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楔形切除胃的不同部位对术后胃电节律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新西兰兔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胃体近端楔形切除组、胃体远端楔形切除组及对照组3个处理组,每组10只。记录在自然恢复状态下术后3日、6日、9日胃体近端及胃窦处30分钟内慢波总数及正常慢波次数并计算正常慢波百分比。用析因设计分析切除部位、测量部位、术后时间三因素对胃慢波节律的影响。结果:上述三因素均对术后慢波节律有影响,切除胃体近端与切除胃体远端相比,前者引发的术后胃电节律紊乱的程度更严重且恢复更缓慢;术后测量胃窦处与测量胃体处相比,前者发生的胃电节律紊乱的程度更严重且恢复更缓慢。结论:大弯侧胃底与胃体交医院界处的"胃电起始区域"即为"胃电起搏区","胃电起搏区"的切除对术后胃电节律的影响大于传导区域切除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NTIS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发病情况,及对病情的预后。方法:2010年1月到2010年3月,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患者共161例。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分组。记录其年龄、性别、血糖、血白蛋白、肝肾功能、电解质、白细胞、血气、心率、血压等,统计有创呼吸机的使用率、使用天数、APACHEII评分、ICU住院天数和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161例入住ICU的重症患者中74例伴有NTIS(45.96%),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是ICU住院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低T3与住院期间死亡率明显相关,是主要死亡危险因子;NTIS患者较正常甲状腺患者死亡风险增加2.93倍(95%CI,1.052~8.182)。结论:低T3在重症疾病患者中发病常见,与住院期间死亡率明显相关,对于预测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提高对蜂蜇伤致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的认识并引起对该病的重视。方法:对1例蜂蜇伤致MODS及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蜂蜇伤后同时或序贯出现2或2个以上系统器官的功能不全或衰竭的临床综合征,称为蜂蜇伤致MODS。病死率与衰竭器官数目有关。结论:治疗蜂蜇伤致MODS早期应采用血液净化措施,同时综合性保护肾、心、肝等多器官功能,促进多器官功能恢复是抢救治疗的关键。对于骨筋膜室综合症,应早期诊断、早期彻底筋膜室切开减压。  相似文献   
104.
女性一生中大约有l/3的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的,围绝经期症状使得女性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激素替代治疗,但因可能会增加乳癌和子宫内膜癌等的发病风险,其应用还存在很大的争议,非激素类药物包括中枢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选择性的5-HT重摄取抑制剂,γ-氨基丁酸类似物,黑升麻类药物等。黑升麻类药物缓解围绝经期症状的疗效是肯定的,黑升麻没有雌激素样作用,可能是通过5-羟色胺受体来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了解新生儿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620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毛细血管渗漏综合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620例新生儿中有168例诊断为CLS,单因素分析显示严重感染、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重度窒息、发病前低体温对新生儿CLS的发生有影响(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严重感染、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是发生CL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严重感染、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是发生CL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6.
采用Wright-Geimsa染色法和电镜技术对人工感染的红螯光壳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白斑综合症(White spot syndrome,WSS)血液病理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患病螯虾血细胞总数、透明细胞(AH)数量极显著减少(P<0.01),大颗粒细胞(LGH)极显著增加(P<0.01);病毒感染后3种血细胞大小均有增加趋势,透明细胞和大颗粒细胞的核质比(NP)较感染病毒前极显著下降(P<0.01)。显微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血涂片中血细胞明显减少,病变、破损或解体的细胞增多,至濒死期螯虾血液呈典型的溶血状态。超微病理学变化表现为血细胞受到了损伤。高尔基体变形、线粒体结构模糊破损;核膜变形核固缩、细胞核高度异染色质化;濒临死亡的螯虾血细胞细胞器和染色质溶解,胞浆水肿,细胞溶解坏死。在患病螯虾的血细胞核中清晰可见WSSV粒子。  相似文献   
107.
浙江省牛犬猝死症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药敏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浙江省 2 0 0 3年 3~ 4月发生的牛、犬猝死综合征 (sudden deathsyndrome ,SDS)的病原体进行了分离和鉴定 ,并检测了分离菌株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采集 2 6头牛、2 2头猝死犬的心血 ,以及心、肝、脾、肺、肌肉组织和粪便标本 ,并同时进行尸检。采用多种培养基分离培养病原菌。根据菌落特征、革兰染色镜检和ATB半自动细菌鉴定仪检测结果鉴定病原菌的种属。用药敏试条和ATB半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上述菌株对1 0种抗生素的体外药敏试验。从 84 .6 %病牛 (2 2 / 2 6 )、72 .7%病犬 (1 6 / 2 2 )中检出魏氏梭菌 (Clostridiumwelchii) ,但未检出炭疽杆菌 ,表明魏氏梭菌是牛、犬SDS的病原体。病牛真胃、小肠和心冠状沟 ,以及病犬小肠、肝脏出现明显的点状出血 ,这可能与其死亡直接相关。所分离的魏氏梭菌对青霉素和林可霉素耐药 ,但对其它 8种抗生素敏感 ,故青霉素和林可霉素不适合用于魏氏梭菌感染引起家畜SDS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8.
对虾白斑综合症其病原是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简称WSSV)。 VP19是 WSSV的一个囊膜蛋白,HyNPV(Hybrid of AcNPV and BmNPV,简称HyNPV)是BmNPV和AcNPV通过基因重组后得到的一个具有BmNPV和AcNPV双重优点的新型杂交病毒,在克隆了VP19基因的基础上,成功构建了重组转移载体pBlueBicHisC-vp19和重组杆状病毒 HyNPV-VP19。用重组病毒注射接种5龄起蚕,经SDS-PAGE 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WSSV-VP19基因在家蚕体内得到了表达,特异性条带大小与预计的基本一致,约为21kD。  相似文献   
109.
SARS-CoV是引起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的病原体.更多地了解SARS-CoV的基因组、蛋白结构以及它与其它冠状病毒的关系,将有助于SARS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0.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致病性强、危害性大、地域分布和宿主范围广泛,目前还不能有效地控制疫情。将含有WSSV囊膜蛋白Vp28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HyNPV-Vp28感染家蚕(Bombyx mori)蛹,对发病蚕血淋巴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Vp28在家蚕体内得到了表达。将重组病毒囊膜蛋白rVp28疫苗配制成药饵,持续口服免疫75天,对克氏原螯虾进行预防WSSV,实验虾分为2%重组Vp28疫苗、2%普通蚕蛹组织匀浆(阳性对照)和普通饵料(阴性对照)3个处理组。免疫35天后进行口服攻毒,20天内rVp28疫苗组的累积存活率为63.33%,与阳性和阴性对照比差异显著(P<0.05),PRP分别达54.16%和59.26%;注射攻毒后20 天内rVp28疫苗组的累积存活率与阳性和阴性对照组比差异不显著(P>0.05),PRP分别为46.12% 和49.99%。第55天对存活虾再口服攻毒,20天内rVp28疫苗组与阳性和阴性对照组比累积存活率差异显著(P<0.05),PRP分别为55.80%和63.16%;二次注射攻毒后,rVp28疫苗组的PRP均为31.25%。对vVp28疫苗组存活虾的胃、肠和肝胰腺组织进行病毒的原位杂交检测均呈阴性反应,而对照组死亡虾组织都呈阳性反应。本研究表明,口服免疫家蚕蛹表达的病毒囊膜蛋白Vp28能诱导螯虾产生抗病毒保护作用,对应用疫苗预防对虾的病毒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