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28篇
  免费   1160篇
  国内免费   13104篇
  2024年   171篇
  2023年   798篇
  2022年   828篇
  2021年   941篇
  2020年   935篇
  2019年   843篇
  2018年   685篇
  2017年   813篇
  2016年   832篇
  2015年   895篇
  2014年   1120篇
  2013年   1003篇
  2012年   1050篇
  2011年   1104篇
  2010年   1077篇
  2009年   1115篇
  2008年   1299篇
  2007年   1026篇
  2006年   875篇
  2005年   840篇
  2004年   820篇
  2003年   831篇
  2002年   831篇
  2001年   715篇
  2000年   634篇
  1999年   506篇
  1998年   414篇
  1997年   442篇
  1996年   411篇
  1995年   408篇
  1994年   360篇
  1993年   357篇
  1992年   351篇
  1991年   356篇
  1990年   348篇
  1989年   319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98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110篇
  1984年   52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66年   6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8篇
  1953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以25 个鹰嘴豆品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雾的方式进行Ascochyta rabiei菌悬液室内外人工接种,评价不同鹰嘴豆种质资源的抗病性;同时利用RAPD方法进行基因型鉴定,采用NTSYSpc 2.10t软件对分子标记结果进行遗传相似性的统计分析并建立各品系间的亲缘关系聚类图,探讨不同鹰嘴豆品系对A.rabiei抗性与遗传多态性间的关系。通过室内和田间鹰嘴豆抗A.rabiei鉴定结果综合分析表明:在25个鹰嘴豆供试品系中,“系选 03”和“216”品系均表现出稳定抗性特性;北园春品系表现出稳定中抗特性。通过RAPD多态性引物对这25 个供试品系进行PCR扩增,共获得129 个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共有67 条,多态性比例达51.94%,遗传相似系数为0.3731-0.9254。结合抗病性和遗传多态性,经方差分析表明,本研究所采用的鹰嘴豆品系对A.rabiei的抗性强弱与其遗传相似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2.
文中对豆酱、酱油、腐乳等主要的传统盐腌发酵调味食品的真菌进行了归纳总结。为发酵食品生产中有益真菌菌种的开发应用以及发酵过程中微生态的研究提供了数据,并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有害真菌的识别与防治提供了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加氧酶作为一种氧化还原酶,可催化分子氧的氧原子与一大类有机化合物反应,被广泛应用于环保行业、美容保健行业、移植免疫过程、医药中间体的生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生物修复、病虫害的防治等。本文综述了来源于真菌、细菌以及放线菌的加氧酶的研究进展,包括酶的性质、结构特点、催化机理及催化反应途径、应用等,并对微生物中加氧酶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4.
以亚硫酸盐甘蔗渣浆酶解液作为原料,利用C. shehatae发酵制取燃料乙醇。结果表明:还原糖最适初始质量浓度为葡萄糖140 g/L、木糖60 g/L、酶解液总糖80 g/L。利用初始葡萄糖55.06 g/L、木糖11.18 g/L、纤维二糖4.51 g/L的亚硫酸盐甘蔗渣浆酶解液发酵,经18 h获得乙醇22.98 g/L。乙醇得率为67.23%,葡萄糖利用率为99.27%,木糖利用率为32.96%,C. shehatae适合作为蔗渣为原料的乙醇发酵菌株。  相似文献   
995.
为充分利用营养没有得到充分吸收的栽培过食用菌的废弃菌糠、明确在牡丹江地区再利用食用菌菌糠生产黑木耳的适宜比例,以灵芝和鲍鱼菇的废弃菌糠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配方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黑木耳培养料中灵芝菌糠体积分数为30%时栽培效果最佳,显著优于参入鲍鱼菇菌糠的各种培养料配方(P〈0.01)。因此,可以利用灵芝菌糠废料作为替代料栽培黑木耳使用。  相似文献   
996.
采用结构方程混合模型(SEMM)对实际SNP数据进行分析,为遗传统计学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分析方法。本研究的数据是由GAW17提供的,包含697个个体的22条常染色体的上万个SNP和根据这些SNP所模拟的697个个体的性状特点。随机挑选了1号染色体上的4个SNP和3个定量性状作为研究变量,分别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和结构方程混合模型分析。根据4个SNP数据,人群被分为3个潜在类别,概率分别为0.53,0.34,0.13。潜在类别1、2和3中的因子均值Q分别为-4.029、-2.052和0,潜在类别1、2的因子均值均低于3(<0.001)。研究表明:结构方程混合模型(SEMM)综合了结构方程模型和潜在类别模型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可用于处理同时包含分类潜变量和连续潜变量的数据。  相似文献   
997.
方玲  刘歧莎  李倩  闫淑珍  李玉  陈双林 《菌物学报》2013,32(6):1004-1011
真黏菌是一类独特的菌物。目前对其进行的系统发育研究主要是基于形态特征,分子水平的系统发育研究上小亚基核糖体RNA基因和蛋白质合成延长因子基因研究相对较多。为了扩充能有效地进行真黏菌系统发育研究的基因资源,探讨了肌动蛋白基因和β-微管蛋白基因用于真黏菌系统发育的可行性。共获得14个基因序列,肌动蛋白基因和β-微管蛋白基因各7个。在GenBank中除多头绒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外并无其他真黏菌的肌动蛋白基因和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研究获得的14个基因序列为真黏菌基因的新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肌动蛋白基因能够有效地将无丝菌目、团毛菌目、绒泡菌目和发网菌目区分为4个分支,其中发网菌目为一个独立的进化支,支持了根据子实体发育所认识的真黏菌纲内部具有两条进化路线的观点,因此显示出肌动蛋白基因对于真黏菌系统发育研究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8.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尽管Lanzia berggrenii能在寄主中形成基物子座,但与膜盘菌属的核心种关系较近,而与蜡盘菌科成员关系较远,应该归属于膜盘菌属。在广义的膜盘菌属的系统树中该种及在新西兰发现的4个新种构成一个单系群,分别命名为Hymenoscyphus haasticus,H. kiko,H.ohakune和H.waikaia。它们的共同特征:基物均为南青冈叶片,侧丝顶端分枝形成类似囊层被的结构,覆盖于子实层上部。Lanzia berggrenii var.metrosideri应为膜盘菌属中一个独立的种,即Hymenoscyphus metrosideri。  相似文献   
999.
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地衣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萌  魏江春 《菌物学报》2013,32(1):42-50
报道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地衣22种,分隶于16属,13科,5目,包括中国新记录4种:异色杆孢衣Bacidia heterochroa,安奈污核衣Porina aenea,白黑瘤衣Buellia alboatra及美丽黑瘤衣Buellia venusta。该研究丰富了关于该地区荒漠地衣物种多样性的知识,并将为沙漠生物地毯工程的前期研究提供更多的地衣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00.
从我国海南省三亚市棕榈根际土样中分离到一金孢属新种——三亚金孢,对其进行了形态描述和基于ITS-5.8S rDNA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它的主要鉴别特征:具有球拍状的菌丝细胞和椭圆至桶状的间生孢子;顶生和侧生孢子着生在短突起或侧分枝上;具有近球形至卵圆形的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