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08年度日本生物技术相关的预算概算要求总额约为3025亿日元(约合202亿元人民币)。在新项目立项依然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尖端医疗的实用化以及与生物质相关的预算成了年度总预算的重点。  相似文献   
22.
自从1996年首个转基因作物在阿根廷批准商业化种植以来.200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达到1.02亿公顷.全球贸易总额达61.5亿美元。迄今为止,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所受遗传改造几乎只有3种类型:①转入抗除草剂基因(68%):②转入抗虫基因(19%):③转入这两种基因的组合(13%)。  相似文献   
23.
纳米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0年 ,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 ,美国将从 2 0 0 0年 10月 1日起实施一项新的国家计划———国家纳米技术计划 (NNI) ,并把其作为美国政府当前科技研究与开发的第一优先计划。据报道 ,美国政府在 2 0 0 1年预算中用于纳米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经费将高达 4 .95亿美元 ,增幅几乎一倍。克林顿在宣布这一计划时说 :“我们将能够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操纵物质。想象一下这样的可能 :材料具有 10倍于钢的强度而只有其几分之一的重量 ;把国会图书馆的所有信息压缩进一个只有一块方糖大小的器件中 ;在肿瘤只有几个细胞大小时就能检测出来。我们的研究…  相似文献   
24.
全球性肥胖症及其代谢疾病已经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因此,对其进行治疗变得愈加重要。新近研究表明,激活棕色和米色脂肪可能成为对抗肥胖的有效途径。白色脂肪棕色化可使储存能量的白色脂肪转化为具有类似棕色脂肪产热特性的米色脂肪,来增加耗能,对抗肥胖。本文综述了棕色和米色脂肪激活剂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从纳米技术的角度展望了其在肥胖症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5.
美国斯坦福研究所是国际上颇有名的软科学研究机构之一。今年一月下旬,应上海市经委新兴产业办公室的邀请,斯坦福研究所生物技术和生化研究室主任米勒(Jon P.Miller)和生物技术项目主任史密森Luther H,smithson)对上海地区中国科学院有关 。  相似文献   
26.
<正> 威胁着美国优势的日本美国议会技术评价局1984年1月27日公布了一份题为《生物技术的商业化》的报告。解说这一报告的日本野村总研的伊藤敏雄,为了弄清美国是如何比较和评价欧、美、日的技术开发能力,注意到这份报告的价值。报告对主要的发达国家的生物技术研究成果和企业上的战略意义,进行了准确地收集和评价。其中,令人关注的是,日本比起欧洲,在不久的将来,将构成对美国的威胁。要注视日本的生物技术报告中指出:“西德、英国、瑞士、法国等国家,在生物技术的商业化方面落后于美国  相似文献   
27.
丁酰胆碱酯酶(BChE)的研究已进行了几十年,它可以抵制有机磷(OP)神经毒剂,例如甲硫膦酸丙胺乙酯(VX)、甲氟膦酸异丙酯(沙林)和甲氟磷酸异已酯(索曼)等。虽然人们广泛认为BchE对OP暴露具有很大的潜在保护作用,不论是对军人还是对普通平民;但血浆中的BchE浓度为2mg/L,从而使得大范围的纯化及商业化行不通。  相似文献   
28.
产业动向     
<正>贵州省加快推进新医药产业发展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医药产业跨越发展,贵州省政府近日印发了《贵州省关于加快推进新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贵州省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7年)》。意见指出,要加快推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在新医药产业的应用,做强做优中药、民族药,培育发展生物制药、化学药;要培育发展生物制药,以泰邦、  相似文献   
29.
在新药研发过程中,约有40%的药物存在溶解性差的问题,限制了药物的开发与应用。纳米混悬剂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纳米药物传递系统,可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改变药物的体内药物动力学特征、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安全性和有效性。纳米混悬剂不但适用于水溶性差的药物,而且适用于水溶性、脂溶性均较差的药物,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bottom up"和"top down"两种。本文从纳米混悬剂的特点、理论基础、专利技术及应用等方面对纳米混悬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纳米混悬剂对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吸收,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且适合工业化生产,已有越来越多的产品问世。纳米混悬技术是未来药物传递系统的发展方向之一,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0.
1 Introduction Biomimetics or bionics is having an increasing role in innovation[1]. It offers the promise of novel routes to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 recent paper highlighted the potential of studies of biological systems to initiate patents in the engineer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y[2]. Media coverage, particularly in business periodicals is increasing, for example, The Economist recently re- ported on the growth of biomimetics and its impact on technology[3]. There are two principal ro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