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1篇
  免费   524篇
  国内免费   5628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301篇
  2022年   337篇
  2021年   323篇
  2020年   345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284篇
  2017年   314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394篇
  2009年   373篇
  2008年   445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21.
湿地农田土壤磷素的分布、形态有与有效性及磷素循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学报》2001,21(12):2067-2073
  相似文献   
922.
中国农田土壤N2O排放通量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生态学报》2001,21(8):1225-1231
中国作为世界上一个重要农业大国,对全球大气中N2O浓度的影响正在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该研究采用针对农业土壤痕量气体排放估算建立的、基于N2O的产生、传输和消耗机理的反硝化分解(DNDC)模型,在建立了有关中国气候、农业土壤和农业生产的分县数据库基础上,估计了我国各县农业土壤N2O的排放通量,发现我国农田土壤N2O排放通量有较明显的地区差异,西北地区较低,东南地区较高.还发现无论温度升高,还是施肥量变化,对我国农田土壤N2O排放通量的影响,都存在区域差异,表现为东南地区的变化幅度较西北地区大,这可能与我国气候的干湿变化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3.
土壤与水体有机污染的生物修复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5  
系统论述了土壤、水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特点、有机污染生物修复的概念、应用范围、成功实例与研究进展等,特别是对于泄漏石油污染的生物成功降解方法、效果,土壤中易爆炸物如TNT、废水中有机污染的有效降解等,评价了生物修复所具有突出优势,对有机、无机污染物降解过程中植物、微生物筛选、基因修饰、分子克隆与转基因植物方面近年来所取得的惊人成果与突破性进展,无疑正激励着人们开拓更大的应用范围。预计不久的将来,更多具有环境净化与生物修复功能的商业性综合技术与高效性工程生物将投入应用。  相似文献   
924.
中国农田土壤N2O排放通量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王效科  庄亚辉  李长生 《生态学报》2001,21(8):1225-1232
中国作为世界上一个重要农业大国,对全球大气中N2O浓度的影响正在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该研究采用针对农业土壤痕量气体排放估算建立的,基于N2O的产生、传输和消耗机理的反硝化分解(DNDC)模型,在建立了有关中国气候、农业土壤和农业生产的分县数据库基础上,估计了我国各县农业土壤N2O的排放通量,发现我国农田土壤N2O排放通量有较明显的地区差异,西北地区较低,东南地区较高。还发现无论温度升高,还是施肥量变化,对我国农田土壤N2O排放通量的影响,都存在区域差异,表现为东南地区的变化幅度较西北地区大,这可能与我国气候的干湿变化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5.
九华山土壤跳虫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在九华山4种生境中共获土壤跳虫5904个,分隶10科52属,等跳科有14属,数量占各科总数72.09%,其中以符跳属个体数占绝对优势,不同群落组成成分及各项指标差异显著,混交林土层中种、数量丰富,若以土层和Aoo层总和计算,则有高海拔生境各落比低海拔多的趋势,灌丛草甸土壤跳虫群落的H和E值高而且季节变化不大,秋冬季节各群落种、数都有增加,而以山上两个群落Aoo层增加更多,表聚现象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926.
青冈林土壤跳虫群落结构在落叶分解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柯欣  赵立军  尹文英 《生态学报》2001,21(6):982-987
1993年5月至1995年4月,用落叶代法研究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落叶分解过程中跳虫的群落结构变化。用多样性指数、演替指数、相似系数分析跳虫在落叶分解过程中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特点。青冈落叶分解经淋洗、养分固定 养分活化3个阶段,分解常数分别为k1=9.11,k2=2.57,k3=0.43(百分比/月)。跳中心在落叶分解过程中的集聚型分为3组:A组为落叶分解前期集聚的种类,B组为后期的种类,C组为中期或全过程的种类,分析讨论了落叶分解过程与跳虫功能群及群落结构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7.
土壤可溶性无机磷对微生物生物量磷测定的干扰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林启美 《生态学报》2001,21(6):993-996
对于可溶性无机磷含量高于50mg/kg土的土壤,薰蒸处理前必须去除这部分磷,否则将严重干扰微生物量磷的测定,讨论了去除土壤中可溶性无机磷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8.
野外用剥落法采集落叶松(Larixgmelini)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分析P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落叶松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全P浓度无明显差异,但根际土有效P却明显高于非根际土.12年生时根际土有效P增加12.6%,40年生时增加23.4%,表明落叶松根际对土壤中的P具有活化作用.落叶松根际土无机P各组分与非根际土亦有差异,表现出根际土OP低于非根际土,AlP、FeP、CaP和NH4ClP则高于非根际土的趋势.落叶松根际土的pH低于非根际土,但落叶松根际并未发生明显酸化.落叶松根际有效P与pH变化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929.
东北高寒地区麦田枯枝落叶分解的生态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秸秆还田和农家肥的投入是防止土壤退化和维持健康生态农业的主要前提条件。因此对农田枯枝落叶分解转化的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枯枝落叶的物质转化过程与土壤环境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都密切相关。土壤动物是有机质分解 -腐殖化作用机制的主要环节。一方面 ,它对损耗有机质有直接影响 ;另一方面 ,它对微生物种群起一种真正的生物和能量的过滤作用[9] 。土壤动物对有机残体的机械粉碎作用使真正的“分解者”微生物和有机残体的接触面显著增大。同时有机残体经土壤动物消化道作用变得柔软湿润。也有利于土壤酶的作用。此外…  相似文献   
930.
西双版纳山区 ,刀耕火种轮歇农业是一种以火和休闲为特征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 ,短期种植 ( 1~3年 ) ,长期休闲 ( 6~ 8年到 2 0年以上 )的点播种植农业 ,是人类最直接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成为人类对热带山区生态环境适应的一种生存方式 ,具有悠久的历史[1 ] 。随人口压力的增长 ,对粮食和其他农林产品需求的增加 ,迫使土地轮歇周期的缩短和在坡度较大的地方进行耕作 ,造成土壤侵蚀、养分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加上刀耕火种的粗放性、普遍性 ,使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1 1 ] 。有关西双版纳地区刀耕火种对植被演替[9,1 4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