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9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781.
在卵或早期胚胎细胞内,有些RNA,包括mRNA,呈定位分布,其分布因RNA种类而异。定位分布的RNA一般具备如下生理功能:决定子细胞的命运,或阻止子细胞被纳入其它命运的轨道,或为子细胞建立、维持某特定的极性功能所需,或仅仅参与某特定结构的组成,显示一定的结构功能。  相似文献   
782.
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PD-1)及其配体PD-L1(programmed death 1 ligand 1)是重要的免疫检查点,二者相互作用可负性调节效应T细胞活化与增殖,也是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的重要途径。阻断PD-1与PD-L1的结合,可以解除肿瘤细胞或抗原提呈细胞对T细胞的抑制,恢复其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然而,PD-L1的表达受到复杂的调控且在不同的肿瘤中呈现出差异,其主要发生在遗传、转录和转录后水平。本综述介绍PD-L1表达的调控过程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结合这些调控机制实现对不同特征肿瘤进行精准免疫治疗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3.
真核细胞中,RNA 3’端poly(A)或oligo(A)的特异性水解被称为脱腺苷酸化(deadenylation)。脱腺苷酸化的执行者被称为脱腺苷酸酶(deadenylase)。绝大多数真核细胞中都存在多种脱腺苷酸酶,其中CCR4-NOT复合体和PAN2-PAN3复合体负责细胞中大多数mRNA的非特异性降解,PARN和PNLDC1等参与了特定子集mRNA的降解和多种非编码RNA的生物合成。作为RNA水平的重要调控者之一,脱腺苷酸酶参与了几乎所有细胞生命活动和多种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在真核细胞中,脱腺苷酸酶的分子调控机制可能是:细胞中的大量RNA结合蛋白是RNA命运调控的中心分子,一方面根据RNA的状态或细胞需求识别特定的靶标RNA子集,另一方面招募特定脱腺苷酸酶,对特定子集RNA的3’端进行降解或修剪,从而调控RNA的最终命运。细胞中十余种脱腺苷酸酶同工酶、上千种RNA结合蛋白以及多种多样的翻译后修饰构成了复杂的动态分子调控网络,帮助细胞在生长、增殖、分化、应激、死亡等重要生命活动中精确维持RNA稳态或快速转换基因表达谱。  相似文献   
784.
组蛋白乳酸化修饰是一种由乳酸介导的新型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参与炎症、纤维化和促血管生成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等疾病密切相关,亦是潜在的药物新靶标。本文简要介绍了组蛋白乳酸化修饰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非肿瘤性疾病中的作用,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干预提供新思路,亦有助于了解组蛋白乳酸化修饰的功能和机制。  相似文献   
785.
可变剪切是调节基因表达和产生蛋白质组多样性的重要机制,是导致真核生物基因和蛋白质数量较大差异的重要原因。可变剪切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由多种转录和转录后调控机制协调控制,并在组织和物种特异性分化模式中起关键作用。基因表达过程中发生的可变剪切事件直接影响顺式作用元件的作用和定位,并对生物的生长发育、信号转导、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过程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在进化过程中,一些剪接体是有益的,可以作为功能性可变剪切(alternative splicing, AS)事件被保留。但如何区分剪接错误与生物功能性的可变剪切事件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可变剪切的功能与机制的研究,不但为培育营养元素高效利用的作物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作物驯化过程中高效育种改良提供新思路。本研究介绍了可变剪切的特点、功能与机制,总结了可变剪切在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研究方法以及在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86.
翻译科学     
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除了科学研究本身外,科学家们还面临着如何将科学研究有效地介绍给公众的问题。我们称之为“翻译科学”。从公众的反映来看,提高公众的科学意识势在必行。例如,根据一份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报告(http://www.nsf.gov/sbe/srs/seind04/start.htm),尽管很  相似文献   
787.
毒素-抗毒素(toxin-antitoxin,TA)系统是普遍存在于细菌、古细菌及原噬菌体中的遗传元件,通常由分别编码毒素和编码抗毒素的基因组成。毒素在细菌细胞中较为稳定,而抗毒素则容易被降解。大多数毒素为蛋白并具有酶的活性,通过影响蛋白质的翻译、DNA的复制等重要生命活动从而对细菌产生毒性,抑制细菌生长。抗毒素为蛋白质或非编码RNA,通过极其多样的方式,中和毒素的毒性。目前发现TA在调控质粒拷贝数、流产性感染、生物被膜的形成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型TA不断被发现,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于TA的认识。目前TA已经扩展到I‒Ⅷ型,本文总结了近期发现的新型TA,并重点介绍了最新发现的Ⅶ型TA及其特殊的中和机制。由于TA与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密切相关,因此,深入研究这些TA可以为耐药微生物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788.
789.
秦为  王初 《生命科学》2023,(3):307-314
衣康酸是近年来被发现的参与到病原体-宿主相互作用中的炎症调控代谢物。衣康酸由于其亲电性可以共价修饰蛋白质中的半胱氨酸,从而调控底物蛋白的功能并介导其在巨噬细胞中的抗炎活性。目前,科学家们利用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大规模地鉴定了巨噬细胞与病原菌中的衣康酸修饰蛋白及位点,揭示了衣康酸修饰在糖酵解、细胞死亡和炎性小体活化等过程中的重要调控作用。现就衣康酸修饰生物学功能及其化学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难点进行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790.
细胞正常生理或病理过程中均伴随着活性氧(ROS)和活性氮(RNS)的产生,引起蛋白质半胱氨酸发生氧化翻译后修饰。亚磺酰化是氧化翻译后修饰中的一种,指ROS将蛋白质的巯基氧化成亚磺酰基(R-SOH)的过程,广泛存在于多种物种中。亚磺酰化修饰蛋白质的捕获、富集和修饰位点的确定目前仍极具挑战性。半胱氨酸亚磺酰化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基于转录因子Yap1和基于小分子化合物dimedone或bicyclo[6.1.0]nonyne的分子探针。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通过偶联生物素等标签分子又设计出了更多便于富集亚磺酰化蛋白质的衍生物探针。将亚磺酰化蛋白质捕获和富集后,与LC-MS/MS等质谱分析技术联用,则可确定发生亚磺酰化修饰的半胱氨酸位点。近几年的研究表明,细胞信号通路中的许多蛋白质或酶都会发生亚磺酰化修饰,调控蛋白质功能、稳定性或催化活性,从而引起下游信号通路或代谢过程的变化,进而影响机体生理或病理状态。随着对蛋白质亚磺酰化修饰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新机制被发现,靶向该修饰有望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本文从蛋白质氧化修饰的过程和亚磺酰化修饰检测的方法入手进行阐述,总结了近几年亚磺酰化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