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2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78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耗竭性游泳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耗竭性游泳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膜功能的影响王文信,丁树哲,许豪文(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运动生化实验室,上海200062)关键词心肌线粒体,内膜表面电位,游离钙,总钙,合成活力长时间耗竭性游泳或跑步引起心肌、骨骼肌、肝脏等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  相似文献   
52.
高等植物叶绿体和线粒体免疫亲近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火箭免疫电泳分析表明:大豆叶绿体抗体与大豆线粒体有免疫交叉反应,同时大豆线粒体抗体与大豆叶绿体也有免疫交叉反应,但是大豆线粒体的抗体与鼠肝线粒体之间无免疫交叉反应。这说明高等植物线粒体对叶绿体比之对动物线粒体在免疫特性上有更大的亲近性,亦即高等植物线粒体和高等植物的叶绿体有更大的同源性。经火箭免疫电泳、交叉免疫电泳和线状免疫电泳进一步分析表明:菠菜偶联因子抗体(AbCF_1)和大豆线粒体、大豆叶绿体间,大豆线粒体抗体与CF_1和大豆叶绿体之间,以及大豆叶绿体的抗体(AbC)与CF_1和大豆线粒体间有免疫交叉反应,说明两种换能器之间有免疫亲近性,并分别与CF_1存在免疫亲近性。这揭示两种换能器免疫亲近性的表现是由于存在共同物质基础所致,这内在共同物质基础是偶联因子。这个结果有力地支持高等植物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以及发生上存在同源性的观点,在理论上也为两种换能器的起源和演化上存在同源性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53.
银额果蝇自然群体中的mt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王文  凌发瑶 《遗传学报》1994,21(4):263-274
本文以8种限制性内切酶对8个银额果蝇群体进行了mt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发现现生银额果蝇种群可以分成三个相对独立的群,即东部、中部和西部群体,结合其它有关资料,我们推测,银额果蝇可能起源于马来半岛南部和加里曼丹岛一带,起初分成东西两支向北扩散,东支发展成现在的东部群体;西支则在中南半岛北部又分成两个支系,从而形成了现生银额果蝇群体的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地理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54.
运动性骨骼肌疲劳亚细胞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实验采用持续性下坡跑运动,观察大鼠骨骼肌运动后不同时相线粒体形态、代谢、机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鼠运动后即刻线粒体钙含量、细胞膜丙二醛(MDA)值明显增加,ATP含量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下降;运动后24h线粒体钙含量、MDA值增加最明显,ATP含量仍未恢复,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基本恢复,线粒体体密度、平均体积比运动前明显增加,比表面缩小;运动后48hATP含量完全恢复,线粒体钙含量、MDA值开始恢复。本研究结果提示,急性运动引起的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加强、线粒体形态、代谢机能异常抑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减少ATP生成可能是运动性骨骼肌疲劳的亚细胞机制之一。耐力训练可以通过改善线粒体形态、代谢、机能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55.
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动物性别是人们早已渴望实现的目标,这对畜牧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可使人们更有效地进行肉奶生产,另一方面可缩短遗传改良的时间。长期以来,众多的科学家都在为之进行不懈地努力,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对哺乳动物性别决定问题认识逐步深入。而该领域的每一次认识突破都导致人们去尝试新的性别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6.
黑叶猴和灰叶猴的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5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黑叶猴和灰叶猴种内及种间mtDNA多态。从各个样品中分别检出了41—50个酶切位点。综合15种限制内酶的酶切类型,在2只黑叶猴和2只灰叶猴中分别检出了两种限制性类型,并与其4个地理来源相对应。结合恒河猴和红面猴的资料,构建了4种猴科动物的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黑叶猴和灰叶猴种内的分歧分别始于30和35万年以前,两种叶猴的分离始于190万年以前,猴亚科和疣猴亚科的分离应早于1100万年。叶猴属在中国的扩散不是很晚才发生的。  相似文献   
57.
自从六十年代发现线粒体DNA(mtDNA)以来,mtDNA在遗传上的功能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由于线粒体具有自已的基因组,能够自我复制,又能编码一些酶,比如生物氧化链上的一部分酶的亚基就是由线粒体基因编码的,可以推测生物的某些性状的表达可能与mt-DNA有关;另外由于实现线粒体基因组的复制与表达所需的许多酶又是由核基因编码的(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可以推测  相似文献   
58.
鞠躬 《生命科学》1993,5(2):8-9
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受神经系的调节。脑下垂体前叶,作为内分泌系的核心器官,其神经调节历来是神经内分泌学的一个中心课题。早期对于垂体前叶的神经支配有过大量的研究,从无神经支配、仅有少量神经纤维到有较丰富神经,众说不一。多数认为这些神经纤维属血管运动性,主要来自交感神经系。也有从下丘脑发出大量神经纤维到垂体前叶的报告。Ha-  相似文献   
59.
Mg~(2+)对线粒体H~+-ATP酶的F_O在脂质体重建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线粒体ATP合成酶是由具有H~+转运活性的F_0亚基,可溶性的催化中心F_1和连接二者的致寡霉素敏感蛋白(OSCP)所组成. 将纯化的猪心线粒体H—ATP酶复合体的F_0亚基,用胆酸盐透析法在有Mg~(2+)和无Mg~(2+)条件下在大豆磷脂脂质体上重建得脂酶体(L·F_0).用探剂9-AA荧光淬灭法和电权法测定了两种脂酶体的质子转运活力.由两种方法所得的实验结果均表明,在透返介质中加入1mmolmg~(2+)条件下形成的脂酶体(L·F_0)+Mg~(2+)较无Mg~(2+)者的质子转运活性明显增加.前者的荧光强度变化较后者增加约30%;由电极法测得的质子转运的初速度,前者为5nmolH~+′sF_0,后者为3nmolH~+′s·nmolF_O,质子转运活性高约一倍.这进一步支持Mg~(2+)通过调节脂的物理状态而诱导F_O具有较适合的构象,并进而将这一影响传递至F_1,使整个H~+—AhP酶具有较高活性的假设.  相似文献   
60.
潘氏闭壳龟(Cuora pani)是中国特有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非法贸易加之栖息地破坏等,其野外种群数量十分稀少。本研究旨在利用线粒体基因与核基因标记揭示潘氏闭壳龟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以期为中国潘氏闭壳龟的种群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次共研究14只潘氏闭壳龟个体,其中,6只原产地为四川广元,8只产地未知。结果表明,在14只潘氏闭壳龟样本中鉴定出Cyt b单倍型、ND4单倍型和R35单倍型各2个,且均有1个新单倍型;Cyt b、ND4和R35基因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440、0.143和0.154,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000 41、0.000 19和0.000 63;各单倍型的平均遗传距离(p)均小于0.01。基于三个基因联合数据集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潘氏闭壳龟与金头闭壳龟(C.aurocapitata)互为单系进化支,且中性检测和核苷酸错配分析显示,潘氏闭壳龟群体近期历史上可能未经历群体扩张事件。潘氏闭壳龟群体遗传多样性低,种内变异小,群体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低,建议应加强对中国潘氏闭壳龟野外种群的基础研究和保护力度,同时规范人工繁殖,以避免近亲繁殖和种群衰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