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北京溪泥甲科二新种及一新亚种(鞘翅目:泥甲总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溪泥甲科2新种──北京溪泥甲Stenelmisbeijingana,sp.nov.,杨氏溪泥甲Stenelmisyangi,sp.nov.及1新亚种──无毛缢溪泥甲Leptelmisgracilisimpubis,ssp.nov.。模式标本存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22.
1963年10月12日从四川巴塘采获一批蚤类标本,共3(?)(?),6(?)(?)。其宿主由于有安氏白腹鼠Niviventer andersoni、社鼠N.confucianus和大耳姬鼠Apodemus latronum三只动物相混,故难于判定是其中哪一种动物。经鉴定这批标本的形态特征与特新蚤川藏亚种Neopsyllaspecialis sichuanxizangensis Wu & Chen,1982大致符合。但在(?)第8腹板后段、第9腹板后臂的刺形鬃鬃序以及(?)第7腹板后缘的形状等处存在着差异。按这些差异本应考虑为另一亚种,但由于川藏亚种模式产地为四川的木里、黑水、若尔盖、巴塘和西藏的波密、察隅  相似文献   
23.
小麦Kr基因在小麦与玉米或鸭茅状摩擦禾杂交中的失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大玮  牛德水 《遗传学报》1996,23(6):453-459
用37个小麦(Triticumaestivum)品种(系)为母本,分别与黑麦(Secalecereale)、球茎大麦(Hordeumbulbosum)、玉米(Zeamays)和鸭茅状摩擦禾(Tripsacumdactyloides)杂交,比较其亲和性,小麦和玉米或鸭茅状摩擦禾杂交比小麦与黑麦或球茎大麦杂交的亲和性显著提高。携带着显性Kr1和Kr2基因的小麦品种Hope与黑麦杂交,不能形成胚,而与玉米及鸭茅状摩擦禾杂交时,成胚率分别达16.00%和32.50%。表明控制小麦与黑麦及球茎大麦杂交亲和性的Kr基因系统在小麦与玉米及小麦与鸭茅状摩擦禾属间杂交中失活。讨论了还存在有其它控制小麦属间杂交亲和性的遗传调控系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4.
尹敬如  朱慧君 《兽类学报》1996,16(3):233-234
喜马拉雅旱獭G带染色体研究尹敬如,朱慧君,王文青,杨生玺,李芳(青海医学院,西宁,810001)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himalayana)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原广泛栖息的野生哺乳动物,其皮、毛、肉、油均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王懋钦等(1989,兽...  相似文献   
25.
喜马拉雅灰包菇SecotiumhimalaicumZangetDoi,由Dr.TeizoOgawa采于尼泊尔境内的喜马拉雅山带,据当地居民云:该菌为喜马拉雅雪人的一种食物。所谓雪人可能是高山雪线一带的动物。本文对该菌的分类特征和雪人的有关讨论作了介绍。原模式存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26.
喜马拉雅灰色茹采用尼泊尔境内的喜马拉雅山带,据当地居民云:该菌为喜马拉雅雪人的一种食物。所谓雪人可能是高山雪线一带的动物。本文对该菌的分类特征和雪人的有关讨论作了介绍。原模式存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27.
用石蜡制片法和整体解剖法,对小麦品种Fukuho经鸭茅状摩擦禾花粉授粉后不同时间固定的子房样品进行了细胞胚胎学观察。结果表明,观察的168个授粉后120小时(5天)以内的小麦子房中有321%、06%和262%分别发生了卵细胞单受精、极核单受精和卵细胞、极核双受精现象。发生卵细胞受精、极核受精和总受精频率分别为583%、268%和589%。对116个授粉后9天的小麦子房进行整体解剖,检测到有500%的子房有幼胚。报道了小麦与鸭茅状摩擦禾杂交的受精过程和早期胚胎发育的情况。为小麦与鸭茅状摩擦禾杂交提供了高频率受精和胚形成的细胞胚胎学证据。  相似文献   
28.
嗜热链霉菌的一个新种和一个新亚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太原地区棉籽壳的微生物区系中,从棉籽壳发酵料中经50℃培养分离到5株嗜热链霉菌,经鉴定为嗜热链霉菌的一个新种和一个新亚种:热深蓝紫链霉菌(Streptomycesthermoatrocyaneoviolaceus)、热深蓝紫链霉菌太原亚种(Streptomyces thermoatrocyaneoviola-ceus subsp.taiyuanensis).  相似文献   
29.
小立碗藓属在中国的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作者在湖南张家界采得小立碗藓属植物,经扫描电镜显示,其孢子具多数柱状疣的特征与小立碗藓加利福尼亚亚种相一致,可确定它为P.patens(Hedw.)B.S.G.subsp.californica(Crum et Anderson)Tan。此为小立碗藓属植物在我国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30.
方形黄鼠蚤4个亚种在脂肪酸组分和百分含量上具有明显不同,其中雌虫在18个组分上有区别雄虫在14个组分上有区别。此外,雌虫在C16:1和C20:0的含量上,雄虫在C16:1的含量上,4个亚种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在C12-C22区间内有9个含量较高的主要组分,是4个亚种所共有的。方形黄鼠蚤在我国境内分布有4个亚种即松江亚种、蒙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