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我国的观赏蕨类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约有蕨类植物2 600种,其中观赏价值较高的种类有数百种,按照观赏用途可分为园林绿化、室内盆栽、切花配叶、点缀盆景假山、吊篮栽培和制作干花或观赏标本等6类.观赏蕨类的绿化和美化效果好,耐荫性强,市场开发潜力大.综述了我国观赏蕨类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主要种类、园林用途和繁殖方法.并就我国观赏蕨类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2.
河南省木本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在园林中应用的前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河南省所产的106科308属1 240种木本植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发现河南省木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活型多样性丰富,生态学特性多样性和园林用途多样性齐全.文中界定了各类园林树木的判定标准,并根据此标准初步筛选出适宜于在城市园林中栽植的各类观赏树木85科219属641种、2亚种、24变种和1变型,从而为河南省及其邻近地区城市园林及各类风景园林的绿化在树种选择上提供了科学依据.文章最后对河南省野生园林树木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对其开发利用途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3.
广州市园林植物多样性及其效应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广州市信园为研究个案,同时先取市内有代表性的5个生态园林区作对比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SW指数).并把计算结果分别与园区内其它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结果和环境指标(温度、湿度、土壤含水量、有机质质量分数、含氮量)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有机质质量百分比随植物SW指数上升呈增高趋势, 良好的土壤环境又会促进植物多样性发展;②鸟类、其他小型动物的种类数随植物SW指数上升呈现增高趋势,即植物多样性决定动物物种丰富程度.建议广州市园区的SW指数不应低于2.5.  相似文献   
24.
针对园林专业的特点,以水仙为材料进行有丝分裂实验,并改进了一些实验技术,证明了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5.
药用观赏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初探药用观赏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作用 ,提出进一步发展药赏兼用地被植物建议  相似文献   
26.
周宏俊  宋霖  黄晓 《生物信息学》2018,25(11):23-28
以寄畅园的借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寄畅园外部山林地造园环境的基础上,剖析寄畅园借景的景观与空间特征,以及这一借景景观与地形环境的关联性,揭示水系山势纵横之间的正面全景与侧面景深的组合关系,并在对拙政园、赖久寺庭园等中日园林布局的例证分析中,展现所隐含的山水因借的布局模式。同时梳理历史文献中关于寄畅园借景的变迁过程,指明园林布局对借景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网络点评数据成为获取游客游览景区后体验感知的重要手段。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构建基于网络点评数据的园林展会后利用评价体系,利用网络点评数据对园林展会后利用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从中总结出目前园林展会后利用面临的突出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中国未来园林展会后利用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8.
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园林乔木受强台风“莫兰蒂”(2016年9月15日)侵袭为研究案例。通过灾后现场调研,统计出校园28种主要乔木在风灾中的受损情况,并分别在风灾过后4个月和9个月时调查树木的恢复进度。研究台风强度、树种差异、种植环境、管理维护等因素对树木风灾损失和灾后恢复的影响。最后,从灾前预防、灾后恢复2方面探讨了应对台风侵袭的策略。  相似文献   
29.
晏琪  徐武军  付玲  古新仁 《生物信息学》2018,25(12):116-120
采用文献考证法、田野调查法与逻辑演绎法,以元明清社会环境为视角,分析弋阳叠山书院园林变迁及其动力。自元代至清代,从变迁形式来看,书院园林选址从郊野山林迁入为城市高胜地,布局从单轴线前祀后学的建筑空间形态发展成双轴多进深多院落的园林空间形态,园林文化从以儒学文化为主转变为儒道释俗文化共存。从变迁动力来看,政治环境和经济支持是书院园林建设发展的基础,政体态度决定了书院园林存亡及其社会意义,经济支持在书院维系和官学化方面具有显著影响力,文化环境受政治环境影响,包容的政治环境允许延续宋儒品格,严苛的政治环境禁锢自由文风,因此文化环境对书院园林的选址、空间布局与文化确立起到关键作用力。  相似文献   
30.
现存于岭南地区的惠州西湖、潮州西湖、雷州西湖、端州(肇庆)星湖、邕州(南宁)南湖、桂州(桂林)西湖和榕杉湖等都是基于城市格局和山水尺度营造的风景园林。这些风景园林和所在州府城市的发展紧密联系,并且集中于唐宋时期生成,刘管平先生将其归纳为岭南州府园林。从公共性本身的视角出发,主要集中于管治、使用2个主要方面来考察岭南州府园林的公共性,从而揭示了在唐宋特定历史时期,岭南州府园林的4个公共性特征,并进一步指出这一类公共园林作为一种“古典公共园林”而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