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李嫦珍 《蛇志》2004,16(3):66-66
气管切开术是治疗呼吸衰竭和喉源性呼吸困难的重要措施之一。目的是清除气管内的分泌物,增加氧气交换,减轻呼吸肌的负担,保证呼吸的通畅。但是损伤大,并发症多,做好气道湿化尤其重要。我院脑外科自2000年8月~2003年6月对72例气管切开病人进行气道湿化方法的改进,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aO_2、SaO_2、pH均升高,而PaCO_2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PaO_2、SaO_2、pH水平较高,PaCO_2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FEV1%pre和FEV1/FVC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FEV1、FVC、FEV1%pre和FEV1/FVC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3.
陈伟贤 《蛇志》2008,20(1):81-82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经过蚊媒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夏秋季流行,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乙型脑炎流行区.近年来,我国每年的乙脑病例数在5000~8000例之间,在法定传染病中位于前10位以外,其死亡数和病死率分别排在第2~6位和第4~8位[1].该病起病急,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为特征,重症发生呼吸衰竭,是本病死亡的重要原因,重症患者病后常留有后遗症[2].2005年4月~2007年7月,我院共收治乙脑患者2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摘要 目的:探讨衰弱与老年I型、II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对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4例因呼吸衰竭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衰弱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衰弱组(衰弱量表评分≤5分)、中度衰弱组(衰弱量表评分为6分)和重度衰弱组(衰弱量表评分为7分)。对比老年I型、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不同衰弱程度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衰弱量表评分联合其他指标对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结果:I型呼吸衰竭入院的不同衰弱程度组老年患者的死亡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II型呼吸衰竭入院的重度衰弱组老年患者的死亡率高于轻度衰弱组和中度衰弱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乳酸、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II(APACHE II)评分是影响老年I型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衰弱量表评分、年龄、APACHE II评分及血乳酸水平均为老年II型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衰弱量表评分联合年龄、APACHE II评分、血乳酸预测老年II型呼吸衰竭患者死亡风险的AUC大于衰弱量表评分、年龄、APACHE II评分、血乳酸单独预测。结论:衰弱与老年I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无关,衰弱是老年II型呼吸衰竭患者发生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老年II型呼吸衰竭进行衰弱量表评分可辅助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对重症监护室(ICU)呼吸衰竭并肺动脉高压患者BNP 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 年12 月~2014 年12 月 在我院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并肺动脉高压患者78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有创组与无创组各39 例,两组患者 一般资料比较,P>0.05。两组均给予祛痰平喘、抗感染、皮质激素、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有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气管插管或 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无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面罩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两组PaO2、PaCO2、pH 值、肺动脉压力、BNP 等 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pH 值、肺动脉压力、BNP 均显著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有创组治疗后PaO2、PaCO2、 pH 值、肺动脉压力、BNP均显著优于无创组治疗后,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均可改善呼吸衰竭并动脉高压 临床症状,降低血浆BNP 浓度,但有创机械通气较无创机械通气效果更为显著,临床可以通过监测血浆BNP 浓度判断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衰竭症状、免疫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6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57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n=79)和对照组(n=78),对照组患者在平喘、解痉、化痰、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同时联合Bi-PAP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舒利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衰竭症状、免疫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为89.87%(71/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8%(57/7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吸、心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降低,动脉氧分压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呼吸、心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动脉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以及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gM、IgA、IgG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圣·乔治医院呼吸问卷(SGRQ)评分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SGR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Bi-PAP联合舒利迭能明显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衰竭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呼吸衰竭患者院前和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4医院急诊医学科出诊抢救的呼吸衰竭患者92例,所有患者根据通气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使用喉罩人工通气方法进行急救,共有47例,而B组则使用气管插管人工通气方法进行急救,共有4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 h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以及血氧饱和度(SpO_2)等生命体征指标,对比喉罩与气管插管置入时间、一次性成功率、心肺复苏成功率情况,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R、RR以及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 h后HR、RR均较治疗前降低,SpO_2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1h后HR、RR以及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喉罩插管置入时间明显短于B组的气管插管置入时间,且A组插管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3%(1/47),低于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3.33%(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通气效果基本一致,但其操作更简单更安全,可缩短插管置入时间,提高一次性成功率,争取抢救时间。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on-vasive Pressure Present Ventilation,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TypeⅡrespiratory failure)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选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鼻导管吸氧,研究组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FEV1及MVV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 H及PaO_2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aCO_2则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H及PaO_2高于对照组,而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控制感染、化痰、平喘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利迭无创通气治疗。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分压(PaO_2)及酸碱度(pH)等动脉血气指标。应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用力肺活量(FVC)、呼气高峰流量(PEFR)以及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CO_2,PaO_2,pH,FVC,PEFR及FEV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CO_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PaO_2与pH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CO_2低于对照组,而PaO_2与pH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PEFR及FEV1明显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红细胞膜蛋白在红细胞变形性改变中的作用。方法:参照Leammli和Peacock方法,测定了肺心病Ⅰ型呼吸衰竭(Ⅰ组)18例、Ⅱ型呼吸衰竭(Ⅱ组)18例和健康对照(CG)20例的红细胞膜带3蛋白、膜收缩蛋白二聚体(SpD)和四聚体(SpT)的相对含量与红细胞变形能力。结果:Ⅰ、Ⅱ组带3蛋白、SpD、SpT相对含量和红细胞变形指数(DI)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且肺心病病人的DI与带3蛋白相对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SpD/SpT比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带3蛋白和膜收缩蛋白的异常,可能是导致肺心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