叶林带的孢粉组合是以类型多、百分含量高的落叶乔木花粉和大量蕨类饱子为特征。亚高山针叶林带的孢粉组合中出现数量众多的云杉属花粉。在高山苔原带孢粉组合中虽然乔木花粉略占优势,但极少或不见蕨类孢子,与其他植被带比较,草本植物和小灌丛花粉明鲜较多,其中杜鹃属花粉含量在草本中占优势,其中出现苔原带的指示花粉——仙女木属。  相似文献   
388.
刘见波  高光耀  傅伯杰 《生态学报》2023,43(4):1496-1505
随着气候变化黄土高原植被与坡面侵蚀关系面临更多复杂和极端降雨情景的挑战。以黄土丘陵区草地坡面为对象,选择3场当地典型降雨事件,研究植物冠层、枯落物和根系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及其对不同降雨情景的响应规律。事件-Ⅰ为短历时、高强度和大雨量,事件-Ⅱ为中等历时、强度和雨量,事件-Ⅲ为长历时、低强度和小雨量,3场事件分别代表2015—2017年侵蚀性降雨事件聚类分析后的3种情景。从多年次降雨事件尺度来看,冠层主要作用于降低泥沙浓度,减少了48.20%的径流含沙量,占总贡献率的53.03%,并贡献了约1/3的减流和减沙效应;枯落物的减流效应最高,减少了28.43%的径流量,占总贡献率的50.75%,其减沙的相对贡献率仅为26.41%;根系的减沙效应最高,减少了36.33%的土壤流失量,占总贡献的37.95%,远高于其减流相对贡献率(15.58%)。说明草地植物对土壤侵蚀的作用机制受到冠层、枯落物和根系的影响,各组分越完整,减流减沙能力越高。单次事件分析表明,由事件-Ⅰ、事件-Ⅱ到事件-Ⅲ,冠层的减流率和减沙率均为负值(-77.97%至-0.91%),相对贡献呈逐渐减小趋势;而枯落物和根系的减流率和减...  相似文献   
389.
太白山南坡吸血虻类的垂直分布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树森  杨祖德 《昆虫学报》1993,36(3):340-346
太白山南坡的吸血虻类有2亚科,5属、46种。分布于8个垂直带,以1000-1500m的松栎林带最多,600-1000m的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混交林带次之, 1500-2000m的杂木林带第三,600m以下,2000m以上较少。 其区系为古北界与东洋界过渡地带,以古北界为主,600-2000m为过渡中心,1000-1500m为两界分界地带。  相似文献   
390.
任建强  李世广 《四川动物》1997,16(4):191-192
我们于雏1991-1995年对关帝山地区的兽类垂直分布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现将所获资料报告如下。1自然概况关帝山地处吕梁山中部,位于东经111°18'-111°38'、北纬37°25'-37°55',总面积78.04万亩。主峰关帝山海拔2830m。该地区的植被垂直分布明显由低到高可划分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