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结合纳米技术开发新剂型药物已成为提高免疫逃逸能力和增加治疗效率低的天然化合物局部药物浓度的有效策略。青蒿素和原花青素具有良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但是两者药物体内清除速度快,生物利用度低,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有限。  相似文献   
12.
《生命世界》2006,(5):63-63
陶瓷领域 随着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纳米陶瓷随之产生,希望以此来克服陶瓷材料的脆性.使陶瓷具有像金属一样的柔韧性和可加工性。许多专家认为.如能解决单相纳米陶瓷的烧结过程中抑制晶粒长大的技术问题.则它将具有高硬度、高韧性、低温超塑性、易加工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利用微小的臭氧气泡对诺如病毒进行灭活。无需利用氯气等进行杀菌,处理后的食品味道也更好。这项技术也将用于水质净化、医疗杀菌等方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耿佳  郭培宣 《生命科学》2011,(11):1114-1129
生命系统包含了具有不同功能的纳米机器和高度有序的大分子结构。所有的双链线性DNA病毒使用由ATP驱动的纳米分子马达将其基因包装在蛋白质外壳内。噬菌体phi29 DNA包装马达的核心组成部分连接器已被成功嵌入到脂双层中,极为稳定且可用于离子和DNA转运的精确测量。它在包装DNA时具有单向通行的阀门机制,同时其关闭和打开可由人工控制。这对于详细研究分子马达的操作机制及未来医药应用中DNA的包装、测序、采样和投递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产业园区(Cluster)指的是信息技术(IT)、生物科技.纳米技术等特定的领域内从事研究,开发的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相对集中的区域。在IT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美国的硅谷。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杭州︱2010年6月在成功主办首届西湖医药国际会议——个体化医疗(2009年5月,杭州)之后,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ZCNI)再次与我国传染病诊治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  相似文献   
17.
2011工业生物技术发展报告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著978-7-03-032516-7/Q.2789$98.00本书是基于工业生物技术知识环境出版的信息产品之一,主要报道了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内的重大规划与政策、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进展、产业发展等.为了能够全面了解工业生物技术发展的最新进展,本书设置了规划政策篇、基地进展篇、研发进展篇、产业篇、青年人才篇、文献计量篇.在选题上,着重突出了  相似文献   
18.
ISAAA信息     
201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长了8%(1 200万hm2),达到1.6亿hm2。2011年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第16年,在连续15年(1996至2011年)的增长后,2011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19.
2011年5月31日,美国Gevo公司宣布,为了生产以生物质为原料的异丁醇(isobutanol),决定开始对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Luveme的生物乙醇生产装置进行改造,随即举行了开工典礼。随着该生产装置的改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化石能源日益枯竭、人口增长、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环境日益恶化等危机,寻找可再生的清洁替代能源已成为人类最紧迫的任务之一,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尽管近年来生物燃料的研发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但其商业化发展仍然面临着转化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