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21.
为了探讨超声对肺癌诊断的可行性价值,研究对象包括20例患者,20例可疑病例,均采用超声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和纤支镜检,常规病理检查,酶组织化学检查和电镜观察,结果超声诊断肺癌可以确认肺部肿块的存在,并可以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B超引导下活检可应用于周围型肺部肿块以及患者不宜行纤支镜检或镜检失败的某些中心型肺部肿块,肺癌组织酶组织化学活性反应为(NOS、LDH,CCO,ACP)的活性增高,SDH的活性降低,呈“四高、一是低”的特点,其超微结构示肺组织结构破坏,肺癌组织细胞结构不清,提示:超声像有助于发现肺部肿块,B超引导下活检是安全,快速,简便可行的有效手段,酶组织化学检查及电镜观察对肺癌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22.
韦玲群  姚铁祥  吴婷玲 《蛇志》2016,(2):220-221
目的探讨CT引导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穿刺成功率100%,其中发生气胸21例,血胸9例,咯血3例,呕吐1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具有定位精确、检出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活检技术。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并对比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聚桂醇注射液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单纯性肝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在超声引导下给予聚桂醇注射液进行硬化治疗,对照组30例在超声引导下给予无水乙醇进行硬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于术前及术后24 h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水平;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月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胆碱酯酶(CHE)及白蛋白(ALB)。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24 h两组各项血常规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实验组患者血清TBIL、ALT、AST、ALP、CHE及ALB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ALT和AST升高(P0.05)。与术后1周相比,术后1个月实验组患者血清ALT、ALP降低,CHE升高(P0.05),对照组ALT、AST及ALP降低,CHE升高(P0.05)。术后1周实验组患者血清ALT和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BIL、ALP、CHE及ALB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月实验组患者血清A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BIL、AST、ALP及CHE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聚桂醇注射液与无水乙醇治疗单纯性肝囊肿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聚桂醇注射液作为硬化剂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无水乙醇,对肝功能的损伤也较无水乙醇小。因此对于单纯性肝囊肿的硬化治疗,聚桂醇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硬化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4.
森林草地转换对景观视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景观保护的视点,定量研究了森林草地转换对景观视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景域的可视区域比近景域和远景域大,草地建设对中景域景观视觉效果的影响也最大,因此,中景域是重要的景观保护对象.对草地内林地的可视量分析可知,各景域的可视林地多分布在400~600m高海拔上。25°以上的坡度范围内分布偏少.并探讨了草地建成后应采取的景观管理和保护对策,以增加草地景观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25.
用激光微束穿刺法将双抗虫基因导入红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是世界名贵花卉,其花独特,佛焰苞艳丽,瓶插寿命长,作为切花栽培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慈菇蛋白酶抑制剂是来源于慈菇储藏器官(根茎)的一种天然抗虫物质,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类,能抑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和激肽释放酶,对某些鳞翅目、双翅目以及鞘翅目等昆虫有毒杀作用.通过激光微束穿刺法将构建的含抗虫基因API-A、API-B和选择性标记基因NPT-Ⅱ的质粒pBUBA导人红掌细胞中,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分析表明,抗卡那霉素的绿苗中大部分为阳性植株.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B超引导下细针吸取穿刺和传统细针吸取穿刺在甲状腺肿块性质确定中意义。方法:使用B超引导下细针吸取穿刺(UG-FNAB)和传统细针吸取穿刺技术(C-FNAB)对225例甲状腺肿块进行穿刺活检,然后进行涂片,染色,镜检,结合临床作出细胞学诊断,并与组织切片诊断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的确诊率。结果:在UG—FNAB检测病例中59.3%的结节位于甲状腺右叶,40.7%肿块位于左叶和峡部。87%的患者甲状腺机能正常,结节最长径平均为2.8±1.1cm,部分病例符合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超声影像学改变。在本研究中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例细胞学和组织学特点均符合甲状腺癌形态学特点。在225例研究病例中,总确诊率为72.89%(164/225),其中UG-FNAB组确诊率为90.58%(77/85),C-FNAB组确诊率为62.14%(87/140),两组确诊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组研究数据显示比较C—FNAB,UG—FNAB在诊断甲状腺复杂性结节中具有更高的确诊率,特别是在C—FNAB方法不能得出明确诊断时。  相似文献   
27.
本文观察了大鼠和家兔心肌穿刺后7、14、21天的心肌组织结构,发现穿刺点周围的心肌纤维胞体膨大,有核的分裂相和双核,在此基础上有肌微丝及肌原纤维的再生,并有闰盘的形成,在这个部位和刺破的心肌表面还有巯松结缔组织的增生。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联合K-ras基因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1月到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胰腺占位病变患者90例,患者入院次日行EUS-FNA,检测患者血清及活检物中K-ras基因阳性率,比较EUS-FNA单独与EUS-FNA联合K-ras基因检测对胰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与敏感性。结果:90例胰腺占位病变者中,经病理证实胰腺癌56例,EUS-FNA单独与EUS-FNA联合K-ras基因分别检出胰腺癌50例、53例,准确率分别为89.29%、94.64%,敏感性分别为92.59%、98.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患者活检物中K-ras阳性率为83.93%,明显高于血清中的41.07%(P0.05)。结论:EUS-FNA联合K-ras基因检测可提高对胰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与敏感性。  相似文献   
29.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氧化应激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到2021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微创组与开放组各63例。微创组给予经皮穿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开放组给予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结果:微创组的切口长度等围手术指标均少于开放组(P<0.05);微创组术后1 d、3 d、5 d与7 d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开放组(P<0.05);微创组术后7 d的的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内固定移位、神经根脊髓压迫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2 %,低于开放组的22.2 %(P<0.05);两组术后7 d的血清P物质(SP),和β-内啡肽(β-EP)含量高于术前1 d,微创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 d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与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含量高于术前1 d,微创组高于开放组(P<0.05)。结论:经皮穿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可有效控制氧化应激指标、疼痛介质水平,减少创伤,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0.
摘要 目的:探究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后桡动脉闭塞(RAO)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9,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与对照组(n=61,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探究两组患者术后7 d时、术后30 d时、术后3个月时RAO发生情况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速度(PSV)、舒张末期速度(EDV)、阻力指数(RI)]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0 d后心功能[B型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差异,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结果:术后7 d时,观察组患者RAO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时、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RAO发生率差异均不显著(P均>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PSV、EDV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RI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PSV、EDV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BNP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BNP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LVEF、CI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LVEF、CI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差异均不显著(P均>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可减少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后RAO发生,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有利于患者心功能恢复,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